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师: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带着质疑的问题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把语句读通顺。 2、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读文情况。 3、学生简单汇报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 4、学习生字新词。 教师出示借助多媒体出示生字新词,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学词,如教师采用让学生猜谜语的方法识记“夫”(一手捅破天)“吞”(一口吃掉天),用做动作的方法记住“捕”,采用会意联想的方法理解“悄悄地”,“鹦鹉”一词结合“鸟”字旁和图片来认识等。 5、检查学生读文。 (三)、品读语言,感受翠鸟的美丽与灵性。 1、直奔重点段落第二自然段,感受翠鸟的美丽,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师“搭船的鸟是什么鸟?”板书:翠鸟 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学生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有关语句,教师出示鹦鹉的图片,学生谈谈对鹦鹉的认识,教师做补充 。重点先指导学生读第三句“多么美丽的小鸟!”这一感叹句来提问:小作者认为翠鸟比鹦鹉还漂亮,那么你认为呢?(同时出示翠鸟与鹦鹉的图片让学做比较,其实翠鸟的色彩不如鹦鹉的鲜艳漂亮)那作者为什么觉得翠鸟比鹦鹉还漂亮呢?从而体会到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那你喜欢翠鸟吗?那就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一读你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学生就一定把翠鸟颜色鲜艳的词语读出味道来,有必要时教师做范读,然后再引导学生仿照文中描写翠鸟的语句说一说鹦鹉。 2、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好奇心理。 师: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美丽的小鸟站在船头,你会想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想象。 师:那么作者是怎么想的?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好奇之心。 3、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翠鸟捕鱼时动作的迅速。 师:这只小鸟到底要做什么?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学生谈不出,教师结合翠鸟捕鱼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动作的迅速,再引导学生结合“一下子、冲、、没一会”等词语读出翠鸟动作的灵活,体会小作者的好奇欢快的心理。 4、齐读第五自然段,感受翠鸟的聪明与灵性。 师:我们平时见过或遇到过有人等车,恰好碰上了熟人,就会顺便搭熟人的车去我们想去的地方。这只翠鸟省去了长途飞行,搭了我们的船捕鱼,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师小结:小作者在去外祖父家的路上认识了翠鸟,只要我们像小作者那样细心观察,也会发现大自然中许多美好的东西。 2、教师推荐学生课下阅读《翠鸟》,仿照第二自然段写写鹦鹉,怎么说的就怎么写,写在小本本上。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在讲<搭船的鸟>这一课时,对生词的理解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看图理解 由于我们生活在离河、海拔远的地方,很多孩子对船比较陌生,没有亲眼见过船,对船舱、船篷、蓑衣橹不理解,我就通过看图,指着图说明船各部分的名字。 二、结合上下文理解 上述几个生词除了看图之外,我也借助了上下文帮孩子们理解,如:“我们坐在船舱里”通过“我们坐在”学生知道在图中找“我们”坐的地方是船舱。“雨点打在船篷上”通过雨点打在,说明船篷是遮在我们头上的顶,从图中很快找到船篷,“蓑衣”“橹”也是一样的道理。 三、 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如第四自然段中的“衔”和“吞”,我就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的。有的孩子见叼着的样子,并用表演来说明。“吞”字,有的学生举例为嚼就咽下去。 当然对词语的理解方法还有很多,如:换词,查字典等,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 这节公开课我选取了《搭船的鸟》一课,因为它是一篇内容浅显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用浅近、朴素而又清新的语言,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其实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要有一份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文章语言虽然简洁,读起来却耐人寻味,不仅介绍了翠鸟的美丽,而且生动刻画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灵动和同学们共同学完这篇课文,我们都意犹未尽,反思一下我觉得这节课有几点是比较成功的:
1、自主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无数的好奇和遐想充满着他们的小脑袋。揭示了课题后,我首先发问,看到这个题目后你的头脑中回想到什么问题呢?同学们马上举起了小手,虽然有的学生说的不是很清楚明白,但是我为他们敢于提问题感到欣喜。归纳起来我把大家提的问题分为三类;搭的是谁的船?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要做什么?好的切入点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三个问题的提出层层深入,不仅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更把学生很自然地带入到了文本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想象与真实之间形成差距,加深学生印象。
翠鸟这种小动物同学们从没有见过,仅仅通过简短的文字,我想孩子们对翠鸟的认识还是形不成整体全面的感知。也不会带着喜爱的感觉去读。于是在几个学生读完翠鸟样子这段后,我并没有急于出示图片,而是让同学们闭上双眼,我再次读这一段,让大家想象翠鸟的样子,然后在纸上画出翠鸟的样子,进接着我出示图片,此时想象与真实之间形成了差距,学生对翠鸟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喜爱之情犹然而生,此时再读课文,学生的真情自然流露。
3、配合动作,感悟朗读。
在学习翠鸟捕鱼这段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它的动作敏捷,是一个捕鱼的能手,我先让学生自己理解“冲进”、“没一会儿”、“吞”的意思,然后课件展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最后又找了几名同学扮成翠鸟做捕鱼的动作,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我感觉同学们越来越有,感觉。
但这节课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为了让学生对翠鸟有更全面的认识, 课前我搜集了一些关于翠鸟的知识,其实后来想想,这些信息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我只是给予补充完善,从现在开始,应该逐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其次,学完课文后,应结合综合训练三中的学做资料卡片,让学生从课文中提取整理信息制作资料卡。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