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

 

我觉得自己做得比较好的有两点:其一,由于文中所涉及的内容与孩子们相隔较远,因此,为了更好地拉近文本与孩子的距离,我便通过实物地展示,向学生讲解“仿影、临帖”的过程,孩子们很感兴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二,文中有几处地方值得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如“先……再……”“每次……都……”,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我便出示了阶梯式的帮扶句式,降低练说的难度,这样,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更好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当然,在本课的教授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未能对学生的课文背诵进行细致有效地指导,如果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能穿插进行一些填空式训练,可能就会对学生有更大的帮助。今后在这方面,我还得多下苦功。 

主备者

吴菊

执 教 者

汪杨

教学内容

总第38课时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地背诵课文。

2.学习16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其中9个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了解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感悟领袖美好品质,初步学习本课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的一种表达方式。

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学会联系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生字新词,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实物投影,教师制作有关课件。

资料参考

凤凰语文网 百度网

教学流程

集体设计

个性设计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质疑

1)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第10课。出示课题

2)指导读题:借助拼音把课题读好。

 ①“得的”中“得”就是得到的意思,“的”读轻声。

②“圈圈”第二个“圈”读轻声。

3)质疑:读了课题,你的脑海中产生了哪些疑问?

(“他”是谁?为什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他是个怎样的人?)

二、初读课文

交流:

1)解决问题一:“他”是谁?

出示:邓小平  “邓”是他的姓,“小平”是他的名字。教学生字“邓”“ 平”

2)课文讲了邓小平爷爷小时候的什么故事?

(邓小平爷爷小时候认真练习,学习用功)

3)你觉得邓小平爷爷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学习用功认真)

三、精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正音:“一手好字”“经常”“夸奖”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交流:①“一手好字”。这里的“一手”用来表示一种技能或本领。邓小平爷爷小时候有什么本领?(字写得好)。指导读词。

②“经常受到先生的夸奖” 。 “经常”是什么意思?(常常、不止一次)或找一个和“经常”意思相近的词语,出示“常常”、“时常”。指名读好词。读好短语。

“夸奖”就是称赞、赞美的意思。先生为什么夸奖邓小平爷爷呢?他会怎么夸奖?

这么优秀的学生,先生真是高兴啊!小平的心里呢?“夸奖”每个人都喜欢,一起读读这个词。教学生字“夸”。

3)小结回顾:小朋友真会读书,读了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了:(引读第一自然段)邓小平爷爷小时候就是个好孩子,是个优秀的学生。

4)读读记记 

①齐读第一自然段

②出示填空,试背。

邓小平小时候(           ),经常(   )先生的(  )。

③去掉填空题,指名背,齐背。

四、教学生字

“到”: 学习新偏旁“至”, 师指导书写。

“邓、平、到、夸”: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练写。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尤其是文中读轻声的字;

读通句子;读完标好自然段序号,并想想刚才的问题。

出示图片,介绍邓小平:他是我国第二任主席,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他带领全国人民过上了富裕美好的生活。他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是因为他身上有着许多美好的品质,而这些美好的品质,很多都是小时候就有的了。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了邓小平爷爷小时候的故事。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田字格

教 学 反 思

 

主备者

吴菊

执 教 者

汪杨

教学内容

总第39课时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练地背诵课文。

2.学习16个生字,认识4个偏旁,其中9个字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了解邓小平爷爷从小认真练字的故事,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感悟领袖美好品质,初步学习本课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的一种表达方式。

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学会联系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生字新词,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实物投影,教师制作有关课件。

资料参考

凤凰语文网 百度网

教学流程

集体设计

个性设计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0课,齐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出示填空

邓小平爷爷小时候就能(           ),经常(              )。

设疑:上节课我们还留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咱们接着来读文章第二自然段。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数一数第二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子读,相机正音。

(3)师述:当时,写毛笔字是小学生的主要功课,就是要小学生们把字写好。写得好的字,先生会在上面圈个红圈圈。

 (4)交流,出示划出句子“每次写字,邓小平爷爷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追问:先生的要求是什么?(在“要求”旁出示“?”)

指明方法:读读前面的句子,你会说的更好更完整,或者也可以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交流,出示句子“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

引读:先生要孩子们先——

师演示“蒙着字帖描”:用半透明的纸盖在字帖上要写的字上,这叫“蒙”,然后“描”字。出示描好的字,这样蒙着字帖描可以帮助你快速地掌握字各笔之间的位置,掌握字的结构。

继续引读:只描完一个字就可以照着字帖写了吗?要——

是啊,要一遍又一遍,指导练熟了,再——

这就是先生对孩子们的要求。那这两步能不能倒过来,先照着字帖写,等练熟了,再用纸蒙着字帖写?为什么?交流。

这句话中有两个字也告诉我们这两步不可以倒过来的?(点红 “先……再……”)这一组词表示了先后顺序,不能把这顺序颠倒了,引读——“要先……再……”

先生的要求,邓小平爷爷是怎么做的?指名说。

(引导理解“每次”)你注意到了句中这两个词“每次”“都”这两个词告诉我们什么?(没有一次不是这样做的,次次都是)

你觉得邓小平爷爷写字怎样?(认真、用功)

引读,所以,他——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读出邓小平爷爷的认真。(“每次写字,……红圈圈最多。”)指名读(3-4人)

引读,难怪——(第一自然段 邓小平爷爷小时候就能写一手好字,经常受到先生的夸奖。)

邓小平爷爷的母亲知道了,是怎样的?出示(“母亲知道小平学习这样用功,心里很高兴。”)齐读

追问:小平学习这样用功,是怎样的用功呢?(每次写字,邓小平爷爷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

这就是用功!(板书:学习用功)母亲的心里——,她会想什么?(真是个懂事的孩子,真是我的好儿子……)

我们小朋友在学校里也要学习许多功课,如果你也能想邓小平爷爷那样用功学习,每次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你也会取得好成绩,练就真本领的,那你的爸爸妈妈也会很高兴,会为你感到自豪的。

(5)齐读第二自然段,感受邓小平爷爷的用功。边读边记。

(6)小结,指导背诵:这一自然段先写了“写毛笔字是当时小学生的主要课程。再写了先生的要求,小平爷爷的做法,最后写了小平母亲的心情。

出示填空,试背。指名背,齐背。

    ),写毛笔字是小学生的(       )。先生要孩子们先(         ),等(     ),再(      )。写得好的字,先生就在上面(     )。每次写字,邓小平爷爷(              ),所以,(         )。母亲知道(   ),心里(      )。

 

三、教学生字

“当、功、课、求、这”重点认识“工”字旁和言字旁。

师范写,指导生书空,在《习字册》上描红、练习。

四、拓展作业

    课后搜集邓小平爷爷的故事,了解一代伟人。

 

 

 

 

 

 

 

 

 

那为什么邓小平爷爷得的红圈圈最多?再自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找出文中有关的句子。

 

 

 

 

 

 

 

小朋友,你平时是怎样练字的呢?也能用上“先……再……”来说一说。出示句式:练字时,我先            ,再           

小朋友也说了许多练字的方法,那哪种更有效呢?小朋友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去试一试。再一起记一记先生的要求,齐读。

 

 

10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先……再……

田字格

教 学 反 思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一课中的重点句子是“每次写字,邓小平爷爷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所以,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班学生朗读方面的不足,指导学生朗读好这个长句子:读好句子中的停顿和字词的发音。
  在教学时,我先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提问:“我们平时写字,老师对你们都有什么要求?”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身要正,肩要平,臂要开,足要安。握笔姿势要正确,眼睛离书和本子一尺远。”接着我引导孩子回忆怀素是怎样写字的呢?大家立刻对我的提问做出了有效的回答。最后我再让大家想一想:那么我们课文中的先生又是怎样教邓小平写毛笔字的呢?学生很快找出:“先生要孩子们先用纸蒙着字帖描,等练熟了,再照着字帖写。”经过这样的点拨和引导,学生终于走出理解的误区,真正理解了“先生的要求”的真正含义。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反思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