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戏称为“范跑跑”的成都市都江堰某中学教师范美忠,因其在四川大地震时,丢下教室里的学生第一个跑到操场而成为新闻人物,得名“范跑跑”。此事惊动了教育部,指示吊消其教师资格。范的母校历史系党委书记说,“这一举动(范的言行),是我们北大的耻辱!”6月25日,“我们可以不崇高,但是不能允许无耻。”昨天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王旭明用这句话对网上热炒的“范跑跑”事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关于“范跑跑”事件的道德论述已经很多了。我想到的是,“范跑跑”与教师专业化的关系。
教师专业化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话题。为什么要提教师专业化呢?因为,教师作为一个职业还存在很多问题,换句话说,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还不高。比如说,医生这个职业,社会都是认可的,你有了病,不找医生找谁呢?也就是说,医生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师职业也有专业化的一面,现在给社会一般人的印象是,学生读书要找学校,要找教师,特别是要做习题需要找教师。因为,现在的课程通过改革已经让很多家长不会做现在的习题作业了,他们不会辅导子女的作业,只能找学校的教师。教师好象就是会“帮”学生做作业,至于其它的方面,比如说,家长遇到一个教育方面的问题,他们可能会觉得不需要找教师,如果一定要找教师也可以得到一些帮助,但在他们看来,教育效果也不一定好到哪里去。
在社会生活中,如果看见某人病了,病人及周围的人一定会询问:谁是医生?特别是在公共交通上,尤其是在长途公共交通上(如火车),经常会听到广播里播出:“某某旅客病了,需要寻找在火车上的医生,请听到广播立即到某某车箱去”。很多医生会立即赶到,而且这种服务一般是义务的。但是,如果遇到一个教育问题,谁会广播找人呢?谁会问,你是教师吗?你能帮助我解决这个问题吗?也许,你会说,那是生病呀,需要及时求助呀。这没错。可是,作为教师又有谁会站出来说,我是教师,我来帮助解决这个子女(或其它成人)的教育问题?大概没有多少教师有这种职业反应,也往往不会有这样的职业成效。
在社会上,不管有多少人反感医生,但病了,你还得找医生;不管有多少人反感教师,但真不一定有多少人会在遇到教育问题时找教师。当然,要做书本习题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