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看透了我们
|
冬天到了,窗外一片寒冷,脑子变得格外清醒起来,正是阅读的好日子。我从书柜里抽出《鲁迅全集》,翻到第487页,又一次阅读《阿Q正传》。 这已是第三次阅读了,目光一落到句子上,我就像一列送上轨道的火车,被一种美妙的感觉推动着前行。这是愉快的阅读,是对汉语进行一次酣畅淋漓的体验,仿佛用那些语言很奢侈地淋浴,在被汉语征服的同时,也对自己曾经使用过的句子产生空前的动摇。那是属于鲁迅的文字,它们从他的指尖倾泻而出,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精彩地表达出他的意思。 当阿Q调戏过吴妈之后,他从土谷祠里走出来。鲁迅这样写道:“仿佛从这一天起,未庄的女人们忽然都怕了羞,伊们一见阿Q走来,便个个躲进门里去。”明明是女人们害怕阿Q调戏,但在阿Q的眼里、鲁迅的笔下却变成了她们“都怕了羞”。 阿Q偷了静修庵里的萝卜,老尼姑责怪他。他拿着萝卜狡辩:“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你么?”这样优秀的台词,还包括赵太爷对阿Q的那一声呵斥:“你那里配姓赵!”一句“那里配”把赵太爷和阿Q的身份弄得清清楚楚。而当阿Q闹起了革命之后,赵太爷却一改常态,怯怯地迎着低声地叫他:“老Q”。仅仅十几个字,已经让今天的写作者们汗颜不已。 翻开现在的文学书本,我很少看到这么简洁的文字。喜欢炫技的作家们,常常把语言堆了好几千字却言不及义;而一些日书万言的所谓作家,废话一拉开往往要用上好几页稿纸。 不知道这是“以字数支付稿酬”造成的结果,或是冒牌的作家太多? 我喜欢鲁迅的简洁、准确和流畅,比如他写阿Q画圆圈的那一段,只用了一百来个字: “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如果换成我来写这个场景,没有几百字恐怕下不来。所以,鲁迅的文笔唤醒了我对汉语的尊重。在这个干净的文本里,蕴藏了鲁迅极苦的用心和非凡的功力,好多地方看似不经意,却处心积虑。在不到三千字篇幅的第二章里,我看到了阿Q心理的层层递进。最初阿Q挨打的时候,他说“我总算被儿子打了……”;后来打他的人识破了诡计,就要他说“人打畜生!”,阿Q说“打虫豸,好不好?”,说过之后,“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余下的就是‘第一个’。”到此,鲁迅先生已把阿Q的“精神胜利法”推进了两步。我要看鲁迅先生如何再把他往下推?出人意料地,鲁迅写了阿Q自己打自己,在一次赌赢而又拿不到钱之后,阿Q感到失败的苦痛,于是“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另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这样的推进并未到此结束,到了小说的结尾,阿Q为自己没有画圆那个圈而懊恼的时候,细心的鲁迅写到:“他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从“儿子”到“孙子”,只变了两个字,却让我看到了人物前进的姿态。 然而任何文字的精彩都是依附在思想上的,就像所有漂亮的衣服都离不开身体。鲁迅先生的小说数量并不惊人,但他却具有蔑视小说的资格。不是那种不懂的浅薄的蔑视,而恰恰是看透小说之后的胸有成竹。这已经令人生畏了,不过当你发现不仅小说,而且连芸芸众生都被他看透的时候,就会觉得他实在令人害怕。 每一个人都有极其隐秘的心理,它藏在心灵的最深处,我把它称为“秘密地带”,并以此为题写了一个小说。我们的邪念我们的脆弱全部躲在“秘密地带”里,一般不会被人察觉。鲁迅先生偏偏要挖开这个地方,让我们面红耳赤。一个“阿Q”,便使我们几近窒息,每一个人都能从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就是今天,当遇到富人的时候,我们仍然会说“先前比你阔的多了”。被人打的时候,我们照样会说“儿子打老子”。我们同样会想让自己姓赵,同样地在摸过尼姑之后会说:“和尚动得,我动不得?”欺软怕硬、趋炎附势、自欺欺人,差不多是我们每一个人隐蔽的品质。而同时,阿Q的“精神胜利法”却给了我们活着的勇气,失败的借口。阿Q就像我们的邻居时时出现在视野里,我不知道除了他,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还有谁会常常挂在人们的嘴边?他应该算得上是一个是最深入人心的人物了,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必定少不了他。 在玩尽小说的种种技法之后,最终作家们都得回过头来写人物。没有写出人物的作家,即使自封为大师,那也不过是“阿Q”而已。只有写出像阿Q这样让我们脸热心跳的作家,只有把我们的秘密戳穿的作家,才会是真正的大师。因此,鲁迅先生不仅可以蔑视小说,还可以蔑视人。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世界人物库,古今中外人物资料 东西简介,介绍,生平事迹 图片照片
有关作品谁看透了我们详细资料
|
上一篇文章: [创作谈]哑巴说话 |
下一篇文章: 身体穿过历史的荒诞现场——评东西的长篇《后悔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