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平
哲学研究到最后,都是在说不可说的东西。这一点似乎愈来愈成 为哲学界的共识。不过,对于如何说不可说,不同的哲学家则有不同 的看法。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哲学将通过清楚地表 达可说的东西来指谓那不可说的东西”,“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 须保持沉默”。另一位哲学大师海德格尔主张用诗语言来达到逻辑语 言所不能达到的存在之真理。他说:“语言是存在之家,人居住在语 言之家中。思想者和作诗者就是这个家的看护人”,“诗人的语言是 最纯真的”。当代中国的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 说不可说的问题,并且他的看法与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的 看法基本相同。不过,冯先生并没有故意说一些需要读者最后扔掉的 “无意义的话”,而是自觉地对他认为不可说的东西保持沉默。
众所周知,在20世纪上半叶,逻辑实证主义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 的拒斥形而上学的运动。作为同时代的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既没 有盲目地抗拒这场运动,也没有盲目地迎合这场运动,而是在这场运 动的基础上向前跨出一步。他指出,传统的形而上学都试图对实际说 些什么,肯定些什么,因而都是综合命题。这使得逻辑实证主义者们 错误地以为,如果一个命题不对实际有所断定,它就不属于形而上学。 但是,实际上,逻辑经验主义所拒斥的仅仅是坏的假的形而上学,而 好的真的形而上学不是综合命题,而是不着实际的分析命题。冯先生 就是要建立好的真的形而上学。既是形而上学,就要对那个逻辑上不 能说的东西说些什么。为了做到这一点,冯先生既不主张用儿童语言, 也不主张用诗语言,而是主张用逻辑语言。如何用逻辑语言说那逻辑 上不能说的东西?冯先生的作法是始于正方法而终于负方法,或者形 象地说,是烘云托月的方法。我们知道,中国画中的月亮往往不是被 直接画出来,而是画周围的云彩,然后留下一片空白便是月亮。冯先 生所说的正方法就是用逻辑的语言清晰地说些什么,相当于画云彩; 负方法就是沉默,相当于留下空白。例如,冯先生谈及重要的哲学观 念“宇宙”亦即“大全”时就是这样做的。他说:由于宇宙是一切存 在的全体,所以一个人思及宇宙时,他是在反思地思,因为这个思和 思的人也一定都包括在这个全体之内。但是当他思及这个全体,这个 全体就在他的思之内而不包括这思的本身。因为它是思的对象,所以, 与思相对而立。所以他思及的全体,实际上并不是一切存在的全体。 可是他仍需思及全体,才能认识到全体不可思。人需要思,才能知道 不可思者;正如有时候人需要声音才能知道静默。
冯先生逻辑地思考和谈论宇宙,最终是为了知道宇宙不可思和不 可说,然后保持沉默,通过体悟达到哲学的彼岸。冯先生还指出,在 西方哲学中,正方法即逻辑分析方法发展得比较充分,但负方法不足; 与此相反,在中国哲学中,负方法发展得比较充分,但正方法不足。 因此,中国哲学家学习西方哲学,但主要不是学习它的现成结论,而 是学习其中的逻辑分析的方法;借助于逻辑分析的方法来整理、改造 中国的传统哲学,使之清晰化和系统化。冯先生就是沿着这一途径发 展中国哲学的。
冯先生的形而上学包含四组命题,分别关于“理”、“气”、 “道体”和“大全”这四个中国哲学的重要观念。第一组的核心命题 是:有某种事物,涵蕴有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简言之,有 某物必有某物之理。冯先生认为,这个命题可以从一个纯形式的逻辑 命题“如果甲,则甲”套出来,因而它也是一纯形式的命题。但是, 这一说法是有问题的,为此,冯先生在《新知言》第六章中,把“有 某种事物,必有某种事物之所以为某种事物者”中的“有某种事物” 改为“某种事物为某种事物”。在我看来,这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改 进,而是其形而上学的出发点的改进。因为,“有某种事物”断定了 某种事物的存在,因而对于实际有所断定;而“某种事物为某种事物” 却没有断定某种事物的存在;后者实际上就是形式逻辑中的同一律 “甲是甲”,其真实性与甲的存在与否是无关的。如果我们把语言世 界称为“真际”,把既可说而又不可说的世界称为“道际”,那么冯 先生修改后的形而上学体系就不是他所说的从实际出发,而是从真际 出发;不是他所说的从实际推出真际,而是从真际推出道际。我的这 一看法更符合冯先生对形而上学的一般要求即:于实际不作断定,要 “空灵”而不要“拖泥带水”;也与冯先生对其形而上学的另一些看 法是相符的。如,冯先生多次谈到,在“理”、“气”、“道体”和 “大全”这四个观念中,只有“理”是可思或可说的,其余三个都是 不可思或不可说的。冯先生的新理学是从理谈起,然后谈及气、道体 和大全,而理世界就是我所说的真际,气、道体和大全这些既可说而 又不可说的观念就是我所说的道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