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 衣
《诗经》
岂日无衣?
与子同袍。①
王于兴师,②
修我戈矛,③
与子同仇。④
岂日无衣?
与子同泽。⑤
王于兴师,
修我矛戟,⑥
与子偕作。⑦
岂日无衣?
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
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注释】
①袍:长衣也。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就是今之披风,或名斗篷。“同
袍”是友爱之辞。 ②于:语助词,犹“曰”或“聿”。兴师:出兵。 ③戈
矛:都是长柄的兵器,戈平头旁有枝,矛头尖锐。 ④“与子同仇”等于说你
的仇敌就是我的仇敌。 ⑤泽:汗衣。 ⑥戟:兵器名。古戟形似戈,具横直
两锋。 ⑦作:起也。
【品评】
这首诗是军中的歌谣,反映了秦国兵士团结友爱、共御强敌的精神。全诗
分为三章,采用兵士相语的口吻。
在激战前夕,兵士们聚在一起紧张地修整武器。这时,有人顾虑自己没有
衣裳。 他的战友就充满友情地劝慰他:“谁说没有衣裳, 我和你同披一件战
袍!”又用大义来激励同伴:“国家出兵打仗,我们且把武器修理好,我和你
面对着一个共同的敌人。”从诗中不仅可以看到兵士之间的友爱,也可以看到
他们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心甘情愿地承但起重大牺牲的爱国精神。诗歌音节短
促,声调激昂,生动地表现了秦国兵士们同仇敌忾、慷慨从军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