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第二点,所指的“文章”不是现在报纸、刊物上的文章,是指政治文明的大文章还没有写好。第三点是说自己的声望、威望还不高,在还不能被一般人民所信服的时候,就无法指挥人。第四点,国内政治还没有调顺的时候,就不可以因出兵而劳烦大臣。所以秦惠王对苏秦很客气地说,“承蒙你看得起我,那么远跑来看我,到我这里来指导我。”最后说:“愿以异日”,意思是以后再讲,轻轻四个字,很礼貌地把苏秦拒之于千里之外。秦惠王并没有等苏秦把连横的主意说出来就拒绝了他。
苏秦吃了软钉子,并不死心,就上书,把自己的政治主张写成十万字的“策”,策略的策,报了上去,希望秦惠王能够重新考虑。那时的人想要脱颖而出,惟一的办法就是上策。“策”就是建议。那时把文字用漆写在竹简上,“策”字就是“竹”字头。战国时期把游说之士叫做“策士”,就是因为这些人拿着策到处去游说,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张。西汉的刘向把这些策士的言论整理而成的书叫《战国策》,也是这个意思。苏秦在这封策中都讲了些什么呢?第一句话说:“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意思说,我本来就怀疑大王不会用我。可能也是苏秦自己觉得太伤面子了,自我解嘲吧。下来的文字中心总结了中国的历史,他说,在中国的时代,神农氏取代补遂,轩辕皇帝擒杀蚩尤,尧替代 兜,舜讨伐三苗,大禹伐共工,商汤王替代夏桀,周文王征伐商纣,还有齐桓公称霸天下,从以上看来,哪有一个不是通过战争实现的呢?苏秦的总结实在太深刻了,他透辟的认识到中国的历史就是战争史,后来的毛泽东主席将它更精辟的概括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正是古今相互辉映,异曲同工。可是奇怪得很,秦惠王并没有回复苏秦,谁知道他把苏秦的策书看没看呢。
苏秦没有成功,是不是他的口才不行呢?苏秦对天下形势的分析不可谓不精辟,为秦国的打算不可谓不尽心,可是为什么秦惠王就不想采用呢?其原因就在秦国这时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商鞅变法使得秦国这个边鄙小国强大起来,但是变法激化了社会矛盾,侵害了既得利益者,贵族们团结起来对付商鞅,被五马分尸,下场很惨。这时秦国上下都忌恨能言善辩的游说之士,秦惠王也讳莫如深,他心里嘀咕,苏秦又是一个能言善辩之士,他该不会又给我惹下什么麻烦吧?他非常的警惕,于是婉言谢绝了苏秦。苏秦的论辩未能奏效,只是时机不对而已。 后来苏秦设计诱使自己的同学张仪来秦国,游说的同样是这个秦惠王,所提出的同样是这个连横的主张,就胜利了,这也说明苏秦这次来秦国没有能够实现理想,仅仅是时机未到。
苏秦一心凭借口才取得功名,可是失败了。这时的苏秦就惨了,只好从秦国打道回府。这时他是一幅狼狈相,原来特制的最名贵的黑貂皮的衣服穿破了,钱也用光了,行李袋子破了,鞋子也买不起,只好穿草鞋,仆从也打发了,自己挑了担子,史书上说他“形容枯槁,面目黧黑”,就是说他像一枝干树枝,疴疴疤疤的,脸色难看得很,又黑又瘦,显然营养不良所致。
苏秦急切的要回到家,希望温馨的家能够抚平受伤的心灵。谁料想回到家里,老婆正在织布,看见他这副样子,也不放下来,照样做她的事,嫂嫂不给他做饭,父母也不和他讲话。他们生气苏秦想入非非,想要靠嘴皮子出名,心理想:这下惨了吧,还不是活该! 苏秦痛苦地说:“妻子不把我当作丈夫,嫂嫂不把我当作小叔,父母不把我当作儿子,都是因为劝说秦国不成功啊!”人生的转折点就那么几个,就看你能不能把握得住。苏秦并没有放弃,忍辱负重。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坚忍不拔,决不屈服,这是苏秦胜于常人之处。
苏秦重新用功。深夜,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而他正在挑灯夜读。读着读着,困的不行了,便把凉水激在头上,就清醒了,再看下去。可是这个办法用着用着就不行了,再激水就不管用了。他见旁边有一把锥子,便顺手拿起,刺向大腿,唰的就流出了血,血一直流到脚面。你说这还能不疼,又清醒了就再读下去。这一着也真够损的,不过这是对自己下手,真够恨的。这是一个典故,大家一听都说我们知道,这就是“锥刺股”典故的出处。股,是大腿。还有一个勤奋学习的故事叫“头悬梁”,说的是西汉有个叫孙敬的人,为了不打瞌睡,把头发悬在梁上。后人就把这两个故事合在一起,把吃苦求学的叫“头悬梁,锥刺股”。
苏秦发愤读书,把所有的书拿出来,“陈箧数十”,他的藏书不少,古代能有那么多书,可见平常很用功。那时的书是很难得到的,“箧”就是书箱,古代的书装在竹制的箱子里,就叫书筐。他在很多的书里,找到“太公阴符之谋”,就是古代的《阴符经》,这是一部讲兵法的书。太公就是姜太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