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寄赠给王氏的,因为它又名《夜雨寄内》: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下面这首《无题》,许多人以为是李商隐写给他的妻子的。他们认为:在李商隐的情感世界中,除了这位与诗人患难与共、心心相依的贤妻,谁能承当如此深厚的情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从李商隐的个性来看,他确实是一个相当固执的人,为爱情而自毁“政治前程”之类的事情,他真会毫不犹豫地去做。曾经为一个毫不相干的囚犯,他就不惜丢掉辛苦奋斗而来的官职。开成四年,李商隐参加书判试,中式得授秘书省校书郎,后调补弘农(河南灵宝)尉。到河南没多久,他发现监狱里一个犯人判刑过重,拼着乌纱帽不要,也要将死囚改判为活罪,结果触怒了观察使孙简,被其罢职。这就是著名的“活狱事件”。由此看来,李商隐确实是一个高尚的人,也是一个纯粹的人。好在观察使孙简马上离任,代替这个职位的是晚唐的一个很有名气的诗人姚合。诗人之间自然惺惺相惜,姚诗人将李诗人官复原职。
两年后,李商隐主动辞职,可能是觉得这样下去前途茫茫,也可能是认为自己不适合这样事务性的基层工作。于是他又去幕府任职了,在老岳父帐下任掌书记。会昌二年(842),李商隐又进入京城参加考试,以书判拔萃,授秘书省正字,美好的前途似乎在等着他。但恰在此时,他的母亲病逝了,紧接着他的岳丈也病死了,背后的大树倒了下来。
三年守丧期满后,李商隐继续做秘书省正字。在此期间,他写有《无题二首》,其一为: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兰台就是秘书省。这是一首艳情诗,与诗人心有灵犀的显然不是他的妻子王氏。在灯红酒暖的场合应酬,也是官员的常态,但动了感情就会遭到嗤笑。不过,许多人相信这首诗别有所托,或以为是写的是君臣遇合,或以为是自叹官小位卑,不能与有关领导(或云此位领导人就是令狐綯)沟通交流,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也说不清楚。明人朱鹤龄在《笺注李义山诗集序》中说,大家都称李义山为“才人”、“浪子”,所真正喜欢的都是一些“帏房昵媟”之语,这其实是对李商隐的误读,他的诗往往有所寄托。
关于上面所引这首《无题》是否有所寄托,至今争论不休。不过,李商隐艳情诗虽然写了不少,其实在晚唐那个糜烂的时代他还是非常严肃的。有位名叫李远的诗人,担任江州刺史时觅得杨贵妃袜一双,经常拿出来与人把玩。后来李群玉过访,说他每次读自己所作的《题二妃庙》诗时就“动朝云暮雨之兴”,李远则称“仆自获凌波片玉,软轻香窄,每一见,未尝不在马嵬坡下也”。两人大笑不已,还赋诗纪其事,如李群玉《李远获贵妃袜》诗云:“常束凝稣迷圣主,应随玉步浴温汤。如今落在吾兄手,无限幽情付李郎。”与他们相比,李商隐完全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看他所写的《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季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宋人洪迈很羡慕李商隐,在《容斋随笔》卷二中,他感叹说:唐朝的那些诗人真是幸福,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包括皇家的那点私生活或绯闻。杨贵妃的轶事,放在当今,无论哪个诗人都不敢动笔。
有些诗看起来很艳俗,实际上也是寄托遥深,如《北齐》讽咏北齐后主高纬和宠妃冯小怜荒淫亡国的故事: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据《隋书》记载,齐后主宠爱冯小怜,对之百依百顺。有次带她去打猎,北周的部队大举进攻,告急的信使相望于道。齐后主想班师回朝,组织军队抵抗。冯小怜正在兴头之上,要求继续打猎。齐后主满足了她的要求,结果错失战机,兵败国亡。
4.窘困
宣宗大中四年(850),令狐綯做了宰相,李商隐的日子就越来越艰难了。尽管他多次试图向令狐家的这位公子说明情况,可人家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在京城呆着无趣,他便去远方的幕府寻安身之所,先后赴桂州(今广西桂林)、徐州、梓州(今四川三台)随人作幕僚。大中五年的时候,妻子王氏的病故更让他心灰意冷、郁郁寡欢,一度想出家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