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里看花别样红 水中望“阅”分外明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感悟策略
【摘要】在我们的语文课程领域,关于“感悟”的界说和演绎可谓百花齐放、众说纷纭,因此,人们对“感悟”的把握难免有了“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喟。直面点击“感悟号”影响下的语文课堂,拨开披在“感悟”身上感性的外衣,赋予“感悟”以理性的内涵和时代的气息,是我们当下把握“感悟”、探究“感悟”应有的指归和精神。具体操作策略有四:一、博采而有所通,力索而有所入——生活体验;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潜心涵泳;思之深又深,悟之切亦切——质疑问难;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媒体介入。
【关键词】 感悟 阅读 生活体验 潜心涵泳 质疑问难 媒体介入
“仰望晨星,了无挂碍,天人和一,圆觉自在”,这是释迦牟尼证道成佛的感动,这也是一个有关“感悟”的诞生,于是“感悟”深深烙上了佛学的印记,一直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玄妙氛围。然而“感悟”并非属于古老,它在近几年才进入我们视野的一个闪着金光的有关学习方式的范畴,它却是时尚中的主流。在我们的语文课程领域,关于“感悟”的界说和演绎可谓百花齐放、众说纷纭,因此,人们对“感悟”的把握难免有了“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喟。就眼下人们对“感悟”的理解看,大体存在这样几种偏向:
偏“象”一:感悟!感悟?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感悟之风”席卷而来,受强烈“感悟号”的影响,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到处充斥着同样的一种声音:“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或“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悟”,笔者在本镇举行的一次阅读教学活动中曾听到一节“感悟课”,老师的每个问题几乎都有“感悟”一词,学生回答模式也几乎都是“我感悟到了……”连一些在文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也让学生去“感悟”,更有甚者,一些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提问方式为“你明白了什么”,在公开课教学中换成“你感悟到了什么”,使得班上的学生不明白“感悟”是什么意思,从而如坠云雾之中……
【思考】这是感悟的泛化。将知识和运用之外的一切阅读行为都装进“感悟之筐”,甚至连与感悟迥异其趣的“理解”也被招安到了感悟的旗下。
偏“象”二:只感不悟
有位教师在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饱经风霜”这一词的含义时,只是利用字典中的解释“形容经过很多艰难困苦”让学生感受到了文中黄包车夫的身份与处境。学生根本就不清楚“饱经风霜”后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饱经风霜”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意味着什么。于是当时社会人民生活的困苦以及鲁迅先生那爱民如亲的形象也就不能生动完整地矗立在孩子们心中。
【思考】这是感悟的浅化。将一般的感受和感触也等同于感悟,其本有的“悟性”被消解,导致感悟内涵的浅显和单薄。
偏“象”三:感非所悟
在教学《自然之道》这一课时,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生物学家向导的言行举止时,对其“极不情愿地抱起幼龟走向大海”这一举止,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这位向导,你是情愿呢还是不情愿把这只幼龟抱向大海?”学生的话闸顿时被打开了,在两种情绪相互抵触的状态中,孩子们更多的是谈及道德问题,面子问题,而教师正耐心倾听着这一声声“换位体验之声”,学生根本就没有借助语言文字习得理解的方法,如上文中向导揭示的“自然之道”,下文中成群的幼龟被食引发的向导等的后悔等,走不进向导的内心世界,走不进文本的主题,也就是“违背了自然之道,好心也是办坏事”。
【思考】这是感悟的异化。感悟被狭隘地理解为一种情感体验,尽管感悟的确伴随着情感之河的流淌。但它既非体验的类化,更非体验的全部。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