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思给记者展示藏品
王锦思收藏的见证中日友谊的纪念品:日本原内阁总理大臣宫泽喜一为中日友谊所作的“冰心在玉壶”。
王锦思收藏的见证中日友谊的纪念品:唐代日本使用的钱币。它与唐朝钱币非常相似。
“历史问题的出现并非始自今日,曾经是中日之间最大的障碍,但只是中日关系的一部分,如果作为拦路虎阻碍其他问题的解决,影响双方交流的推进深化,那么历史问题就成为包袱,不会构建成熟理性的双边关系,看不到历史天空的辽阔和蔚蓝。”
摘自王锦思《中日关系正在淡出历史悲情》,2008年5月9日《新京报》。
他曾全力推动中国各大城市在“九·一八”拉响防空警报,对那段特别的历史进行纪念;
他又全力主张中日关系应淡出历史悲情。
他叫王锦思,今年36岁,吉林省德惠市杨树乡郑家屯人,北京大学研究生。曾任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理事。10年中,他走遍了祖国十多个省市的300多个县市,收集抗战及中日友谊的见证物。
今年5月6日起,国家主席胡锦涛应日本国政府邀请,开始为期5天的中日“暖春之旅”。王锦思也放下手头其他工作,开始了他在国内宣传“不忘中日友谊”的征途,并将宣传首站选在山西。
5月10日,星期六。上午9点,本报记者对王锦思进行了专访。
自费宣传“中日沧桑”
眼前的王锦思,深蓝的西服,配着灰黑色的西裤,精瘦、黑红的脸上,透射着坚毅。透过眼镜,眼眶里红红的血丝隐约可见。“累,没时间休息!”见记者注视他的眼睛,王锦思有些不好意思。
王锦思真累———
5月3日,他从北京出发,赶往大同,宣传“鸣警”与正视中日友谊并不抵触。
6日,抵达忻州,正赶上胡锦涛同志访日。受《新京报》预约,他在当晚赶出了题为《中日关系正在淡出历史悲情》的评论。
“为了节省宾馆费,当晚,花了几元钱,在网吧赶好稿件,我便和衣躺在了网吧的凳子上睡了,连续两夜这样度过。”
9日来到太原,记者考虑到王锦思的花费,建议他到本报附近一家一晚上100元的宾馆休息。但王锦思却选择了附近的另一家小旅馆,“一晚上25元”。
王锦思的花销,在外人看来有些“抠门”,但为了收集抗战和中日友谊的实物、图册等,他甚至宁愿出3万多元,买一套在别人看来一文不值的1937年至1938年的报纸《东京日日新闻》。
1996年9月18日下午,刚刚从首都经贸大学毕业的王锦思走在长春市红旗街上,忽然,尖厉的警报声掠过。历史知识渊博的他意识到,这是当地政府在拉响警报,纪念抗日战争。第二天,从相关的报道中,王锦思了解到,就在前一天,沈阳、长春两地均在全国首开鸣警纪念抗战的先例。
“位卑未敢忘忧国,持续十多分钟的鸣警,深深地震撼了我。几天深思后,我决定,以一己之力,倡导9月18日在全国统一鸣响警报,让全国人民记住那段历史。但牢记历史,同样不能忘记友谊。”
2001年,已经是吉林省电视台记者的王锦思,辞去工作,赴北京全力为自己的宣传主张铺路。
行前,他在长春市相关领导帮助下,和远在北京的原全国政协委员,日本对华细菌战研究专家郭成周取得了联系。
那是2月初的一天,北京街头寒气袭人,王锦思赶往郭成周处。
王锦思的真诚令郭成周深受感动。老人连帽子都没有来得及戴,便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严寒,带着王锦思找到了原中央档案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王明哲。听了王锦思的建议,王明哲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几天后,王老亲自将王锦思联合东北50多名各界人士签名的倡议书转交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曾任毛泽东秘书的逄先知案头。
到2008年,王锦思的倡议已经先后引起了100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2003年,在原全国政协委员邓宇民的力推下,“九·一八”这一天,成都上空响起了长时间的警报。
此后,全国上百个城市陆续在每年的这一天开展起了类似的纪念活动。2005年,王锦思一边宣传自己的主张,一边考取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
努力收集纪念品
在宣传主张的同时,王锦思不断收集着各种日本侵华和中日友谊见证的纪念品。
2003年7月7日,王锦思这位每个月100元在北京租住着工棚的青年,一次性花3万元购得了记录太原沦陷等在内的《东京日日新闻》写真特报。这套报纸,以图片为主,共达百余张。
打开百度搜索,输入中国、日本、收藏者,立即跳出的,是数以千计的抗战纪念品收藏者。但关于中日友谊见证物的收藏者,只有王锦思。
与许多主张牢记抗战历史,收藏中日文献、物品的人不同,王锦思的大量收藏品中,有1/3藏品为中日友谊的见证。
2006年夏的一天,王锦思和来自太原的爱国青年冯锦华在北京市一家饭店见面。这时,武汉的朋友李彪打来电话,说他在当地发现了一张中央电影制片厂关于毛泽东接见时任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的纪实电影拷贝。
手机中,朋友打开了放映机,现场给他听整个纪录片的现场及配音。初步确认了物品的真实,王锦思有心购买,但无奈囊中羞涩。正在迟疑之间,冯锦华看出了他的尴尬,立即主动谈妥价格,并辗转付给了对方3500元。
看到这份拷贝被朋友买到,王锦思的心中多了一份欣喜。他没有想到,几天后,冯锦华约他见面,从背包内拿出了那份拷贝,执意要送给他。“就让这份珍贵的拷贝,来见证我们的友谊吧。”
听着冯锦华的话,王锦思感动万分,连声说着谢谢。
2006年秋的一天,王锦思在北京的一家旧货市场找到了一张《中日青年第二次友好大联欢》的宣传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