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课:说《胡同文化》《空山鸟语》
|
作者:史绍典 说《胡同文化》 今年暑假以来,已经听过好些堂《胡同文化》。暑假期间,我担任评委的全国的几个大赛上,都有《胡同文化》。可以说,只要有大赛,就会有《胡同文化》。赛事上《胡同文化》的上镜率是最高的。汪曾祺,幽默语言大师。他不是北京人,可以说比北京人更能“侃”北京。汪曾祺是擅长写小事情、小人物、小问题的高手。从小的事情当中,来引出一个大的命题。比如,《端午的鸭蛋》,选进初中语文教材了。通过写端午的鸭蛋,叙述一种文化(端午文化!)的消失。《胡同文化》,也是在叙述“胡同文化”的消亡。他没有对胡同文化进行批判的,完全没有批判的意思。对胡同文化,他有一种依恋、一种感伤、一种怀念,还有一种无可奈何。为什么呢?胡同跟北京人的关系太密切了,胡同跟北京人的生活简直是息息相关,这是最要命的,最根本的。如果撇开了这一点,专讲胡同文化的概念,那是没有价值的。 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中,很多地方都直接说到了“文化”,比如“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这是给胡同文化“下定义”的;“通常所说的北京文化、市民文化,就是指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如果只是把这些勾画出来,没有价值。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一种状态,只要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它就是文化。刚才还有老师谈到,就胡同的“命名”来说,也是文化呀?不错的,命名也很有“学问”的。在《胡同文化》中,用大段的话来写胡同命名,显然不是摆在那里的无用的闲话,同样是对文化的述说。 老师提了四个问题、或说五个问题,我的想法是,提问权,还是掌控在老师一人手里,或者说话语权还是在老师的手上。最近读方帆的《我在美国教中学语文》。讲杨朔的《荔枝蜜》。估计四十分钟的教学时间吧,学生用去了整整三十五分钟。前十分钟,给各个小组提问题。你们读杨朔的《荔枝蜜》,是想先了解杨朔,还是先了解《荔枝蜜》?学生说先了解《荔枝蜜》。好!读书,给十分钟,请计时员记录时间,然后提问题。第一小组提问题,“杨朔是不是同性恋?”理由,文章中写有“同志”,“同志就是同性恋。”第二小组,“公社,是个什么玩意?它是地名还是组织?”第三小组,“刚学过了贾平凹的《丑石》,都是记物咏怀的文章。为什么贾平凹的文章叫《丑石》,而杨朔的文章不叫《蜜蜂》?”第四小组,“杨朔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学生的问题提得很好。这些问题被及时的投影在屏幕上(学生、老师的电脑全都是互联的)。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并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再给二十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在互联网上查阅杨朔的有关资料,然后拿出自己的观点来。课也上得有模有样。当然,他们的文化背景与我们不一样,媒体的呈现方式跟我们更不一样。所以,搞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运用媒体,我们还有距离。 我的感悟是,我们的提问,该由谁提出来?自始自终,是老师提出来的。所以话语权,还是在老师手上,还不是真正互动式的对话。我们的老师,就像是演木偶戏一样的,总是把绳子提在手中,学生举手投足,都被绳子牵着。而且提问也显得支离、显得破碎。所以,对汪曾祺《胡同文化》的感受,还是不够深刻。 另外,就是对文章的文体,很多老师都忽略了。《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北京胡同》这本摄影集写的“序言”。这本摄影集就叫《北京胡同》。打开来,是汪曾祺的序言,《胡同文化》。《胡同文化》就是这一本记录着北京胡同盛衰演变、破坏消亡的见证的一个“序言”。《北京胡同》本身,有一种强烈的保护北京特有胡同的情绪。我们老师一般没有理会这一点。为什么这个“序言”要这么写?它是在批评、批判胡同文化吗?还有,老师说到了北京人“冷漠”,其实并不是“冷漠”,汪曾祺用的是“冷眼”。“冷眼”跟“冷漠”不一样的。“冷眼”,是在一旁冷冷的看、甚或是冷静的看。北京人对待学生运动、学生游行等等,叫“过学生”,“闹学生”,实际是很通俗化的语言,不是所谓“把动词提前”。我们不也常常说“过队伍”“闹土匪”“跑日本”?都是很通俗化、很大众化的口头语汇。 “序言”的文体,所表露出来的对北京文化的品味、依恋,要认真咀嚼。我在上海评过《胡同文化》的。我们的老师由《胡同文化》引出来三个画面:西服取代中山装;流行歌曲取代京剧;唐诗取代宋词。三个取代。说胡同(包括胡同文化)现在要消亡了,崛起来的是北京的高楼大厦。高楼大厦取代北京胡同,这是历史的进步。能够这样说吗? 附: 说《空山鸟语》 鹧鸪写在文章中,是有它的用意的。《空山鸟语》,它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美是肯定很美的,但美在什么层次上? 我体会,“空山”是不是有鹧鸪,是不是有鹧鸪在那里叫?可能是没有的。作者郭枫也说,“在台湾很少听到鹧鸪呢。”不一定是鹧鸪。它会不会就是一种“媒介”?通过鹧鸪,把他带到抑郁的情绪中去。鹧鸪就好比唐诗里的“折柳”,“折柳”就意味着“送别”,鹧鸪就表示着“愁绪”。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白居易《山鹧鸪》“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愁!鹧鸪就代表抑郁、愁绪!从这里很容易悟出来。 通过写鹧鸪,它的感情基调是舒缓的、是低沉的、是低回的,或者有些许的感伤、感怀,有浓郁的思旧、浓郁的思乡……空山写得很美,但作者并不是着力于表现空山的美。他的句子用得是很好的,“当然,山上有的是……”这是在“扬”!可是实际上他并不是在表现空山有多美,而着重在后面的“鸟语”。有的是什么是什么,我都不在乎它,我都不在意。我只在意我最喜欢听的空山的“鸟语”。一个“但”,就转折下来了。所以它跟整个文章的感情基调又是相和谐的。 台湾的诗人、台湾的作家,很容易由某一个事情、某一个细小的物件,勾起他的思乡情绪:一个大陆情结、一个故乡情结。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凡是远离故土的、凡是跟故乡隔离得比较久远的、跟故乡比较疏离了的,他都容易引起一种感怀的情绪。所以听到笛子声、听到箫声,看到杨柳、听到鹧鸪的叫,就让人怀乡。鹧鸪的叫在鸟叫中肯定不是最美的(“行不得也哥哥”),但是一种思乡的怀念,在沉静中去想它,那也是一种美。哪怕,思念是痛苦的。它有一种思念在里面,情感进去以后,它也是美的。《空山鸟语》,它应该是传递了这样的情绪。 读《空山鸟语》,并不在乎课堂上是怎样的热闹。沉静下去以后,品味作者低回的感情才是重要的。我是第一次拿到这篇文章,我听邓雅萍老师(荆门海慧中学)的朗读很感动。邓老师真正教出了语文的味道。语文,就是带着学生去品味语言。哪怕是细细小小的、点点滴滴的,它都注入到学生的心田。这点很重要。语文的作用在于熏陶感悟,熏陶感悟是点点滴滴的,日积月累的。我们的学生和老师都经过了很好的语文训练。我在省内外听了很多课。不断听课、评课。有语文味的课不是太多。 学生也不错,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完整的表述一个意思。而我们所听到的许多语文课,都太概念化。学生“提要钩玄”的本领也很强、归纳的能力很强。一下子就捕捉到了文章所发出来的信息,这是不错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这一步的。但面还不是很大,能够真知灼见表达独到见解的学生还不是很多。新课程推进以后,这是应该引起警觉的问题。好学生更好,差学生更差。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中,好的学生能够自由的、自主的来发展自己、来张扬自己;但差的学生进不去,他只能听别人的。所以,我们要能够把大部分同学带动起来,在这点上可能还要花工夫。老师的引导不错,尤其在朗诵的引导上。我特别关注我们语文老师的范读。我过去读书、以及我自己当语文老师后,我都很在意我们老师的范读、以及我自己的范读。一个语文老师如果没有很好的范读本领,他就不成其为一个好的语文老师。我们现在搞得很浮躁,语文课也上得很浮躁、花里胡哨的。媒体在那里、小组活动在那里,热热闹闹的讨论在那里,但是,读书呢、语文呢?没有了!我强调语文老师的范读,通过我们老师以身示范的诵读,来引领、感染学生。邓老师的诵读是比较到位的。尤其引导学生对有些句子独特的把握,也是比较到位的。 我在想,老师范读以后,能不能利用学生在关注于老师的范读时,所调动起来的朗读期待、阅读期待,让学生再进入一次文本,让他们再读?我们老师现在都比较担心,是不是读得多了,好像没有讨论了,学生没有发表见解了,就与新课程有一点背离了?我觉得语文的关键之点、重要之点、辉煌之点,就在于学生如何很好地进入文本、品读文本。没有这一点是不成其为语文的。这是很重要的。 还有,“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老师对这句话的引导,颇有用心。说是“古朴的、宁静的、幸福的生活的写照”。古朴的、宁静的是不错的。幸福的当然有一点味道,但体现得好像还不是那么浓郁!“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怎么去读它?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语调去读:男生读、女生读、男女生混合读,读出这种情绪。读得不错的。“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对自由生活的企盼”,等等。但想想,在城市里面、在高楼大厦间飞翔,不也很自由的吗?为什么单独飞翔、在山中鸣叫,就美好、就幸福、就自由呢?还是要扣住“空山鸟语”。它为什么叫“空山鸟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很能表示宁静,跟大自然是和谐的。在独处中更能够回归自然,回归人的本色。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如果都像这样引导学生去品味具体的语言,就好了。再比如说,一个学生概括课文。老师说“你们通过预习以后,归纳一下”。学生一下子从五个方面归纳,跟老师不谋而合:环境美、心情美、鸟叫声本来很美、情感也很美、引起了作者的思乡感情,一、二、三、四、五。我听了以后觉得有点概念化,邓老师马上说,说得比较空,谁来补充一下?啊!一下子就扣住了。所以,邓老师课堂的随机点评、评价很好。不是一味的讲学生“好、真不错、真棒”,而是具体地进行引导。如,朗读的引导:声音的响亮、咬字的清晰、语气、节奏、轻重,等等以外,还有表情。这些引导,它是不露痕迹的。很自然、很圆润,这说明我们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上,有了一定的素养。 讲到媒体,总体印象是不错的,但还有不周到的地方。刚开始老师设计了一段“鸟语”,这段“鸟语”是不是“空山鸟语”?我听好像不像,这是第一。第二,让学生听“空山鸟语”,问学生听到了什么?三位学生是这样的:一个学生模仿鸟叫,说“快来呀,多好玩啦”,这是一种感受。第二个学生却是听出要“救命”,完全不同!第三个学生则听出春天来了。所以,学生是不是真正在那里听?我看是在那里编造。完全是编造的,不是“听”出来的。第一个学生可能还有听的意思,但说听出了“救命”声的,这就很莫名其妙。 屏幕最后映出的“黄鹤楼”画面,不恰当。江南,是特指的。当然“黄鹤楼”是在江南。而我们所说的江南,是指下江一带、江浙那一带称江南,温柔富贵乡。所有的思乡都发生在那个地方。比如《错误》,郑愁予的,“我打江南走过”,一个美丽的错误在那里发生了,也是江南。在北方、在东北、在西北,不是这般的柔情似水的思乡情绪。只在“江南”那个地方可以。它孕育了一批文人、孕育了比较经典的思乡作品。“黄鹤楼”的背景画面必须纠正一下,它不是“江南”。 还有朗读中背景音乐的“鸟语”,刺激性太强。可以断断续续来几声。文章的最后,已经静寂了,鸟声都没有了,可是背景里还是鸟不停的在叫。“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这时候没有鸟叫了,媒体里的鸟声却依然如旧。听到鹧鸪声的时候,是忽断忽续、忽近忽远,但那个背景“鸟叫”还是一以贯之。跟文本不相协调,跟意境不相配合,影响了学生的感悟。这个反倒有害。如果我们的设计能够跟文本一起走,刚开始鸟声怎样,后来如何,一步步地,那就切合文本意义了。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胡同文化,汪曾祺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说课:说《胡同文化》《空山鸟语》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胡同文化》资料:《汪曾祺散文选集》序言 |
下一篇文章: 汪曾祺胡同文化赏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