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丰富实用的古今中外人物库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按拼音检索 >> J >> jiang >> 蒋介石 >> 正文

 

抗日战争综述

方向撤退。5月19日,日军占领徐州,6月6日占领开封。徐州失陷后,日本大本营决定攻取武汉,以9个师团以上的兵力,分路向武汉进攻。中国军队在外围节节抗击后,主动转移。10月25日,日军占领武汉。与此同时,日军为封锁中国南部港口,阻止援华物资入境,于5月10日由海路攻占厦门。9月又以3个师团组成第21军,10月12日在广东大亚湾登陆,21日攻占广州。原在南方各省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于1938年初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自4月起向长江南北日军占领区后方挺进,在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省,发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在东北,抗日联军一直在坚持斗争,钳制与打击日本关东军及满洲国傀儡政权。在华南,广州沦陷后,中共地方组织也积极发动群众,建立武装,在广九铁路两侧、东江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展游击战争。这样,从东北、华北、华中到华南,凡在日军占领区内,到处都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顽强战斗,形成了辽阔的敌后战场。

    1938年10月以后,为中日双方战略相持时期,其间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契机,又分为两个阶段。日军经一年多作战,并未达到速战速决的目的,其国小兵少、入力财力物力不足以支持大规模长期战争的根本弱点已显露出来。于是,日本政府和大本营被迫停止战略进攻,转为战略保守,暂时不再企求扩大其占领区,而力争确保其已占领区,在保持军事压力的基础上,施展政治谋略,通过中国内部的投降派、亲日派,对中国政府和军队进行诱降活动,破坏抗日统一战线,“以华制华,以战养战”,瓦解中国的抗战意志,迫使中国屈服。1939年2月,华南日军攻占海南岛,6月占汕头,11月占南宁,进一步封锁中国南部海外通路,华中日军3月攻占南昌,5月进行随枣作战,10月进行第一次长沙会战。同年9月12日,日本设立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于南京,统一指挥侵华日军,1940年5至6月,日军进行了枣宜会战,占领宜昌;8月对中国临时首都重庆实施大规模轰炸,9月,与德国、意大利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出兵法属远东殖民地越南,强迫英国封闭滇缅路,完全切断中国海外通路(英国于3个月后重开滇缅路),1941年4至5月,在华北进行中条山作战,在东南沿海进行了封锁作战,9月在华中进行第二次长沙会战。但以上作战对整个战局影响不大。广州、武汉失陷后,正面战场中国军队主力大多退守平汉铁路以西、长江中游南北山岳地带。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针对日军战略变化,决定在坚持持久战的方针下,在正面战场发动有限攻势,在敌占区积极开展游击战,两者互为策应,积小胜为大胜,消耗与削弱日军,使其困于守备,缩小其占领区,打破其“以华制华,以战养战”之目的,同时争取外援,加强装备,整训部队,准备反攻。据此,正面战场部队除抗击日军进攻外,还曾于1939年冬至1941年,在湖北随县、枣阳,江西南昌、上高,广西昆仑关、南宁等战役中,对进攻的日军实施反攻。在此期间,国民党当权者的反共倾向有所增强,制造了包括晋西皖南事变在内的多次磨擦事件。中共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坚持打击叛国的汉奸精卫,继续争取与蒋介石集团坚持国共合作的抗日统一战线。这一时期是敌后游击战争的大发展时期。游击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八路军、新四军不仅以正规军从事游击战争,而且广泛发动群众,组织起数以百万千万计的民兵,自卫队从事游击战争,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等多种战法。东北抗日联军在继续战斗,华南(包括广东沿海和海南岛)游击战争渐趋活跃。致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日军虽在其占领区内,构筑公路网,建立碉堡群,反覆进行扫荡、讨伐、隔离游击队与群众之联系,给游击队的生存与活动造成极大困难,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仍不断发展。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对华北境内的主要铁路、公路实施总破击,给日军以沉重打击。9月,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签订军事同盟条约。1941年6月,希特勒德国向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日本消除了对苏联的顾虑,于是下定决心实行南进政策,即乘欧洲各国大战正酣、自顾不暇之际,向太平洋和东南亚侵略扩张,夺取殖民地和资源,对中国进一步孤立封锁,迫使中国投降。12月8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摧毁了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及其舰队主力,日本南方军同时对东南亚发动进攻。美、英等国向日本宣战。9日,中国政府也向日本正式宣战。至1942年春夏,日军先后攻占泰国、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及香港并攻占太平洋上北自阿留申群岛、南迄所罗门群岛中的诸多岛屿。但日军陆军兵力的50%以上仍被钳制于中国。1941年底至1943年,日军在中国正面战场进行了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战役和常德会战,而对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则实施大规模持续而残酷的扫荡,所到之处,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企图确保其占领区,成为其太平洋战场的可靠后方与兵站基地。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在难以言状的困苦中,坚持战斗。1942年初,美、英等国与中国共同组成中国战区,以蒋介石为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负责中国、缅甸、泰国和越南北部之对日作战。为此,中国方面组织远征军,于1942年2月由云南进入缅甸,阻击日军,经两个多月激烈作战,日军占领缅北重镇密支那、腊戍。中国远征军一部退回滇西,沿怒江组织防御,与日军形成对峙;另一部退入印度利多,组成中国驻印军,接受美国装备,整训待命。1942年6月,日军谋图攻取美国在中太平洋上之战略要点中途岛,反遭美军意外打击,日联合舰队损失惨重,战力大大下降;而美军却以此为转捩,逐渐摆脱被动,取得主动。1943年,美、澳、新盟军在西南太平洋转入反攻,日军节节失利。日军大本营为挽救其在太平洋战场上的颓势,于1944年初发动“一号作战”,企图打通由朝鲜、中国直达东南亚的大陆交通线。至1944年12月,日军虽打通了平汉、粤汉、湘桂等铁路线韵联系,但始终未能畅通。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与英、美军协同,开始向缅北日军反攻。1944年3月攻占胡康河谷,6月占孟拱,8月占密支那。在云南边境沿怒江与日军对峙的中国远征军,于1944年5月转入反攻。1945年1月下旬,与驻印军会师于缅北芒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蒋介石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抗日战争综述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蒋介石历史功过谈:对中华民族其功大于
    近代史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一个真实的
    蒋介石对中华民族的七大贡献
    陈赓与蒋介石、林彪恩怨始末
    蒋介石笔战毛泽东: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
    孙殿英盗墓与民国最大的分赃:蒋介石
    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
    挖掘历史:陈赓与蒋介石、林彪恩怨始
    评蒋介石
    蒋介石一生中最闪光的一句话
    毛泽东与蒋介石的诗词较量
    蒋介石最引人瞩目的三次受贿
    蒋介石两次推行简体字
    美曾想把琉球交给中国 蒋介石未接
    蒋介石与家乡
    抗战期间林彪和蒋介石曾有三次激烈的
    蒋介石劝降林育南失败下杀手
    蒋先云:毛泽东和蒋介石最喜欢的弟子
    张治中与蒋介石
    汤恩伯抗战溃败逃回台湾遭蒋介石排挤
    新生活运动
    蒋介石早年的三重身份:志士道学家和
    第四次反围剿
    五次“围剿”红军的战争
    平津战役
    蒋介石--保守的革命者
    黄埔军校校长最初定程潜 蒋介石是如何
    韩总统李承晚曾劝蒋介石“反腐”
    十年内战
    八路军
    “四·一二”政变
    《中国之命运》
    豫湘桂战役
    蒋介石
    西安事变
    北伐战争
    新生活运动
    悲壮花园口--蒋介石 商震 蒋在珍
    长城抗战
    渡江战役
    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
    上海商业联合会
    揭秘蒋介石用刀相逼求婚 讨来老婆不是
    陈璧君拒绝毛泽东特赦:蒋介石才卖国
    上海政变周恩来险被杀蒋介石密谋算计
    退守台湾蒋介石如何强化三军改组军队
    蒋介石发迹前辞职13次 发迹后兼职50余
    蒋介石政坛引路人:军中大哥大陈其美
    蒋介石三次反对美国用原子弹袭击大陆
    蒋介石病故前与美大使秘密会面披露
    民国政治中心的蒋介石侍从室有何神秘
    蒋介石死讯传来 毛泽东为何一脸凝重?
    军统电台案震惊蒋介石 红色女特工牺牲
  • 人物资料查询方法:你可以按拼音字母检索的方法查询,也可以按分类列表查看的方法查询
  • 人物字典  A B C D E F G H J
  •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