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尚先祖考
|
李建义
姜姓的始祖是炎帝神农氏。《氏本·氏姓篇》说:“炎帝,姜姓”。许慎《说文》释姜字,道:“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帝王世纪》也说:“炎帝神农氏,姜姓也,……长于姜水因而氏焉。” 姜水在何处呢?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说:“岐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罗泌《路史·国名纪》说:“扶风姜阳有姜氏城,南有姜水。”可见姜水、姜氏城都实有其地,在陕西中部扶风县。众所周知,古代的氏族部落靠游牧为生,是不断迁徙的。《竹书纪年》载:炎帝“居陈,迁曲阜。”陈在河南,曲阜便是山东地面了。齐太公姜尚是炎帝后裔,生于东吕乡东吕里(今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东南)。姓姜,所以后人叫他姜尚、姜望、姜子牙,俗称姜太公。 太公故里在东夷之地。东夷是龙文化的发祥地。伏羲氏兴起于东夷,有龙瑞,因而以龙为纪。火帝为伏羲氏而起,是龙文化的第一代传人。《帝王世纪》说:“炎帝神农氏,姜姓,其母名任姒,是有骄氏之女,为少典妃,有神龙首感生炎帝。炎帝生有圣德,以五行之火德王,因而号为炎帝。初都于陈,又迁都于鲁。”在这里,“有神龙首感生炎帝”,正是应天龙之瑞而生下炎帝,因而炎帝是东方龙文化的传人。 炎帝其人,功劳齐天。他兼有农业之神和医药之神两重身份。从他身上,标志着人类已由原始社会的渔猎时期进入到农耕时期了。 炎帝的第一大功绩是选定五谷。他是农业之神,被后世称为“神农氏”。在伏羲氏之时,人们靠捕渔猎兽为生计,称为历史上的“渔猎时代”。渔猎生活迫使上古先民逐水草而居处,是迁居不定的。其时,炎帝却在淇山之阳种植麻、黍、稷、麦、豆,号称五谷。九州之民也效发炎帝的植作。这样以来,炎帝因为“教民耕农,故号曰神农”。《易·系辞下》记:“神农氏作,所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商君书·画策》说:“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女织而衣。”《淮南子·修务训》也说:“神农乃始教民播五谷”。可是,是由炎帝使先民的游牧生活逐渐变为定居的农耕生活。 炎帝的第二大功绩是亲尝百药,他是医药之神。《述异记》载:“太原神釜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一名神农原,亦名药草山。山上紫阳观,世传神农于此辨百药,中有千年龙脑。”《搜神记》说:“神农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淮南子·修务篇》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炎帝用红褐色的神鞭抽打百草,就能知道它们的本性或是平和,或是有毒,或是性寒,或是性温,这倒似乎平安一些,而亲尝百草,并且一日中毒七十次,则确实是极为危险的行动,但他终于成功了。 在历史上,炎帝还和黄帝发生过一次大战,即阪之战。《史记·五帝本纪》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驱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这次战争,炎帝神农氏以失败告终,从此黄帝轩辕而成为天下诸侯的共主。 炎帝虽然失去了帝位,但他子孙有继,并且后世多有历史名人。 《山海经·海内经》记有炎帝世系,云:“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在这个仅七世的名单中,就出了两位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他们是姜尚的五世祖祝融和六世祖共工。他们的事迹史不乏书。 祝融是炎帝后裔,高辛氏帝喾时任火正,死后被奉为火神。《山海经·海外南经》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能乘龙升空,可见他决非寻常之辈。《左传》云:“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淮南子·天文篇》载:“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文中的“朱明”,即祝融。“佐”者,说他是炎帝的有力助手。“衡”是秤,说他办事公正,不差分毫。《淮南子·时则训》载:“南方之极,自北户孙之外贯 [1] [2] [3]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姜尚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姜尚先祖考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姜太公传 |
下一篇文章: 姜尚研究初现端倪,姜子牙也是南阳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