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J >> jiang >> 姜尚 >> 正文

 

姜尚:人生八十始峥嵘

诗,并且言辞鄙陋,不值一提。                                                                                                                                                                                                     

    今天我们还在读的兵家经典著作中,《六韬》是非常重要的一部。早在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宋神宗下诏,令国子监司业朱服、武学博士何去非等校订《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三略》、《六韬》、《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七部兵书,合刊成《武经七书》颁行天下。从此,这七部兵学著作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军事著作,成了历代军人的必读书。

    而汉朝的班固作《汉书·艺文志》,却没有提及《六韬》。

    那么,《六韬》到底是不是姜太公的著作呢?

    《庄子·徐无鬼》有“金版六韬”的记载,《经典释文》注曰:“司马彪、崔撰云,《金版六韬》皆《周书》篇名,本又作《六韬》,谓太公六韬:文、武、虎、豹、龙、犬也。”这说明,至晚在战国初年,已有《六韬》这本书了。

    正如《孙膑兵法》在西汉之后突然失踪了一样,《六韬》在秦汉时期为人们所绝口不提。而到了三国时期,又神秘地冒了出来。《三国志·先主传》注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志意。”

    到了唐朝初年,长孙无忌撰《隋书·经籍志》,载《太公六韬》五卷,注曰:“周文王师姜望撰。”这就是我们今看到的《六韬》。

    此后,唐、宋、明诸史均认为《六韬》为姜尚所撰。

    其实事情并没那么简单。由于《六韬》用词浅近,通俗易懂,与《尚书》的语言风格截然不同,不象是姜太公那个时代的作品,所以,许多学者怀疑此书乃后人伪托之作。

    清代乾隆皇帝广招天下学者编纂《四库全书》,同时编辑《四库全书总目》。在《总目提要》中,编者举了四个例子来证明《六韬》系伪书:

    第一条便是《六韬》“词意浅近,不类古书”。

    第二,《六韬》中有命将出征时“君避正殿”之语,而这种礼仪是战国以后才兴起的。

    第三,“将军”二字,始见于《左传》,而周初无此名。

    第四,书中对“阴符”解释有误。

之后,又有人从思想方面进一步论证《六韬》系伪书无疑。如“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天无为而成事,民无为而自富”、“夫天地不自明,故能长生;圣人不自明,故能明彰”、“万国不通,各乐其所”等语,显然属于道家思想。

1972年山东省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中,人们发现了《六韬》残简。这说明,汉朝以前,《六韬》一书就已经广为流传了。

    可以确定,《六韬》产生的时代,当不会晚于秦汉之时,很可能成书于战国时代。因为那个时候,人们思想活跃,富有创造力。而且,那时战乱频仍,人们颇喜谈兵,留下了许多兵书。《四库全书》所收兵家类著作共十九部,从秦汉以后到宋代以前的兵家著述才有两部,可见这一时期人们对兵学兴趣不高,如此说来,谁还有兴趣去费心劳力地作伪呢?

    如果说《六韬》成书于战国时期,那么,此时离姜太公生活的时期还并不十分久远。既然有人伪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姜尚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姜尚:人生八十始峥嵘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