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你看,这是写景还是写事? 生: 写景。 师:当然是写景。写什么景? 生:月亮之景。 师:写望月之景。这就是望月之景。我们再来看,这是作贾平凹《月迹》中的月亮。他说“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写得好不好? 生:好 师:你们看,在这段文字当中,你们发现没有,里面的一些词及景是你们以前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你是不是觉得有点陌生?你说—— 生:他说“原来月亮是长着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师:嗯,说什么方面让你陌生 生:他说,月亮是长腿的。 师:月亮会长腿吗?你说 生:不会。 师:这叫什么写法? 生:拟人。 师:对,拟人。把月亮当作什么来写啦? 生:人。 师:对,把月亮当作人来写。好的,这是觉得陌生的地方,还有吗?比如,以前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字眼,比如—— 生: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师:哪个字眼,哪个词? 生:盈。 师:“满盈”,是吗?你知道满盈是啥意思吗? 生:不知道。 师:就是那个月亮特别的—— 生:圆。 师:特别的圆。以后,看到月亮特别的圆,就叫—— 生:满盈。 师:你说。 生: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静静地,悄没声地溜进来。 师:你说,有什么让你陌生的地方。 生:静静地,悄没声地。 师:你觉得这里让你从来没有看到过,是吗? 生:嗯。 师:好。月亮还可以这样形容,静静地,悄没声地。这就是贾平凹笔下的月亮。这段文字,是写景的还是写事的? 生:写景。 师:当然是写景。写什么景。 生:月亮之景。 师:对,月亮之景。好,我们再来看。这是斯妤《小窗日记》中的一段文字。她说:半圈明晃晃的月丝,发着白金一样的光辉,静静地,几乎不为人察觉地嵌在暗蓝色的天空!我敢说,我从来不曾想到宇宙间还有这样清新娴静的景致,还有这样细如丝线、亮若白金的玉华!蓝天,银辉;月圈儿弯弯,天幕儿垂垂——多美丽的意境,多飘逸的月景!写得好不好? 生:好。 师:如果让你来摘录其中的好词佳句,你会想摘哪些?你来说—— 生:还有这样细如丝线、亮若白金的玉华! 师:你为什么在这么多句子中,单单喜欢这一句? 生:她把月亮比作丝线,亮写得像发出白金一样的亮光。 师:嗯,丝线、白金,那是多么细腻的观察啊,又是多么奇特的想象!好,你来说,你最想摘的是哪一处? 生:半圈明晃晃的月丝,发着白金一样的光辉,静静地,几乎不为人察觉地嵌在暗蓝色的天空! 师:为什么独独钟情于这一处? 生:我看那个明晃晃的月丝,写得特别好。 师:哦,月亮竟然还有月丝。是吗? 生:嗯。 师:那是你以前从来没有见识过的,对吗? 生:嗯。 师:好的。孩子们,你想摘的肯定还有很多处,是吗?实事上这段文字写得非常优美。大家看,斯妤写《小窗日记》是写景还是写事? 生:写景。 师:当然是写景,写什么景? 生:月亮之景。 师:写月亮之景。这就叫望月——读 生:望月只是月。 师:大家看,赵丽宏写望月写得清幽之美,朱自清写《荷塘月色》写得朦胧之美,贾平凹写《月迹》写得生动传神,而斯妤写《小窗日记》写得清新闲静。现在我让你们写望月,闭上眼睛,(播放音乐)打开想象的翅膀,让我们回到那个美好的月色,也许你是在自家的门口前望月……;也许,你特意找到一片空旷的草地望月……;也许,你来到了珠江的堤岸上望月……;也许,你来到了高高的山顶上望月……。月亮出来了,尽情地喷洒着它的清辉,月亮照耀之下,你看到了怎样的美景,你的心起了怎样的波澜。好,睁开眼睛,请把自己的望月写下来。大屏幕上提供许多望月的优美词句,如果需要,只管拿来使用。 生:写作 师:停下手中的笔,不管你有没有写完,都把手中的笔停下,好吗。其实,写多写少,写长写短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起笔的那一刹那,你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美好的月夜。好,谁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望月?好,你来,孩子,我知道你写完了,而且一定写得很精彩。但是呀,我告诉你,俗话说,三分写七分读,要写好,更要读好。好,拿起来,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望月。 生:在这幽静的夜晚,那满盈的月华泻下一片柔和的光辉。像那朦胧的轻纱拂在了我的脸上,在那暗蓝色在夜空,她多像一颗无瑕的珍珠,嵌在了黑幕上面,朗照着我。 师:怎能没有掌声呢? 生:鼓掌。 师:我很想替她再读一遍她的望月,可以吗? 生:可以 师:仔细听,在她的望月当中,至少有三个地方是借鉴了大作家的写法。仔细听,然后我们再交流。 师:在这幽静的夜晚,那满盈的月华泻下一片柔和的光辉。像那朦胧的轻纱拂在了我的脸上,在那暗蓝色在夜空,她多像一颗无瑕的珍珠,嵌在了黑幕上面,朗照着我。 生:鼓掌。 师:现在不用鼓掌。现在要说说她的望月中哪几处是很好地学习了作家的写法。第一处,在哪? 生:泻下。 师:好,有一个泻字,借鉴了朱自清的写法。就一个泻字,含金量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第二处在哪? 生:她提到了月华。 师:嗯,月华。什么样的月华? 生:满盈的月华。 师:嗯,学谁的? 生:斯妤的 师:对,学斯妤的。你找到了你三处吗? 生:轻纱拂在她的脸上。 师:哦,轻纱拂在她的脸上。那是学谁的? 生: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的。 师:哦,对,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的,像笼着轻纱的梦。你看,在自己望月的美好境界当中,我们能够很好地借用大作家的写法,让我们自己的望月变得更加生动、更加优美、更加意义深远。这是她的望月,再请一位,好的,你来。注意,把作文本拿起来,不但要写好,更要读好。 生:柔和的月光洒在了大地,银白色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轻纱,如同在仙境一般。鱼儿从湖中跳起,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扰乱了清静的月夜。 师:真好。 生:鼓掌。 师:他这段望月,我觉得最大的特色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挺不错。那个部分是静,哪个部分是动?你说。 生:一天始写“光洒在了大地”是写静,后来写“鱼儿从湖中跳起,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扰乱了清静的月夜”是写动。 师:这叫变化,这叫起伏。写得真美。其实,他的一动“鱼儿跳出水面,划破了清静的月华”是在反衬,月夜是多么的安静。真好。孩子们,大作家写望月,写的“望月只是月”,你们这些小作家写望月,写的也是“望月只是月”。如果,望月这些文章通篇都是写的望月之景,开始写望月,中间写望月,最后还是写望月,觉得怎么样? 生:很单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