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晋献公庶子,名重耳。他曾和从臣数十人在外流亡十九年,经历颇为坎坷,阅历较为丰富。鲁僖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36年)他借秦穆公武力的帮助,夺取了晋国君位。他公元前636年—公元前628年在位。在这短短九年中,他在从臣等人忠心辅佐下,建立了赫赫霸业,名垂青史。“如爱尔维修所说的,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50页。晋文公便是这一特定历史时代所造就出来的伟大人物之一。英雄人物之所以伟大,在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站在时代的前列,预示社会的发展方向,并在社会运动中正确引导、促使社会向预定方向发展。但英雄人物也是特定社会中具体的一员,除受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外,还受其固有性格和能力局限,需要有人及时帮助他克服自身固有性格局限,正确集中发挥群体智慧,才有可能使他在所处的历史时代创造出流芳千古的宏伟业绩。如不能首先战胜自我的性格局限,并得到群体的及时辅佐匡正,则也有可能像芸芸众生一样,成为历史上一名匆匆的过客,其生活轨迹很快被历史长河冲刷殆尽。晋文公作为一名国君,他的确有不少值得称道之处,前人对此已有赅详论述。但正因如此,人们往往大谈他的辉煌业绩,却忽视了他性格上的固有局限,或者说是他的弱点。要正确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必须长处短处两者兼顾,不可失之偏颇,这样才能较为正确、全面的认识、评价这一历史人物及其历史地位。
本文试图从下列五个方面探讨一下晋文公性格上的局限,兼谈一下从臣在其霸业中的作用。
一 立志不坚 中途动摇
按周代嫡长子继承制,做为晋献公庶子的晋文公,如在正常情况下,本无成为晋国国君的可能。但由于“春秋”时代“礼坏乐崩”和晋国当时的特殊情况,给他提供了这种可能。晋献公在位时,为使权力集中于公室,惩强宗之为害,听用谋臣士■的计谋,“尽杀群公子”《左传·庄公二十三年》。,造成晋国贵族集团内部分裂;继而献公又因宠信骊姬,废嫡立庶,迫使太子申生自杀;《左传·僖公三年》。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发生了里克杀奚齐和卓子事件。《左传·僖公九年》。到这时,晋献公的儿子们仅剩下重耳(文公)和夷吾(惠公)二位庶子。在这种情况下,晋文公便有了成为晋国国君的可能性。
鲁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晋献公派寺人披往重耳居住的蒲去刺杀他,事未遂,于是重耳和从臣出奔狄国,立志寻机夺取君位以成大事。鲁僖公六年(公元前654年),夷吾(晋惠公)出奔梁国(其地近秦)。当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后,晋国在君位更替上发生内讧,“齐隰朋帅师会秦伯(穆公)纳晋惠公(夷吾)。”《左传·僖公九年》。夷吾利用晋国内讧的机会,凭藉齐国和秦国的力量,夺取了晋国君位。这时的晋文公正安然地寄居在狄国,失去了这次夺取晋国君位的机会。
“文公处狄十二年”,娶妻生子,过着苟安生活。这时,夷吾做晋国国君已经七年。晋惠公六年(公元前645年)时,秦国曾因纳夷吾索贿河东的目的没有达到,又因晋饥秦输之粟,秦饥晋反闭之籴,以怨报德,于是秦晋两国发生韩原之战,秦掠惠公,旋又复之。晋文公此时仍然安居在狄国,坐失良机。从这件事可见,这时的晋文公,对于原来立志要夺取晋国君位以成大事的志向、信心已渐衰弱,一味只顾暂时苟且偷安。从臣见他意志渐颓,于是便对他进行提醒、敦促,“狐偃曰:‘日吾来此也,非以狄为荣,可以成事也。’”劝他不要只顾眼前苟且偷安,要振奋精神,坚定意志,以“成事”为要。随后狐偃又对齐国形势详加分析,晋文公才离开狄国到齐国去求助齐桓公相机纳入,不然的话,他将有终老于狄国的可能。《国语·晋语四》。
晋文公到齐国后,“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国语·晋语四》也有类似记载,并有晋文公所说的“民生安乐,谁知其他”等话。《国语·晋语四》还载有被他钟爱的齐女劝他“时不可失,忠不可弃,怀不可从,子必速行”等语,鼓励他“乱不长世,公子唯子,子必有晋”,责问他“若何怀安”?但最终结果是“公子弗听”。在这里已经可以明显看出,这时的晋文公,“成事”之志几乎已经丧失殆尽,只欲贪图人生一时安乐。如无从臣及齐女“桑下之谋”,《史记·晋世家》。骗他离开齐国到别的侯国寻机纳入,他最终有可能“将死于齐而已矣”《国语·晋语四》。。
以上二例,略可资证晋文公当初曾立志不坚,中途动摇。因他性格上这一弱点,致使他曾一度沉溺在眼前短暂享乐之中,将出奔时立志做晋君、成大事的追求置诸脑后。多亏从臣及时提醒、敦促、设计,使他克服了这一弱点,重振信心,同时从臣又忠心辅弼他,利用秦晋两国旧有矛盾,借助秦穆公之武力,夺得晋国君位,“成事”之志方遂。否则,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历史上一个碌碌无为的过客,霸业还由何谈起!
二 虚伪奸诈 假仁假义
晋文公性格上这一表现,有下列四事可为佐证:
(一)和狐偃盟誓。狐偃(子犯)随晋文公流亡十九年,竭尽忠诚辅佐他,可谓有大功,他还是晋文公的舅舅。但就在从臣帮助晋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