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新授 教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目的:1、正确认读本课的十一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认识翠鸟,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重点:正确认读十一个生字; 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搭”什么意思?想想,不知道可以查工具书,乘、坐的意思。组词,“搭船”是什么意思?“顺便乘坐船”的意思。揭示课题“搭船的鸟”,这又是什么意思呢?顺便乘坐船的鸟。想不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那我们就去学习今天的课文吧。 板书:风铃草 二、初读课文 1、明确这堂课的要求: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自由读两遍课文;读第二遍的时候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 3、将画出的生字再在课文中读两遍。 4、分组读课文,评出小组里读得最好的同学在全班读。 5、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全班评价。 6、自愿读课文,看谁想读,勇敢地站起来读。 三、认读生字 1、出示小黑板,齐读生字,先读带点的字,再读词语。 2、指名读生字。 3、读生字卡(单个字)。 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自由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知识与技能: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 正确认读本棵十一个生字,会写八个。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 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
3、 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生自由谈观后感。
2、一次,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干什么呢?小朋友心里是怎样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看吧,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
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 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 课件出示典型字,指名口头组词。
4、 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5、检查朗读,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以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设计说明:以小组形式读课文,再以小组形式汇报,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6、更换语境,出示含有生字的其它句子,让学生再认。
7、脱离语境,小组长检查组内识字情况。
第二课时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通过做“过独木桥”的游戏复习巩固。
二、再读课文,深入品位。
1、 师: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现在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你喜欢这样的鸟吗?为什么?教师随着学生的发言,随机点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 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中的“多么美丽的小鸟啊!”师: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引导学生一边想小鸟的样子,一边读后面描写小鸟样子的句子。
3、 课件出示翠鸟图引导学生背诵这一段积累语言。
4、 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设计说明 :使学生进入情境,自由发散思维,有利于自由在读中品位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5、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师指导朗读。
6、 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方法之一。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三、 积累与扩展。
1、生背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3、 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翠鸟的知识介绍给周围的伙伴。
第三课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先指名读,再齐读。指名检查背诵情况。
二、指导生字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
2、认真描红、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3、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师生共同评价,争当“小小书法家”。
4、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