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九年 1月29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府城。族中属老二房一支内四房第十六世懋字辈,谱名懋森,号熊伯(亦属
雄魄)。乳名阿双。学名瞿双,后改名瞿爽、瞿霜,改号秋白。 一九○三年 四岁 年底由青果巷八桂堂移居乌衣桥。数月后,再迁织机坊星聚堂。 一九○四年 五岁 入星聚堂庄氏塾馆。 一九○五年 六岁 是年入常州冠英两等小学堂。 一九○八年 九岁 冬初等小学毕业。 一九○九年 十岁 春入常州府中学堂预科。 一九一○年 十一岁 7月转入常州府中学堂本科。 一九一一年 十二岁 家中生活困窘,迁居城西瞿氏宗祠。 一九一二年 十三岁 10月10日在宗祠门悬白色灯笼,上书“国丧”,以示反抗袁世凯窃国。 一九一三年 十四岁 与同学吴南如、任乃訚、李子宽结诗社。咏菊诗云:今岁花开盛,且栽白玉盆。只缘秋色淡,无处觅
霜痕。 一九一四年 十五岁 家中生活全赖借债维持。 一九一五年 十六岁 夏家贫停学,中学未能毕业。 仲秋节债主上门催逼。 一九一六年十七岁 2月4日奉母金衡玉命,赴无锡表姐夫秦耐铭处,谋求小学教职。 2月7日母在家境绝望中自杀,翌日身死。 2月9日奔母丧,自无锡返常州。典屋买棺殓母,停柩于宗祠。旋赴无锡江溪桥私立杨氏小学任教。一
家星散。 4月5日清明节。自无锡回常州祭奠母灵。哭母诗云:亲到贫时不算亲,兰衫添得泪痕新。饥寒此日无
人问,落上灵前爱子身。 秋辞杨氏小学教职回常州,在舅金声侣家及宗祠小住。 12月离常州赴武汉。入武昌外国语专科学校学英语。 又赴黄陂表兄周均量家研讨诗词与佛学。 一九一七年 十八岁 春随堂兄瞿纯白由武昌到北京,应文官考试,未取,在北京大学旁听。 9月考入外交部俄文专修馆学习俄语,自修英语、法语,并研究文学、哲学。 一九一九年 二十岁 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为俄专学生领袖,组织和领导俄专同学投入爱国反帝斗争。 5月6日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瞿秋白以俄专学生会负责人身份,参加学联。 6月在街头宣传时被捕,拘北大法科。旋被释放。 7月17日在北京《晨报》发表论文《不签字后之办法》。 9月15日于《新中国》第一卷第五号发表译作托尔斯泰的小说《闲谈》。 11月1日和瞿菊农、郑振铎、耿济之等创办《新社会》旬刊,鼓吹社会改造。1920年5月,被京师警察
厅封闭。 共出版十九期。 一九二○年 二十一岁 3月16日为《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撰序。 3月北京大学创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不久,瞿秋白参加了研究会。 8月5日《人道》月刊创刊号出版。旋停刊。 10月16日应北京《晨报》馆和上海《时事新报》馆的聘请,和俞颂华、李宗武以特派员身份,由北京
启程赴苏俄考察。 11月7日参加哈尔滨工党联合会庆祝十月革命三周年盛会。 11月21-22日访问中东路俄国工党联合会会长国耳恰阔夫斯克。 12月10日离开哈尔滨北行。 12月16日离开满洲里,进入俄境。 12月18日抵达赤塔。在赤塔停留期间访问苏俄远东共和国交通总长沙都夫、粮食部总长葛洛史孟等人
。 本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一九二一年 二十二岁 1月2日瞿秋白一行访问苏俄远东共和国国务总理兼外交总长克腊斯诺史赤夸夫。 1月4日离开赤塔西行。 1月25日到达莫斯科。 2月5日参加全俄华工大会,即席发表讲话。 2月上旬会见《真理报》主笔美史赤略夸夫。结识俄友郭质生。参加克鲁泡特金送殡仪式。 2月14日会见诗人马雅可夫斯基。 3月初到克里姆林宫,访问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教育人民委员会委员长卢那察尔斯基。 3月8-16日第十次全俄共产党大会在莫斯科举行。 瞿秋白以记者身份参加会议。 5月到彼得堡参观三天。经张太雷介绍,加入共产党,为预备党员。9月转为正式党员,属俄共(布)
党组织。 6月22日至7月12日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瞿秋白和张太雷等参加了大会
。会间于7月6日见到列宁。 8月初左肺有病,吐血。 9月除担任新闻记者外,又到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简称“东方大学”)中国班任教。讲
授俄文,担任理论课翻译。 9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