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W >> wang >> 王绩 >> 正文

 

王绩:醉眼亦俗心

 读王绩的《野望》,展开的是这样一幅场景:杂丛生的水边高地上,一个孤独无依的背影。远山,近树,日之夕矣,牛羊下来。不用定睛,也知道没有相知之人。于是,那影子愈发伶仃。既然如此,长歌怀采薇——且与古人为伴吧。
  王绩心中的古人,是“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二兄弟。对于隋末唐初的王绩来说,周朝的故事很遥远,又仿佛很切近。他借古人流露出对“相识”者的渴望,可见他对被遗忘是多么不甘心。文学史上载,这首诗是他的代表作,他也因之成为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先驱人物。
  有人说,惯看了南朝绮靡的诗风,忽遇荆钗布裙的王绩诗,自会眼前一亮。这是必然的。当审美发生了疲劳,视线的转移顺理成章。早年读笠翁《闲情偶寄》,至今记得选姿篇中有则故事,说路上遇雨,无数女子入亭趋避,人皆抖擞衣衫,虑其太湿,只有一个缟衣贫妇听其自然。翁曰:以檐下雨侵,抖之无益,徒现丑态故也。所以,挑剔的笠翁顿生感慨,以至生怜生爱。这是“姿态稍异”的缘故。王绩的句子,较日后的王维孟浩然并不见其高明处,大约也是因“异”之趣而令人刮目罢了。
  同道无人,多赖酒侣。王绩酒名不逊诗名。他出身官宦之家,却一生沉沦,除了世事多舛,多半与性格有关。隋末他曾应孝廉举,做过秘书省正字、六合县丞,因嗜酒误事,遂“轻舟夜遁”。还兀自长叹:“网罗在天,吾将安之!”颇有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感慨,好象错的都是别人。
  到了唐朝,朝廷征召前朝官员,王绩以原官待诏门下省。他弟弟王静问他心情怎么样,王绩回答说:俸禄低,又寂寞,只有每天的三升好酒让人留恋。更有甚者,听说当时太乐府吏焦革家善酿美酒,他竟“苦求为太乐丞”,目的单纯到可笑。
  我于古之嗜酒者多仰慕。好饮如竹林七贤之嵇康、阮籍、刘伶,放情肆志,蔑视“礼法”,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以醉保持了一己操守。尤其刘伶因酒传名,甚至被宋词大家辛弃疾歆羡“醉后何妨死便埋”。此种真名士,真达者,往古不可谓不多。而对于王绩,莞尔之后,却又别有滋味。
  如果说,隋末乱世的去官表明了王绩的人生态度,那么唐初武德年间的待诏,最大的诱惑和乐趣却毫不含糊地是酒。到了史上有名的贞观治世,他苦苦相求做太乐丞,其目的更是直接——过酒瘾。敢于****裸地表现私欲,王绩无疑是真实的;不过以此为标榜,“憾不逢刘伶,与闭户轰饮”,则自视太高了。爱酒,且去饮便是了,还出来要什么官名官位?《论语》中有这样一段:“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宪问第十四)。”对于这句话,朱熹的解释是:当国家兴盛的时候,只拿薪水却庸碌无为,这不可以;当国家衰乱的时候,只拿薪水却不能救国家于危难,这也不可以。无论是安定的时代还是在变乱的时代,如果光领俸禄却对国家没有贡献,就是可耻。
  儒家的这一套,王绩不买帐。无论乱世和治世,他都用一双醉眼来打量。目光扫过,能合他心意的人或事,不多。于是,不如意转化成了放纵和率性。他向周公和孔圣人挑战——“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很有些当今某某的尖刻。虽然他又说“不如高枕枕,时取醉消愁”,却恰露出了一些端倪——负气的他还没能做到自适无忧。怎样的世道才能适合他,恐怕他自己也说不清。接受了入世濡染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只好被酒牵着,从民间到官场,再从官场回归民间。
  王绩自诩好道家,案头只摆放周易老庄,除此其他的书很少读。凡有以酒相请者,无贵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王绩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王绩:醉眼亦俗心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