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苏秦是东周洛阳轩里人。据考证,轩里就在现今东郊太平庄一带。旧时太平庄村南曾有苏秦故里的碑刻,可惜文革期间毁掉。该村学校校园传为苏家花园遗址。
洛阳市东郊汉魏故城遗址东南张苏寨寨内有一冢,当地传为苏秦冢,与古籍所载地点大体相符。《洛阳伽蓝记》载:青阳门外三里御道北,有孝义里,里西北角有苏秦冢。
苏秦,字季子,虽出身寒门,却少有大志。据传他随鬼谷子学游说术多年,后见同窗庞涓、孙膑相继下山求取功名,也和张仪告辞鬼谷子下山。张仪去魏国,苏秦返故里。
当时,苏秦家中,老母在堂;一兄二弟,兄已先亡,惟寡嫂在,家人团聚,自然欢喜。过了几天,苏秦想要出游列国,请求母亲变卖家产,以为路费。母亲、嫂嫂、妻子都竭力反对,劝阻说:"你不像咱当地人,种庄稼、做商贾,养家糊口,怎么竟想出去耍嘴皮子求富贵呢?那不是把实实在在的工作扔掉,去追求没影的事业呢?回头你生计无着落,不后悔么?
两个弟弟也劝说:哥哥如擅长游说之术,怎么不去游说周王?在本乡就能出名,何必远去他乡呢?
苏秦被全家人阻挡,只好求见近在洛阳的周显王,奏以强国之术。显王留他住下,可显王左右的臣属都知苏秦出身农贾之家,怀疑他是纸上谈兵,没啥真才实学,都不肯保举他。苏秦住了年把子,见进取无望,于是发愤回家,把家产都变卖了,得钱后做了美衣、备了车马,去邀游列国,考察世情。他去秦国游说,费尽心思,秦国也不用他,如此数年折腾,钱都花完了,衣服也破了,只好卖掉车马仆人,挑个破担子重回家里。败家子回家,母亲骂他;妻子正织布,看他回来,连织布机都不肯下,懒得理他;他肚饿难忍,只好求嫂嫂给自己做饭,嫂嫂不热不冷说家中没柴烧,也不肯给他做饭。
苏秦不觉泪如雨下,叹息说:贫贱如此,全家人都不认我,全是我的过错无能呀!他还不死心,就取出师父临下山时赠送给他的姜子牙的《阴符》,昼夜攻读起来。真是知耻近乎勇,他读书时,把头发用绳扎起来,悬在梁上,自己一打盹,头发就把自己揪醒;夜深太困了,他拿锥子剌自己的腿以求清醒,这就是成语"头悬梁,锥刺股的来历。他这样边读书边揣摩列国形势,一年后,对天下大势便了然心中。他给两个弟弟讲解了天下形势和自己再图外出游说的打算,两个弟弟听哥分析得有理有据,就合出资金,帮他上路。他这次出去,果然游说的受强秦威胁的其它六国齐、楚、燕、韩、赵、魏同意互签盟约,构成合纵之势,患难相恤,共抵秦国。六国君王还合封苏秦为纵约长",兼佩六国相印,总辖六国臣民,这苏秦真是荣耀至极。
说那苏秦荣耀后曾路过洛阳,诸侯都派使节送他,仪仗旌旗,前遮后拥达二十里长,威风超过君王。周显王听说苏秦路过,专门派人清扫了道路,设供帐迎于郊外。苏秦的老母在路旁扶杖观看,惊奇得啧啧称叹;两个弟弟和妻子、嫂子都恭恭敬敬伏在郊外迎侯,不敢仰视, 苏秦在车上问嫂子:嫂子以前不为我做饭,现在为什么这样谦恭呢?嫂子说:见季子位高而金多,不容不敬畏呀!
苏秦叹息说: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我今日才知富贵必不可少呀!于是,苏秦让亲属上车,同归故里,建起豪华住宅,让亲属们居住,并给亲属们分赠了钱财。后来,随着世事变迁,苏秦故宅虽然衰落了,但数朝后,还有人从其旧宅院里挖出过百锭金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