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捞月亮》教学设计


    提示:大家看看,这些猴子大叫之前,有哪些不相同的词,请拿笔出来。(跟着,也跟着,大家跟着)想想他们叫之前,动脑筋想了吗?(没有)从哪看出来的?(“一看”接着就叫起来。这些词说明它只看了一下,没仔细看清楚就叫起来)其余的猴子呢?(都和这个小猴子一样,没有认真动脑筋,看一眼就跟着叫起来)他们叫时什么心情?(小猴子惊奇、焦急,其他猴子着急)大家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让人感到他们很焦急?
    试读、自由体会、教师指导、指名读。
    回忆刚才的学习过程,归纳学习方法:找、、说、读。
    (2)那么猴子们是怎样捞月亮的,结果怎样?按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再学。
    学习5—6段时,教师要半扶半放,帮助学生找出“倒挂、拉住、接、伸”,看图解释一下这些词,说说他们按什么顺序排列,为什么这样排列?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猴子是怎样捞月亮的。
    (3)学习第七自然段,让学生运用学习方法,自己说说捞的结果,指导朗读,注意把猴子在“月亮不见了”时他们伸着脖子找月亮的心情表达出来。
  四、再读课文,体会中心。
   1.提问:刚才同学们仔细读了课文,知道猴子们并没有捞到月亮,那他们为什么没有捞到月亮?错在哪?(提出问题)(因为小猴子不动脑筋,看见井里的月亮就叫起来,大猴子该想一想,老猴子更应该动脑筋了,数它有经验,可它们都不动脑筋,盲目地跟着喊,急着到井里去捞月亮,结果是水中捞月一场空,白费劲儿。它们错就错在,遇事不动脑筋,就盲目跟着去做。)
   2.揭示学习方法:
    (1)自己再从头到尾读课文,小声说一说。
    (2)小组讨论。
    (3)全班讨论。
  五、学了这篇童话,你懂得了什么?(遇事要多思考,不要盲从)

                第二课时
  一、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二、看图复述故事。
  三、综合练习。
   1.组词。
    挂(   )  到(   )  候(   ) 劳(   )
    娃(   )  倒(   )  猴(   ) 捞(   )
   2.填写并回答问题。
   (1)填空:猴子们(   )了井旁边的大树。老猴子(   )在树上,(   )大猴子的脚。大猴子也(   )着,(   )另一猴子的脚。猴子们就这样(   )一直(   )井里头,小猴子(   )最下面。
   (2)猴子们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倒挂的?(老猴子、大猴子、另一只猴子、小猴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规范书写。
  2、观察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猴附掉
  2、观察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

  一、激情引趣,导入 新课。
  1、请学生观察:
  教师从讲台桌上拿一支笔,问:这个动作叫什么?(拿)
  教师从地面上捡起一张纸,问:这个动作叫什么?(捡)
  教师板书:“捞”,让学生说说什么意思?
  2、揭示学习内容:在捞后面加上两个字:“月亮”,全班齐读。月亮怎么能捞呢?现在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 两个人读一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跳读)
  捞 猴 井 掉 附 咱 倒 另 伸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
  1)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猴子咱们附近倒挂井里捞月亮
  2)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捞月亮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捞月亮》教学设计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