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ang >> 王锦思 >> 正文

 

[组图]中国最后一个薄命红颜

中国最后一个薄命红颜 - 王锦思 - 王锦思

 

中国最后一个薄命红颜 - 王锦思 - 王锦思

 

中国最后一个薄命红颜 - 王锦思 - 王锦思
 
中国最后一个薄命红颜 - 王锦思 - 王锦思
 

 

中国最后一个薄命红颜 - 王锦思 - 王锦思

 

 最后一张照片为王锦思拍于拍卖现场

 

 

自古红颜薄命,到了新中国也概莫能外。

这样的红颜,名气要足够大,美丽要足够惊艳,身边的男人也要有足够的权利和金钱。越漂亮的女人越容易被卷入一些所谓权贵富豪们的漩涡中.就更容易受伤害。自古红颜多薄命,天妒红颜,太漂亮的女人掉下了更多的欲望的陷井,这还不完,被动卷入极左审查的政治漩涡,最后凄惨一生,过早的失去生命。在我看来,中国最后一个薄命红颜是她。

去年岁末11/14,笔者参加华辰秋拍影像专场,一代歌后周璇的一套老照片“影像中的人生”最终以218.5万元成交,创下国内影像拍卖的最高纪录。记者获悉,自2006年国内拍场首次有影像作品出现后,此前老照片的成交价格没有超过百万。

这组由1957张银盐照片组成的拍品,在华辰秋拍预展起就成为藏家关注的新焦点。照片为周璇个人珍存,不仅包括她一生主要的肖像原版老照片,还有疑为孤本的两本电影公司为周璇制作的电影剧照纪念册。其中有周璇约303张生活个人照,约1447张剧照、戏装照和工作照,阮玲玉、胡蝶、徐来等众多名伶赠送给周璇的签名照,以及207张亲友惠赠的照片和周璇家庭亲友合影等。据华辰拍卖有关负责人介绍,照片涵盖了周璇从1930年代起从事歌唱、演艺事业的全过程,是目前关于她最全面、最完整的影像记录。

也许很多人熟悉梅兰芳、阮玲玉,对周旋不是甚是了解,周璇,一代歌后,她的名字可以说是国语流行曲史上一个金字招牌,号称“金嗓子”。不仅音色细嫩、音质甜美,而且吐字清晰,经过麦克风传将出来更是委婉动人。就是不爱听国语流行曲的人,也会对她那燕语莺声一般的歌喉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加上电影明星的身份和曲折凄凉的身世,因此深受大众的青睐与关心。

周璇(1920年8月1日—1957年9月22日),中国电影演员,歌唱家。生于1920年8月1日,卒于1957年9月22日。原名小红。江苏常熟人。她自幼被父母遗弃,卖到上海。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周璇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影星、一代歌后。在近二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她拍摄了《马路天使》、《各有千秋》、《忆江南》、《夜店》和《清宫秘史》等43部影片。周璇还演唱了二百多首歌曲,其中《何日君再来》、《四季歌》、《天涯歌女》等歌流传至今。1957年9月,周璇在上海发疯至死。然而,时至今日,周璇金噪子一般的歌声还在海内外还传播。

  1957年9月22日,周璇患脑炎匆匆离开了人间,也使这次母女相会成了永别。周伟说,由于种种原因,这段历史一直没人说清。其中最重要一点,是顾美珍要说清周璇的身世,就必须说出周璇舅舅曾在旧社会当过警察局长,是他拐卖了周璇。这在当时“极左”的政治氛围中,将对苏家带来十分可怕的后果。因此,在部队当干部的苏铭硬是说服并管住了母亲,让她不要再坚持相认周璇为女儿了。由此这种执着的认亲变成了深藏在心底里的思念。尽管后来周璇已经逝世,顾妈妈每当在电视、银幕上看到女儿周璇,总是泪流满面,直至去世。   这是一个母亲对女儿深深的爱。说到这里,周伟也沉静在激动之中,眼睛里闪烁着泪花……  

 

 

王锦思,又名TA、小蜂、一开,精通“德语”(家乡吉林德惠语言)。在北京从事文化产业,2011年度凤凰网十大影响力博主之一,首倡国家级公祭英烈和九一八全国鸣警报,收藏多种史料和文物,筹建东北亚国际交流博物馆、万国博物馆、孔子儒学博物馆、中日交流展览馆

 
 
 

王锦思《发现东北》

“等了千年的山盟海誓,走了万里的地久天长。”

1998年,我为吉林电视台《浪漫之旅》节目撰写了宣传词,这其中的一句话也是我从少年到现在思索并体认包括东北等问题的真实写照。

岁月,是流经家乡吉林德惠的松花江,不舍昼夜,也不容分说,让我不再青涩,我分明听到青春倒计时读秒的滴答声响。每次回到德惠感受沧桑变化,我亲切,我感伤,我是唐诗里的贺知章。不过,当回想起离开德惠到外求学时深情写下的诗句“那一时刻,纯真的情怀,岁月是拂不去你的微风”,当这些文字浓缩了往昔的阳光和风雨,我的青葱岁月就永不会老去。

命名德惠,寄托着家乡人民对品德和恩惠的崇高要求。德惠是一座小城。诗人说:"小城是绣花女,小城是打鱼郎。"小城的故事,比邓丽君的歌声还好听;小城的姑娘,比闪烁的秋波还迷人。

德惠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最东头和最西头的陌生人之间,都会盘根错节枝枝绕绕有种四大爷五小舅子六连襟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来自四面八方的日本电器,新式服装,港台流行歌曲,任何一个新生事物只要刚一进德惠,随即风靡整个小城,让少年时的我常潜意识地把张明敏、成龙等港台明星当做德惠人。

从洋沟到县城到省城,再到京城,我从不因为出身于小地方而自卑,还一度开玩笑来衡量德惠地位,说长春是近郊,北京是远郊。在北京十多年时间,德惠口音没有丝毫减轻,而许多才来北京半年的东北人一口京腔几可乱真。我学过英语日语,但是自己最熟练的语言是“德语”,就是“德惠话”。是我太爱德惠了吧,仿佛那松花江的碧波都在血液里汩汩流淌。

这些年来,每年都回德惠很多次。

在我看来,不包括农村,德惠市里物质生活今非昔比,衣食住行极大丰富,豪华轿车比例不次于北京东京,早餐品种、网吧浴池档次绝对超过北京,但是贫富分化、钩心斗角、唯利是图、拜金主义、腐败堕落、坑蒙拐骗偷贪等现象严重。不讲信用,欠钱不还的人尤其多也!

尽管文化生活相对薄弱,却有一批普通却不甘寂寞的追梦人,他们努力坚守,不让德惠的文化阵地彻底沦陷。

周显木、王向坤扎根教育事业,佟阿伟、修敏等图书工作者笑迎八方读者,朱海德、李岱林的书法自成体系、独树一帜,甚至远赴日本韩国展览交流。女作家金国芳创作的长篇小说《梦断冰河》文笔生动、生动感人。李岱林主编的《德惠文苑》阳春白雪,是德惠文化人的舞台。农民大婶子王淑芳日常从事生产劳动,但是笔耕不辍,剧本小说样样在行,自己花钱复印也要自己的作品问世,看到沉甸甸的果实,心里那份喜悦别提了。民间自办的《小片荒》小报尽管名字看似土气,但是寄托着创办人张广生等人的文学理想。张广生解读道:“种植的是希望,积累的是财富,它很像开小片荒的人,累的汗流浃背,到最后无非收获三把米、两把豆,足了,这是一种乐趣吧。

2012龙年春节正月初四,CCTV《新闻联播》10分钟时间,报道德惠农民工诗人杨成军参加中国达人秀后回家和媳妇对诗的情景。 笔者王锦思在家中看到这一幕,不禁为之感动。

从小城德惠来到服装之都巴黎,王彦霖,通过不懈的努力,成为迪奥和让·保罗·戈蒂埃这两大法国时尚品牌空前的唯一一名中国设计师,她设计高贵大方,以细节点缀为主,兼具西方时尚和东方神韵。

正是因为有这些平凡者们的努力,德惠和东北的文化才蔚为壮观,像松花江那样,永远滔滔不绝、奔腾不息。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王锦思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组图]中国最后一个薄命红颜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方正开拓团碑已被拆除,一夜消失
    北京有群最苦难的中国人
    王锦思:抗战剧有多少真实性可言
    转王锦思: 谁是当代的鲁迅?
    王锦思:刘翔的银牌价值千金
    王锦思:日本最喜欢中国什么?
    王锦思:日本大米养活中国人
    北京媒体:王锦思:千年唐诗比不过日
    王锦思:中日关系正在淡出历史悲情
    王锦思:痛哉!百万抗战烈士下落成谜
    王锦思:九一八的耻辱 东北军武器先进
    王锦思:中国真向卡扎菲出售武器了吗
    王锦思:利比亚反对派为何要排斥中国
    世界上哪个国家最看不上中国
    王锦思:中国"1比3"落后于日本理应清醒
    王锦思:抗战记忆需要避免两种误区
    王锦思:抗战剧有多少真实性可言
    王锦思:中国人身体素质亚洲排第几?
    王锦思:朝鲜韩国如何宣传中国抗美援
    王锦思:现在社会道德远不如30年前
    王锦思:北京“天上人间”的小姐都去
    王锦思:人民英雄纪念碑可否对公众开
    王锦思:反日爱国和无偿献血的关系
    抗战研究宣传也要打假
    王锦思:张学良九一八为何不抵抗
    王锦思:中国为何继续对日本出口稀土
    统一台湾还有可能吗?
    王锦思:越南人如何看待中越战争
    朝鲜“大将”金正恩接见李克强的用意
    《后美美事件之二:法报记者的PS、穿
    东北土匪为什么叫胡子
    杨靖宇牺牲地重大腐败,英灵也会痛心
    后郭美美事件:日本“赔偿款”是否被
    小悦悦为中国人的冷漠殉葬
    卡扎菲之死埋藏了多少秘密?
    王锦思:中国人误读世界,尤易误读日
    王锦思:如何看抵制日货
    王锦思:日本列岛真的会彻底沉没吗?
    驳王锦思幼稚危险的"继续向日本出口稀
    王锦思: 韩国人为何不抵制日货?
    东北土匪为什么叫胡子
    日本首相下野为何不影响社会稳定
    王锦思:对足球影响最大的五个国家
    王锦思:没有日本,改革开放将会出现
    汉奸王锦思又在作戏了!
    王锦思 来自民间“暖春”的声音
    王锦思:撞击中国渔船日本恐付出高昂
    王锦思:南京大屠杀为何被国人遗忘了
    收复钓鱼岛的前景堪忧
    王锦思:以"邻"为师中国更行
    王锦思:《日本行,中国更行》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