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 檀
《诗经》
坎坎伐檀兮,⑴
寘之河之干兮,⑵
河水清且涟猗。⑶
不稼不穑,⑷
胡取禾三百廛兮?⑸
不狩不猎,⑹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⑺
彼君子兮,
不素餐兮!⑻
坎坎伐辐兮,⑼
寘之河之侧兮,
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亿兮?⑽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特兮?⑾
彼君子兮,
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
寘之河之漘兮,⑿
河水清且沦猗。⒀
不稼不穑,
胡取禾三百囷兮?⒁
不狩不猎,
胡瞻尔庭有县鹑兮?⒂
彼君子兮,
不素飧兮。⒃
【注释】
⑴坎炊:伐本声。 ⑵寘:即“置”宇。干:岸也。 ⑶风吹水面纹如连锁叫
作“涟”。猗:托声字,犹兮。 ⑷稼:耕种。穑:收获。 ⑸廛:缠宇的
假 借。“三百廛”就三百束,三百言其很多,不一定是确数。下二章仿此。
⑹狩:冬猎。 ⑺“尔”指“不稼不穑”“不狩不猎”的人,也就是下文的
“君子”。貆(音还):兽名,今名猪獾。 ⑻“素餐”言不劳而食。索就是
白,就是空,就是有其名无其实。上文“不稼不穑”四句正是说那“君子”不
劳而食,这里“不素餐”是以反语为讥刺。 ⑼辐:车轮中的直木。“代辐”
是说伐取制辐的木材,承上伐檀而言。下章“代轮”仿此。 ⑽亿:“繶”的
假借,束也。 ⑾特:三岁之兽。一说兽四岁为特。 ⑿漘(音唇):水边。
⒀沦:水纹有伦理也。 ⒁囷:也是束。 ⒂鹑:鸟名,浴名鹌鹑。 ⒃飧:
熟食也。
【品评】
这首诗是被剥削者了出的抗争之声。不过,诗人没有正面抨击不合理的现
象,而是采用了诘问的方式。一群在河边伐木的劳动者向剥削者发出义正辞严
的责间:你们不稼不穑,为什么稻谷满仓?你们下狩不猎,为什么猎物挂满了
庭院?你们凭什么不劳而食?这些问句充满了愤怒,问得深刻,问得有力!最
后诗人讽刺地说:你们这些“君子”真是不白白吃饭啊!讥诮之意溢于言表。
这首诗语调尖刻而幽默。可以想像,这群伐木者一边劳作,一边你一言我
一语地对不劳而食的“君子”冷嘲热讽,发泄心中的愤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