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T >> tan >> 谭千秋 >> 正文

 

谭千秋舍身救人是“傻逼”“比范美忠更加残忍”?

保护整个马群。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为了大家“牺牲自己”是许多动物的本能,难道人这种最高级的动物比低等动物还不知道保护自己的幼小吗?
  
  刘洪波说:“任何一个人都是普通人,但在特定场景下,又可能负担有特别的责任。士兵是普通人,上了战场就不是;警察是普通人,面对出警任务就不是;消防员是普通人,到了火场就不是;官员也是普通人,在必须担当公务使命的情况下就不是。具体的情景规定了哪些人不再是普通人,这样的时候,你仍然是乐生畏死的,但首先你必须把责任担当起来。这既是道德的要求,也是职务的要求……一个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觉察到了地震,自顾跑掉,把学生丢在一边,这跟士兵听见枪响就开溜、警察遇到有人行凶杀人就逃跑一样”。是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权利,有什么样的职业和多大的职务就要承担多大的职业责任。选择了一种职业,其实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选择了一种死亡方式,更是相应地选择了一种义务和责任。民航客机都安置有驾驶员逃生系统,但是每一次飞机失事飞行员都是和机组人员同机遇难,他们是不是很“傻逼”?船长明明可以第一个逃生,但是每一次最后逃生的人才是船长,他们想没有想过他们“活着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那些爱我们的人和那些我们爱的人”?这次汶川地震中跳伞的军人们明明知道很可能死亡,但是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他们是不是“只考虑了自己,他们要去救人,但是他们的家人呢?”……
  
  如果无可厚非范美忠的求生本能,那么何颜以对谭千秋的舍身救人?作为一名教师,法律规定有保护学生的义务。当地震灾难突然袭来的千钧一发之际,人生阅历丰富的谭千秋本来有机会能够从容自保(他至少可以马上钻到讲台下),但是他对学生的爱让本来有选择的他毫无选择,他毅然地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住自己的四个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们,把死亡留给了自己。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个家庭的悲痛和惋惜、四个家庭的团聚和幸福以及无数的感动和行动。
  
  谭千秋舍身救人并非偶然,只有对学生具有巨大的爱和对职业的虔诚才能让一个人在面对死亡威胁时产生如此惊天动地的勇气。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和对学生巨大的爱,汶川县映秀镇29岁的老师米亚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映秀小学老师连蓉救下了13个学生后再也没有回来;什邡市红白中学张辉兵老师用双手撑开房门,将孩子们一个一个地往外推,但他却倒在了房门之下(同一学校30岁的中学物理老师张辉兵,孩子才4岁多,救出10多名孩子后牺牲;27岁的小学二年级语文老师王周明,娃娃刚刚1岁,救出10多名孩子后牺牲;26岁的小学一年级老师汤宏,孩子刚刚才半岁,救出10多名孩子后英勇牺牲);什邡市龙居小学英语教师向倩老师身体被砸了成三段,但是她双手环抱将三名学生紧紧搂于胸前,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之躯抵抗灾害,保护学生;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瞿万容老师用后背坚决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瞿老师却永远离开了我们;崇州怀远中学英语老师吴忠洪为救两名学生义无反顾地返身冲进正猛烈摇晃的教学楼内,湮没在轰然倒塌的楼房中……这些老师用自己的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师德,什么爱,什么是荣耀,什么是“师德如山”!当成千上万间房屋倒下去的时候,是他们的爱撑起了整个世界!
  
  谭千秋老师舍身取义,在天灾降临时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歌。但是现在确有一些人妄加评论他的这种大义之举(“谭千秋,对不起父母,是不孝;对不起妻子是不忠”、“所以这是不义、不忠、不孝、不义的谭千秋有什么值得称颂的?范美忠才是值得学习的”),给他和那些以死保护学生的老师头上扣屎盆子,极尽侮辱之能事,说他们“自私”,是“傻逼”。如此这般,公道何在?天理何容?
  
  纸花化作飞蝴蝶,血泪染成杜鹃红!中华民族既活在伟大的生里,也活在那些伟大的死里。范美忠的生绝对只是小人的苟延残喘,但是谭千秋老师的死却是当之无愧最伟大的牺牲!
  
  
  何俊阶2008年6月1日写于南充

上一页  [1] [2] [3]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谭千秋,范跑跑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谭千秋舍身救人是“傻逼”“比范美忠更加残忍”?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