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图文]薛涛短篇小说《黄纱巾》手打版

                                 独具魅力的留白艺术
                                        启明学校中学部    于红梅
      
       绘画中有“计白当黑”之说,画面中的留白就是构图虚实,绘画中的留白高手,他会把留白的手法表现的非常优美。如水、烟云、天空这些实景,而在画中被表现成虚的景色,使面空灵有致,更能在无华无墨之处表现出景物的虚灵与烟云飘动之美。
       文学中的留白也是如此,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 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唐诗最善于留白,“犹抱琵琶半遮面”、“小叩柴扉久不开”、“不识庐山真面目”等等都是留白。使用省略是诗的基本特点,留下空白,将空白留给读者,让读者有更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艺术。杜甫的叙事诗《石壕吏》的大部分文字是用于写老妇“前致词”的。老妇的话全是让吏逼问出来的,可是吏“一何怒”的逼问,没有在诗中出现,省略了。作者不说出来,就是要让读者补上的。通过我们的合理想象,老妇先是尽力摆脱,后是主动要求,其内心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这首诗中吏的形象是我们通过老妇的答话想象出来的,如果直接写出来,失去了空白,诗就变的苍白了,空白是一种美,读诗要读其有,还要读其无,虚实的表现就是作者灵气的表现,是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跌宕起伏、悬念迭生的小说情节本身就是留白的结果。艺术是相通的,小说中留白的艺术也是某些作者苦心经营的匠心所在。在品析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中的《黄纱巾》这篇课文时,我带领学生充分感受到虚实留白的魅力。
        这篇小说超越了跌宕起伏的情节模式,以散文化的结构,质朴无华而又隽永深刻的语言记录了一段平常的生活细节——一位家境贫寒的女孩喜欢上一条黄纱巾,商贩“中年人”极力怂恿她买下来。可是女孩最终因为家庭经济窘迫而无力购买,而中年人愿意送给她,她却拒绝了这种赠送,为了能圆女孩子的梦,中年人给黄纱巾贴上“永不出售”的标签。        
        小说中的人物平凡如每一个朝夕相见却擦肩而过的路人,而他们的际遇也让读者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如果都一味地做完说尽,不留一点空白,不给读者留下一点发挥想象的余地,其艺术效果就素然无味。琢磨小说情节,女孩无法圆梦早有铺垫,并不意外;如果纱巾卖出或送出意蕴又会大打折扣;偏偏“买不起——送不出——定不卖”成了匠心独运。因为小说只是通过人物简单的言行实写了几组独立而又有连续性的镜头和面,虚化了两个人之间的具体心理活动过程,而至于两个人之间因这条黄纱巾而引起的心理波澜,则需要通过阅读过程由读者来加以丰富和具体化。文字后面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正是《黄纱巾》巧妙的留白。
        就在这看似漫不经心的叙述中,却透着作者极其精细的铺设:两人之间的心理活动云山雾罩般淡淡地铺开,作者让读者参与设计两颗美丽心灵的默契,使人们感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抚慰的温馨之情。作品同时也取得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效果。
       语言留白调动了读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体验,从而增强了小说的意蕴诗化,提升了小说的艺术美。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黄纱巾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图文]薛涛短篇小说《黄纱巾》手打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