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家又是什么来头呢?慕容是当时鲜卑族(北宋时期一个少数民族)的大姓,他们的祖上也曾经当过皇帝,国号叫做“燕”。慕容家世代习武,因此杨琪的妻子慕容氏会武是很正常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慕容氏并没有挂帅领兵出征,甚至,她很可能都没有上战场打过仗。
不上战场
佘太君只负责“练兵”
在大家的印象中,杨门女将的主力阵容当中,除了穆桂英,还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我们一般称她为:佘太君。佘太君的身份是杨业的妻子,杨延昭的母亲,杨文广的奶奶。由于辈分和资历的问题,天波府里通常都是她说了算。当然,在杨家男丁接连战死的时候,这位佘太君仍然在坚强地维系着杨家的尊严,面对辽军入侵,她不惜亲自披挂上阵,而很多戏曲和传说中也都有“佘太君百岁挂帅出征”的段子。
但是,在历史记录中,却没有这位自称为“佘赛花”的老太君。孙建华说,尽管如此,但是历史上确实存在佘太君这个人。她没有出现在历史记录当中,是因为大家把她的姓氏搞错了。其实,佘太君不姓“佘”,而是姓“折”。
那么,佘太君这个称呼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按照宋朝的规定,功臣的母亲和妻子都能够获得相应的封号,杨延昭的官位在刺史以上,所以按照规定,他的母亲可以被封为“县太君”,于是,她就这样被人称为“折太君”了。但是可能因为后人记录有误,“折太君”就变成了“佘太君”。
关于这位“折太君”的出身,经过历史学家考证,她祖籍陕西,姓名不详,因为折家世代都是当兵的,曾经多次参加抗击辽军的战斗,所以折家的女儿也从小就会骑马射箭,精通武艺。而后来经人介绍,折小姐嫁给了当时跟随部队在七星庙驻防的杨业。不过,虽然身手不错,但是“折太君”也是不上战场的,杨业当上了将军之后,她除了帮助丈夫打理家务,更多的是负责练兵。为了提高杨家军的战斗力,“折太君”组织了一批身体素质好的家奴,对他们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型的作战训练。后来,这支军队也成为了杨家的主力战斗团,多次在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点评
一个美丽的假象
曾经看过很多与杨家将有关的电视剧,所以,记住了这一群比男人还坚强的女人。
因为战争,她们失去了丈夫和儿子,但是战争并没有因此结束,所以她们只能擦干眼泪,拿起男人们留下的武器和盔甲,上战场,替代他们完成保家卫国的使命。
我曾经为杨家将的故事掉过泪,我也一度以为,她们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群人。当然,她们的功绩足以被载入史册,只可惜,史书上找不到她们任何一个人的名字。
后来才知道,原来,她们只是一个美丽的假象。
杨门女将的感人事迹,其实很多都是后人们精心编纂出来的,然而,这个假象却太美丽,也太真实,就像我们都曾经为佘太君百岁挂帅出征而感动落泪,也因为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而激动振奋。也许她们不存在于真实的历史当中,但是,她们却已经深入人心。
而人心,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可贵的东西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