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读《黄继光》有感作文
|
(三)自学课文生字新词 1.字形难点:“暴”的下方是“笄”不要写成“水”。“规”的右边是“见”,不要写成“贝”。 2.理解词义。 3、理解句子。 ※艰难和艰巨、战斗和战役每组词的意义相近,可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然后在分析课文时放在句子里加深理解。 ○艰难:困难。 ○艰巨:困难而繁重。 ※“他用尽全力,艰难地挪动着自己的身体。” “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战斗:敌对双方所进行的武装冲突,是达到战争目的主要手段。 ○战役:为实现一定的战略目的,按照统一的作战计划,在一定的方向上和一定的时间内进行一系列战斗的总和。 ※“黄继光所在的营已经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 ※“1952年10月,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 (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概括段意好? 第1自然段:黄继光所在营接到新的命令。(摘句法) 第2自然段:在进攻597.9高地的途中,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敌人火力压了回来。(摘句法) 第3自然段:黄继光向指导员请求由他去炸毁敌人火力点,指导员答应了他的要求。(概括总结法) 第4自然段:两个战士先后牺牲和负伤,只剩下黄继光一个人了。黄继光在肩上、腿上都负了伤的情况下,艰难地挪动身体前进。(概括总结法) 第5自然段: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并举起了手雷。(摘句并概括法) 第6自然段:黄继光在身负七处重伤,已经没有一种武器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壮烈牺牲。(概括总结法) 第7自然段:黄继光所在营攻占了597.9高地,夺取了胜利。(概括总结法)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默读课文,思考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每个自然段各讲什么内容? (二)讲读课文 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思考:从这段中你了解到什么内容? (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营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第五个夜晚,上级下达命令,要在黎明前夺下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 追问:你觉得这任务怎样?(艰巨) 从哪里看出任务艰巨?(战士们已“持续战斗了四天四夜”,身体已相当疲劳;完成任务的时间很紧,“在黎明之前”;任务很重,要“夺下敌人占领的”高地。) 2.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进攻开始了,我军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情况怎样? 引导学生从以下两点理解当时情况的危急: (1)我军进攻屡次受挫。(引导学生读“突然,敌人的一个火力点凶猛地射击起来,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压了回来。”这里的“突然”说明火力点是原来没有发现的,因而没有被大炮摧毁。“屡次”、“都被压了回来”说明敌人火力很凶猛,我军进攻阻力很大。) (2)时间紧迫。(引导学生看第3自然段文开头“东方升起了启明星”,“已经四点多了”,说明此时离黎明时间不远了。) 3.我军在进攻597.9高地主峰时,受到敌人火力点的疯狂阻击,时间紧迫,必须很快拿下火力点,才能攻下主峰,取得战斗的胜利。情况这么危急,黄继光怎么做呢?请默读第3自然段。 (1)看到这种情况,黄继光是怎样做的? (主动要求指导员把拿下火力点的任务交给他去完成。) 他是怎样说的,找出书中句子读一读。 (2)展开讨论,针对黄继光说的话,想想他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当时,黄继光想的是整个战斗的胜利,要巩固战士们浴血奋战的成果,否则这些天的心血都将白费。)(还会想,自己一定要完成任务,哪怕用生命去交换。) 这种想法,这种信心力量来自什么? (这种信心和力量来自对朝鲜人民的爱、对祖国人民的爱和对敌人的恨。) 那么,黄继光说这句话时的语气应是怎样的? (坚定、充满信心) (3)先指名学生用坚定的语气读这两句话。后请学生勇敢地走到讲台前,把教师当作指导员,请求这个任务。教师如课文中所说,紧紧握住“黄继光”的手说:“好,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4.请学生用四个字概括本段的内容。(主动请战) 板书小标题:坚定 5.黄继光接受任务后,是怎样执行任务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黄继光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图文]读《黄继光》有感作文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课文《黄继光》读后感 |
下一篇文章: 《黄继光》读后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