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制下,都被每个诸侯国的公族所把持。特别是卿一级。春秋时,特别是春秋末期,这种状况被打破,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被打破。西周分封制从根本上被打破乃是战国时候的事。因此,春秋末外来人能在吴国任为“大夫”,反映了一个人的地位问题。这就是孙武和伯嚭、伍胥在职官等级上的地位差别。
其二、孙武和伍员、伯嚭在政权职务上的地位差别。伍员在政权机构中的职务是负责诸侯国之间外交事务的高级官员“行人”。在阖闾一上台时,伍子胥马上就被任命为此职,“阖闾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76)。伯嚭的行政职务最高担任至“太宰”,“伯州犁之孙为大宰以谋楚”(77)。这个职务春秋时在各国都不是最高官,惟独在吴国却相当于宰相。而孙武,《左传》我们且不论,至少《史记》没有记载他担任何种行政职务。“行人”和“太宰”,属于政权机构中的高官,特别是相当于宰相的“太宰”,这不是一般的担任“将军”职务的人所能比拟的。
其三、孙武与伍员、伯嚭在职权方面的地位差别。对孙武,开始吴王阖闾只是说“知孙子能用兵”而任孙武为将。对伍员则是“与谋国事”(78)。这明白不过的说明伍员除参与军事上的谋划之外,主要是参与国家重大国事的谋划,也就是说伍员已是上层参与决策者之一,随之而来的就必然是职权的扩大。至于伯嚭,由于身为相当于宰相的太宰,其职权范围是不言而喻的。仅据《左传》记载,除谋国政之外,伯嚭参与对外战争的战略谋划——“谋楚”(79);有外交权,鲁、吴两君会于鄫,“大宰嚭召季康子……” (80),“公会吴于橐皋,吴子使大宰嚭请寻盟”(81);此外,伍员与伯嚭还作为吴王的助手随军出征(82)。
其四、孙武与伍员、伯嚭在军权方面的差别。据《左传》和《史记》的共同记载,伍员和伯嚭都担任过统帅或主将,即是说二人都有统兵权。“六年,楚昭王使公子囊瓦将兵伐吴,吴使伍员迎击,打败楚军于豫章”。“邾子又无道,吴子使大宰子余讨之”。其次,伍员和伯嚭有训练军队之权。“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83)。“申胥、华登简服吴国之士于甲兵,而未尝有所挫也”(84)。
其五、孙武与伍员对吴国的强大和称霸所起作用有差别。孙武对吴国强大所起作用,按司马迁的说法,主要体现在军事方面,“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而伍员的作用则远不止此。《国语》有这样一段记载,吴王(夫差)乃讯申胥曰:“……昔先王体德明圣,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杀四方之蓬蒿,以立名于荆,此则大夫之力也。”(85)这段对伍员评价的话含两个方面,一是说吴王和伍员就象两个农夫并排耦耕那样共同治理吴国,这既说明伍员在吴国的地位,以及伍员和吴王(阖闾)之间的关系,更说明伍胥在吴国强大方面所起的无与伦比的作用;二是说使吴国打败、并且威名于楚国是伍胥的力量和功劳。又,伍子胥自刎前说:“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时,诸公子争立,我以死争之于先王,几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吴国于我。”(86)这段话说了三层意思:主要是我的努力才使你的父亲吴王阖闾称霸;你夫差能当上吴王,是我伍员拼死争来的;由于我的功劳大,所以你曾要裂土分封于我。将夫差与伍员的话相对照,知伍员在吴国争霸、强国、拥立等决定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上的作用是除吴王之外最重要的决策人,其地位和作用显然不是孙武所能与之比拟的。
正是由于伍子胥对吴国功劳大,所以能赐封邑。吴国封伍子胥于“申”,所以伍子胥又被称为“申胥”(87)。
此处笔者所谓孙武地位逊于伍员,主要是指爵位分封等级而言。
五、孙武虽然无实际统兵权,但却位尊为吴国军事灵魂
孙武在吴国的地位和作用,只是和伍子胥、伯嚭相比略逊一筹。在吴国的强大和争霸过程中,孙武在军事领域战略战术和谋略的运筹帷幄方面,却是其他人所望尘莫及的。
孙武在吴国军事方面的地位,关键是孙武所任“将军”一职的定位问题。孙武在兵法中对“将军”列为四个等次。一是整个军队最高统帅或主将,即“道、天、地、将、法”(88)、“三军恐惧,大将欲进”(89)、“将受命于君”(90)、“夫将者,国之辅也”(91)等内容所说之“将”。二是最高统帅领导下的具体指挥各军军队之主“将”,即“百里而争力,则擒三将军”、“五十里而争力,则蹶上将军”(92)中之“将”。据《左传》载吴军有时为中、右、左三军,有时为中、上、下、右四军。三是一般的参将、裨将,即“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93)之“将”。这句话,此前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把“将”字作连词用,意思是说如果听从我的谋划,用兵必然取胜,我就留下来。另一种说法把“将”作“裨将”解,意思是裨将听从我(孙武)的军事谋划,用他必定取胜,就把他留下来。笔者认为后一说法较为合理,但不妥之处在于把“吾”字诠释为“孙武”是不对的。理由是,此话出自《计篇》,而《计篇》是《孙子兵法》的总纲,即总的兵法原则,孙武不会把具体的个人,特别是自己写进总纲的总原则中;再者,孙武是以统帅或主将的口吻写的兵法,而他又不是统帅或主将,怎能认为“吾”字就是指“孙武”?退一步说,把“吾”字理解成“吴王”也比理解成“孙武”通顺得多,因为吴王基本上始终是吴军的统帅。“吾”在此处,笔者认为不指代任何具体的人,而是代指“统帅或主将”。如此,则这句话就表达了一条基本的军事原则:将军们听从统帅的军事谋划,指挥他们打仗就必定取胜,就留下他们。把“吾”字作“孙武”解,是肤浅而皮相的解释。孙武“将”的第四个等次是一般意义上的“军吏”、“大吏”之“将”。“吏强卒弱,曰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曰崩。”(94)此处“大吏”,孙武称为“将”。曹操注为“小将”(95)。有人认为这里的“吏”是指“偏将、裨将”,其实这里的“吏”地位没那麽高,因为“裨将”,一般都释为“副统帅”,而“吏”只是一般的军官这样的“将”。
孙武在兵法中所述四类“将”,与孙武本身的“将军”身份都不符。他没有当过统帅,所以不是最高一级的将军;他不是卿大夫级的职官等级,所以也不是第二等级的将军;从孙武对吴国争霸“与有力焉”以及吴王对其之尊重程度,说明孙武决不会是第三第四等级范畴内的一般“将军”
从《史记》为数不多的几段记载可以看到,孙武所任之“将军”,乃吴国的最高级军事智囊,或军事高参,类似于后世的“军师”类的“将军”。如孙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