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Q >> qu >> 瞿秋白 >> 正文

 

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10

,即认识中国的国情,是一切革命党人进行中国革命斗争的出发点。近代

中国的历史特点,是号称列强的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打进中国,给这个古老封建帝国奴役下的百姓,又套上

了一副新的镣铐,同时给中国的社会,涂上了一层异样的色彩。只有剥去这层色彩,才能真正认识中国社

会。瞿秋白对于中国社会的剖析,就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这个命题开始。
  瞿秋白根据列宁的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通俗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以及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殖民地

的手段和特点;揭示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国际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进程、步骤和方式。由此规

定了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是帝国主义共有共管的“国际殖民地”,即半殖民地。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展开

了错综复杂的明争暗斗,但它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发展又不平衡。瞿秋白对于各帝国主义国家进行了周

密的分析之后,明确指出美国、日本是中国的两个主要敌人。两国在欧战中坐收渔人之利,又都竭力争夺

远东和中国。美日两国的侵略方式不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带有更多的政治和军事色彩,往往以强力夺取

中国领土和主权;美国的侵华政策具有稳健、狡诈和虚伪的特点,一方面大放外债,进行工商业侵略,一

方面注重文化侵略,“造成亲美派留学生的政治势力”,以便赂买整个儿的阶级,预备做他将来的“代理

统治者”。历史发展清楚地证明,日美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确实曾以这两种方式侵略中国。瞿秋白的论断

,是极有预见性的。
  瞿秋白根据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的新的世界形势,明确指出了联合国际无产阶级以战胜帝国主义的途径

。从1923年开始,他根据列宁《两个策略》的思想,从理论上论证了党的二大提出的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

纲领。他在一系列著作中,多次指出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民主革命已经成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他说,帝国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共同敌人,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的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

族解放运动,已经不是孤军奋战,它们的斗争互相联系,并且联络着国际无产阶级。具体到中国来说,五

四运动是分划中国之政治经济思想等为前后两个时期的运动。以五四运动为起点,中国的民主革命已经加

入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行列,“世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不但对于中国工人是当然的同盟军,就是对于全

中国都是民族解放唯一的最好友军。”①因此,中国的民主革命,在国际范围内,不过是世界无产阶级革

命中的一部分。瞿秋白根据列宁关于沙皇俄国是当时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因而又是帝国主义统治

链条中最薄弱的、也是最容易被无产阶级革命所突破的环节的理论,敏锐地指出:中国是帝国主义在东方

矛盾的集中点,“是世界帝国主义战线最脆弱的地方,亦就是十月革命之后,世界革命最容易爆发而胜利

的地方。”②瞿秋白的这一观点,科学地预见了中国革命将首先突破帝国主义东方战线的历史必然性。瞿

秋白所阐述的中国民主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一部分的命题,和十几年后即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

义论》中更加完善了的同一论断完全吻合。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帝国主义和中国社会、中国革命关系的这种

科学的认识,说明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的无产阶级思想家,比以往任何阶级的思想家都要高明。
  --------
  ①《上海大学周刊》,1924年5月4日。
  ②《瞿秋白选集》第313页,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帝国主义侵略下的中国,呈现着各种社会因素迅速分化、形成和重新组合的迷离复杂的状态,如何透

过现象,把握本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瞿秋白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理,首先从经济领域,即从帝

国主义侵略制造的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入手,来观察和探索中国社会。他指出中国的资本主义主要不是

原来经济关系的产物,而是帝国主义侵略的结果。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适应外国帝国主义,而不适应中国

的经济生活,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客观上势必成为帝国主义的对抗力。中国资产阶级一开始就具有

特异性,分成“官僚资产阶级”和“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即民族资产阶级。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勾结帝国主

义和封建军阀,出卖中国独立和主权,造成官僚军阀割据局面,破坏民族经济的发展,是革命的敌人。民

族资产阶级既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制束缚,又不能不依赖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因而有革命性,又有

妥协动摇性。这就决定了这个阶级在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没有前途的。中国国民革命的重任,就不能不由无

产阶级承担了。
  瞿秋白把握了时代特点,把握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异性,在1923年就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

的思想。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应当而且必然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党的二大提出了民主革命的

纲领,但未解决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二大以后党内许多同志都在探索这个问题。瞿秋白最先提出并阐述

了这个问题。1923年2月,他指出:“务使最易组织最有战斗力之无产阶级,在一切反抗旧社会制度的运

动中,取得指导者的地位,在无产阶级之中则共产党取得指导者的地位。”①无产阶级应当以自己为主体

,联合一切劳动群众(农民、小资产阶级等),“以事实,以行动,以实际经验,包罗一切种种革命派之

要求,导之向真革命,而后能有实力作战;——如此,方能颠覆资产阶级的统治。此种革命的总原则,当

于实际的环境中,察社会内之变象随时随地以具体的口号运用之。”②随后,在他所起的三大党纲、《

新青年之新宣言》和《自民权主义至社会主义》等文中,又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思想。他说,“中国客观的

政治经济状况及其国际地位,实在要求资产阶级式的革命;同时此种绝对资产阶级性的所谓‘民族民主革

命’却非借重国际的及国内的无产阶级不可。独有无产阶级能为直接行动,能彻底革命,扫除中国资本主

义的两大障碍;就是以劳工阶级的方法行国民革命。劳工阶级在国民革命的过程中因此日益取得重要的地

位,以至于指导权”③。
  --------
  ①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瞿秋白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瞿秋白——从书生到领袖10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