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李商隐,爱上纯情 婉如清扬 文
花明两暗绕天愁, 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 不知身世自悠悠。 ——《夕阳楼》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蹊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从祖父起迁居郑州萦阳.生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即公元813年,卒于唐玄宗大中十二年即公元858年,终年46岁.他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宪,穆,敬,文,武,宣宗六朝,主要活动时期大约在文,武,宣三朝,这一时期唐王朝社会各方面的矛盾异常的尖锐激烈,李商隐的人生之舟就在这动荡迷乱的时代风浪中起伏沉沦.
翻看有关李商隐的生平资料,我在想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是趋炎附势之徒吗?绝对不是。因为在他的很多诗作中对于封建君王的荒淫靡烂现象都毫不讳饰的加以批判和揭露。是忘恩负义之徒吗?绝对不是。商隐对提携他的令狐楚父子始终怀有感激之心,虽然很难说这种提携对他是幸还是不幸。是滥情风月之人吗?绝对不是。商隐在没有娶王茂元之女为妻之前,与柳枝姑娘,与女冠的恋情中,始终将女性放在与男子同样的地位上,自然的相悦相引,自由的结识交谈。在结婚之后写了许多的爱情诗送给他的妻子,尤其是在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商隐无比悲痛,写了大量的悼亡诗来表达对妻子的怀念。商隐对待感情是认真的,执著的。他在那个时代所表现的追求个性解放,渴望心灵自由的精神光芒照耀着后世的人们。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看李商隐的一生,我们就会对这个人物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
商隐本是唐王室同宗,他的祖先和唐高祖李渊的祖先都是汉李广的十六世孙凉武昭王李高的后裔,但他的先世并没有被编入属籍,得到唐王朝的承认,自然也享受不到和王室同宗一样的待遇,在商隐九岁那年,父亲去世,作为长子,他小小年纪便义无反顾的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既为人抄书,又贩卖舂米,打短工干零活,正是这种贫困的生活磨练出诗人坚强的性格,坚韧的毅力,激发起他发奋读书追求理想的决心。少年的商隐拜隐居在乡间的一位堂叔父为师,这位"处士叔"耿介的品格,广博的学识对商隐一生影响颇大。
商隐在十六岁以后就开始应举,走的是唐代士人都走的"温卷"的道路,他得到了当时的朝廷元老和骈文名家令狐楚的赏识,这位老人对商隐扶植奖掖,使商隐对他终生感怀不尽。然而初次应试,商隐落第了,这对出生寒门的青年商隐来说是沉重的一击,但他毕竟又是血气方刚的少年,他依然满怀信心。这时候他遇见了华州(今陕西华县)刺史崔戎,被招聘为幕僚,可惜岁月是那样无情,赴任不到几个月,崔戎便病故了。终于在开成二年(公元837)年,靠令狐陶的关系,商隐考中了进士。
几近十年,商隐才中举。从中举到入仕还有遥远的距离,而在长安求仕的十年中,商隐陷入牛李党争中成为可悲的牺牲品。商隐原来投身的令狐父子是牛党,中举之后商隐得到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赏识,并娶王之女为妻,而王茂元却是李党的中坚人物,当时两党斗争正激烈,商隐的这种行为必然受到牛党的攻击,后来宣宗即位又重用牛党官员,商隐自然又受排挤,十年京师应举十年京师求仕,商隐以整整二十年的青春年华苦苦奋斗,最终还是未能在京都找到栖身之地,从此又开始了他远赴南国天涯漂泊的幕府生涯。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冬天,另一位赏识商隐的卢弘去世,接踵而来,他的妻子王氏也病逝,接连的沉重打击,将诗人置于死地,从此他陷入了真正的绝望,开始沉浸于佛教,大中十年(公元858年),商隐病逝享年仅46岁。
诗人的一生是不幸的一生,也是奋争的一生,污浊的社会毁灭了诗人的理想,但是污浊的社会也孕育了诗人伟大的诗篇,给了诗人不朽的生命,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的话,商隐的性格特质便是"纯情"。对政治的纯情、对理想的纯情、对人生的纯情、对人间的纯情,纯情与性别无关,与年龄无关。
本文仅就商隐的爱情诗来谈他的纯情。
飒飒东风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
商隐青年时期就有过创伤深重的爱情悲剧,他与柳枝姑娘相爱却不能相守的不幸结局,他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与女冠的相恋,忧畏重重,无果而终,这种遇合良难的爱情使得诗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悲苦与哀伤,爱情的欢乐与痛苦,艰辛与珍贵,不幸与崇高,失意与酸楚,在商隐的爱情诗里表现得缠绵悱恻,哀怨动人,爱情因它的永远不可得而显得更加具有悲剧的美感,年轻男女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使得我们对他们真挚的爱情充满了很多的同情与向往。
古希腊的美学观认为悲剧使人产生比一般美感更高级的崇高感,可以净化人的感情,李商隐爱情诗的魅力在于他诗中的爱情表现的那样无望,咫尺天涯的绝望使他的诗充满了感伤色彩,极易唤起读者的伤感情绪,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绪外化为一个个的语言符号,让读者在典丽、委婉的词语中去触摸诗人细腻的内心世界。
如他的《柳枝诗五首》和诗前的一篇长诗就是这个悲剧的记录。一个大胆奔放追求自由的女子在世俗的眼里是那样的不合礼数,而与诗人的真心相爱构建了一个理想浪漫的情感世界,不幸的是这位柳枝姑娘被东诸侯娶走,两个渴望结合的年轻人却只落得各自分散的结局,对爱情的执著却抗拒不了礼教的重压,爱情在诗人的心中成了缥缈的海市蜃楼,爱情的无助在诗人的笔下开出不败的花朵,外在现实虽阻隔,内心的渴望却愈加浓烈。细雨轻雷 吹打不散未展的愁怀,烧香汲井也难掩心灵的寂寞与苦闷,如面的芙蓉极易令人怀想起两情相悦时的 缱绻风流,如今却是倍加伤痛,贾氏窥帘,宓妃留枕,她们对爱情的执著与勇敢永远为人们赞赏,痛苦的人儿,心内早已似春花萌动,可惜无法绽蕾,只能任凭相思在心中燃烧成灰成烬。诗情外在的凄恻、绝望与内在眷恋的涌动炽热构筑了爱情地的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