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搭船的鸟》课后反思

一、      教材分析
文章以“搭船的鸟”为题, “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本文以一个孩子的口气写了他在大自然中认识翠鸟的过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爱。
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文中的“我”正是这样的孩子。文章记录的就是“我”乘船去乡下的外祖父家的途中的一景,第一自然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特有的景物,像“船舱、船篷、船夫、蓑衣、橹等景物是北方孩子所不熟悉的,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借助图片或实物帮助学生认识并了解这些景物。
第二自然段中“多么美丽的小鸟啊!”直抒胸臆的赞叹,勾出了一个孩子爱自然的童心。让“我”感到“美丽”的是鸟的色彩:“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一点“蓝色”。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比较、想象等方式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与认知上的共鸣。同时,这一段描写翠鸟的样子语句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语言的范例,因此,借助文中提到的与翠鸟作比较的鹦鹉的图片,让学生仿照文中的语言形式进行仿写的语言训练,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观察、思维、读与说写结合的训练。
小鸟这位“不速之客“带给了“我”许多遐想。文中第三自然段用了四个问句充满了孩子的好奇与天真,充满了童趣
接着第四自然段描写了鸟捕鱼时的动态,“一下子冲进水里”,“没一会儿,它又飞出来了。”“一下子”、“没一会”表现了翠鸟飞行速度之快。“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抓住了瞬间的动作来描写,这样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出自孩子的心,出自孩子的口,通俗易懂。对于翠鸟捕鱼的动作的迅速学生光凭借语言是很难体会到的,在此教师可结合有关翠鸟捕鱼时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感受速度的迅速,在指导学生的朗读就容易多了。
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途径之一,“我”正是在自然中认识了翠鸟。“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扣住了课题,翠鸟的可爱与灵性、童心的可贵都跃然纸上。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通过猜谜语、形近字比较、联想、换部件、动作等多种识字方法识字,结合实物、图片等方法理解新词。
   2、认识翠鸟,感受翠鸟的美丽与灵性,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联想、比较、反复朗读、视频等方法,指导学生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同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在教师的引导下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组织学生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继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文中所描绘的景物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物,这对于生活在北方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没有比较充分的感性认识的,那么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感受翠鸟的可爱就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而感受翠鸟的聪明与灵性,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人与自然的和谐同一是学习本文的教学难点。针对教学重点难点,教师采用课下让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资料的方法,但鉴于农村孩子搜集资料困难的现状,只让孩子们搜集翠鸟的有关资料,教师搜集全面资料,增强学生对文中出现的景物的感性认识。采用猜谜语、形近字比较、联想、换部件、动作等多种识字方法识字,结合实物、图片等方法理解新词,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联想、比较、反复朗读、视频等方法,感受翠鸟的美丽与可爱、聪明与灵性,这样教学重点与难点就会得到有效解决。
四、教学预设
(一)、解题质疑,导入新课。
1、师板书“搭”字,指名认读,然后请学生说说如何记住这个字的。
教师在结合“搭”字的偏旁提手旁提示学生“搭”字与手的动作有关,让学生尝试做做“搭”的动作,如果学生做不出,教师提示学生做搭肩膀、搭桌子、搭积木等动作,再结合题目理解“搭船”的“搭”是“乘、坐”的意思。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搭船的鸟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搭船的鸟》课后反思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