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ang >> 王绩 >> 正文

 

被误读的隐士——王绩

作者:芦 莹
  在古代中国,有隐逸情怀的士人不少,但真正的隐士却不多。对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古代士人来说,隐逸是仕进不利时不得不采取的一种生存方式,许多士人归隐又出仕,终究难舍济世之心,一生折返于仕隐间的初唐诗人王绩亦非例外。纵观王绩一生的经历,细读其诗其文,他其实是被人们误读的隐士。鄙弃功名,宅心玄远,是一个入仕理想不断遇挫者最终的无奈选择。
  王绩自小抱负远大,隋大业末,王绩第一次入仕。吕才《王无功文集序》中云:“应孝悌廉洁举,射策高第,除秘书正字”。但不久就“以疾罢,乞署外职,除扬州六合县丞。君笃于酒德,颇妨职务”,后屡被弹劾。王绩叹曰:“网罗高悬,去将安所?”于是“托以风疾,轻舟夜遁”,返回龙门。关于王绩第一次辞官的原因,王绩自曰“不乐仕进,自移其行”(《无心子传》),吕才说是“端簪理笏,非其所好”,“笃于酒德,颇妨职务”。此次辞官固然是王绩简傲不羁的个性与官场礼法冲突的结果,但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官职卑微。所以辞官后,王绩并没有真正归隐,他漫游南北,隋末战乱中一度依附窦建德。可见其归隐是待机而动,寻找更好的施展抱负的机会。
  王绩第二次出仕时,唐已代隋,吕才《王无功文集序》中云:“武德中,诏征,以前扬州六合县丞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欲定长往之计,而困于贫。”关于王绩的再次出仕,今人多认为与友人薛收的回乡造访有关。武德中,受到秦王李世民重用的薛收返乡,王绩与仕途显达的同乡兼同窗重逢,得到薛收的举荐,王绩应诏而起。然而空有门下省待诏之名,只有酒略能解其慰藉。不久,李唐王朝内部权位之争愈演愈烈,经历过隋末板荡的王绩对动乱颇为畏惧,出于全身远害之思,他再次托名染疾,失落而归。
  王绩第三次出仕,吕才《王无功文集序》说是“贞观中,以家贫赴选”。王绩果真是迫于“家贫”而出仕的吗?当今学者或认为“家贫”是托辞。王绩写于贞观五年的《答处士冯子华书》描述了第三次出仕前的生活处境:“吾河渚间,元有先人故田十五六顷。河水四绕,东西趣岸,各数百步。……近复都庐弃家,独坐河渚,结构茅屋,并厨厩,总十余间。奴婢数人,足以应役。”可以看出王绩第三次出仕前的生活还是较为宽裕的,他尚不至于“以家贫赴选”。面对开明盛世的贞观之治,王绩的济世情怀不可抑止,这才是他赴选的真正原因。然而,再次出仕的王绩依然没有受到重用,所以他在做了两年太乐丞后,又匆匆挂冠归田。
  由此可见,王绩三仕,无论是应举、应诏,还是托名“家贫”赴选,均是儒家建功立业进取之心促使。他的三隐,第二次是外部动荡环境所致,第一、第三次主要是由于不满朝廷授予的卑微官职,故归隐不过是王绩济世情怀、进取意识无法实现时的被迫转向。
  因无奈归隐,王绩常身虽隐而心难平。于是在诗歌中,他一边抒写隐居之乐,也一再表达对功名的不屑和对济世的否定。“自觉勋名薄”(《春庄走笔》),“不用功名喧一世,直取烟霞送百年”(《解六合丞还》),“世途何足数,人事本来虚”(《端坐咏思》),“逃名遂得志”(《赠山居黄道士》)。这些诗句都表现出王绩内心深处的失落以及对怀才不遇的难以释怀。在这样的心境下,王绩也常吟唱出浓郁的人生浮沉之感和仕途失意之寂:“幽人似不平,独坐北山楹。……摈俗劳长叹,寻山倦远行。……是非何处在,潭泊苦纵横”(《山中独坐自赠》),“洁身何必是,避俗岂能全?动息都无鬲,浮沉最可怜”(《赠山居黄道士》),“追念甫如昨,奄忽成空虚。人生讵能几?蹙迫常不舒”(《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可以说,王绩诗中流露的人生空虚感、幻灭感,都是由于仕途失意而导致的感受。其临终前撰写的《自作墓志文》也真切表达了他对自己一生不遇的无奈:“起家以禄仕,历数职而进一阶。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于是退归,以酒德游于乡里。”所以,王绩终其一生未能化解仕途不得志的苦闷。在官场与田园中踟蹰的王绩并非陶渊明式的真隐士。他狂狷高蹈的魏晋风度背后是儒家的进取精神和功名意识。那么,王绩强烈的进取精神究竟源于何处呢?
  (一)地域文化影响
  吕才《王无功文集序》云:王绩,“太原祁人。高祖晋阳穆公自南北归,始家河汾焉”。河汾,在北朝后期属东魏、高齐辖地,太原王氏为山东旧族之一。北方大族在南北朝时期一直严婚媾,守门户,多聚族而居,极重礼乐传家,但他们在仕宦方面不象南朝的南方大族可以凭借门第优势进身,于是他们不得不研习儒术,以此竞进求仕,努力进入鲜卑族统治集团。这使得北方儒学基本继承了汉儒的学统,注重于现实的政治问题。可以说,强调学问的实用价值是北朝儒学的内在精神,这一精神也使北朝士族普遍具有强烈的入世倾向。河汾所在的山东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王绩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被误读的隐士——王绩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