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纱巾》是一篇微型小说,篇幅虽短,两颗令人感动的心灵却跃然纸上,令人难忘。
文中的女孩在街头小摊上发现了一条漂亮的黄纱巾,一面是由衷的喜爱,一面是并不富裕的家境,最终她不忍心向父母要钱。次日,她又忍不住来看望自己心爱的黄纱巾。女孩儿对这条纱巾的难以割舍,引起了中年商贩的共鸣。他提出将纱巾无偿送给这个懂事的孩子。“不,我不能白收人家的东西。那样我会很难受,比得不到它还难受!”寥寥数语,令人惊讶。花季女孩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意为家里增加负担。宁愿承担遗憾,也要恪守信念,不肯随便贪便宜,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啊!
从此她不再从那里经过。对于注定无法拥有的黄纱巾,她选择了回避。而那中年人,当他追上女孩提出馈赠时,他已经由一名商贩变成一位善良、热心的长辈。商人自古重利轻情,而这一次,是什么触动了他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无论怎样,当他在纱巾上挂了“永不出售”的标签,他已经升华为充满仁善,呵护女孩心灵的圆梦使者。
质朴无华的一段生活细节,却折射出隽永深刻、发人深思的哲理。随着这个故事,我们又一次温习了和谐、宽容、为他人着想等无私的品德。面对矛盾,面对困惑,如果我们都愿意牺牲自我,成全他人,那么,生活该会多么美好啊!
工作日记(廿九)诵读欣赏《黄纱巾》 (苏州教育博客) 3月22日 星期三 晴 第二单元的诵读欣赏包括两个内容:《两小儿辩日》和《黄纱巾》。据我课前了解,《两小儿辩日》一文学生在小学里就已经学过,所以我只安排了一个早自习,主要是要求学生能争取背出来,作为一种积累。今天的语文课主要是解读《黄纱巾》。
一、学生齐读全文,要求:抓住文章线索,概述故事情节。 女孩很想那条黄纱巾,因为家里不富裕,她再喜欢也不要求家里买;中年人知道女孩的心愿,他摘下黄纱巾自愿送给女孩,女孩说她不能白收人家的东西,她再喜欢也要跑开;为了能圆女孩子的梦,中年人把黄纱巾高高地挂起,并贴上“永不出售”的标签。
二、简介“微型小说”及电影“蒙太奇”手法。 微型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超短篇小说具有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三要素。在1500字以内,要概括出普通小说应具有的一切。
三、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要求:小组合作讨论。 具体揣摩文中“女孩”“中年人”的心理活动,展开讨论,以寻求作品中主人公的精神世界。 1、如果你是售货员,你愿意将黄纱巾送给小女孩吗?为什么?(能帮人处且帮人) 2、如果你是小女孩,你会接受这条黄纱巾吗?为什么?(不能白白接受别人的礼物) 3、如果你是售货员,你会将黄纱巾挂起,不出售吗?为什么?(最好的帮助是不露痕迹的) 4、如果你是小女孩,你会向父母要钱吗?为什么?(理解长辈,争取自立) 5、为什么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用“女孩”这一名词来称呼主人公,而不像其他的文章那样,名词和代词交替使用?你能结合文意说说“女孩”这一名词到底有怎样的表达作用吗? (“女孩”正值花季少女的年龄,正是最美的年龄,也正是最爱美的年龄,通篇用“女孩”这一名词就突出强调了女孩的这些特征,也就强调了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最终也就突出表现了这个人物的内在和外在的美。而用代词“她”只是表现了性别,弱化了其他的特征。)
四、概括人物的精神品质,理解文章的主旨。 人物品质:女孩:懂事、不随便占小便宜。中年人:成人之美、心地善良 课堂小结:那条“在微风中舞动”的“永不出售”的黄纱巾,成为两颗美好心灵无声的契合的象征,一条黄纱巾凝聚了两个主人公的高尚品质,使人们感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
五、学法指导:鉴赏微型小说要把握如下三点: 1、分析结构,抓住线索品味精美的形式。 2、精读细品,透过语言领悟作品的新奇立意。 3、调动想象,于结尾处获得无尽之意味。
六、拓展延伸: 小组合作学习 《失而复得的项链》、《信任》 要求: ①运用课上所学鉴赏微型小说的方法品味文章。 ②从细节着手,分析人物的品质,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略)
后记: 阅读这篇作品,更多地需要读出它文字后面的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它并没有交代两个人之间的具体心理活动过程,而只是写出了几组独立而又有连续性的镜头和画面,至于两个人之间因这条黄纱巾而引起的心理波澜,则可以通过阅读过程由学生来加以丰富和具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