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2~3名学生读课文第4自然段,注意指导学生把翠鸟捕鱼时动作快的点读出来。 5、通读全文,感受翠鸟的可爱,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 师:学习到这里,谁愿意说一说,翠鸟为什么会让我们觉得非常可爱呢? 生:翠鸟让我们觉得非常可爱是因为它的外形非常漂亮,而且捕鱼本领特别高。 师:那文中翠鸟搭了“我”的船,你有什么感觉呀? 生:我觉得真是太神奇了,翠鸟和我们成了朋友,和我们一起坐船。 说的太好了,翠鸟成了我们的好朋友,我们非常欢迎它来坐我们的船。下面就请同学们怀着对翠鸟的这种喜爱之情再把课文读一读吧。 学生自由从头至尾完整读一遍课文。 五、积累与扩展。 1、生背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3、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翠鸟的知识介绍给周围的伙伴。 六、指导生字书写。 1、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让生试说笔画笔顺。 2、认真描红、试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 3、对笔画和间架结构不好的进行修改。 4、给生字组词或用生字说一句话。 5、练习:边读边写。 板书设计: 10、搭船的鸟 外形 美丽 搭船的鸟——翠鸟(可爱) 捕鱼本领 高 《搭船的鸟》教学反思 这节公开课我选取了《搭船的鸟》一课,因为它是一篇内容浅显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用浅近、朴素而又清新的语言,来写他看到的大自然中的景象。其实在大自然中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要有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要有一份爱护小动物的情感。文章语言虽然简洁,读起来却耐人寻味,不仅介绍了翠鸟的美丽,而且生动刻画了翠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灵动和同学们共同学完这篇课文,我们都意犹未尽,反思一下我觉得这节课有几点是比较成功的: 1、自主提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童年本身就是一个有着太多问号的年龄,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无数的好奇和遐想充满着他们的小脑袋。揭示了课题后,我首先发问,看到这个题目后你的头脑中回想到什么问题呢?同学们马上举起了小手,虽然有的学生说的不是很清楚明白,但是我为他们敢于提问题感到欣喜。归纳起来我把大家提的问题分为三类;搭的是谁的船?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要做什么?好的切入点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三个问题的提出层层深入,不仅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更把学生很自然地带入到了文本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想象与真实之间形成差距,加深学生印象。 翠鸟这种小动物同学们从没有见过,仅仅通过简短的文字,我想孩子们对翠鸟的认识还是形不成整体全面的感知。也不会带着喜爱的感觉去读。于是在几个学生读完翠鸟样子这段后,我并没有急于出示图片,而是让同学们闭上双眼,我再次读这一段,让大家想象翠鸟的样子,然后在纸上画出翠鸟的样子,进接着我出示图片,此时想象与真实之间形成了差距,学生对翠鸟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喜爱之情犹然而生,此时再读课文,学生的真情自然流露。 3、配合动作,感悟朗读。 在学习翠鸟捕鱼这段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它的动作敏捷,是一个捕鱼的能手,我先让学生自己理解“冲进”、“没一会儿”、“吞”的意思,然后课件展示翠鸟捕鱼时的动作,最后又找了几名同学扮成翠鸟做捕鱼的动作,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我感觉同学们越来越有,感觉。 但这节课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为了让学生对翠鸟有更全面的认识, 课前我搜集了一些关于翠鸟的知识,其实后来想想,这些信息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搜集,我只是给予补充完善,从现在开始,应该逐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其次,学完课文后,应结合综合训练三中的学做资料卡片,让学生从课文中提取整理信息制作资料卡。《搭船的鸟》一课中的许多事物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所以对课文中一些生词的理解,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看图理解 对于文中涉及到的船,孩子们比较陌生,没有亲眼见过,对船舱、船篷、蓑衣、橹不理解,我就从网上找了一些图片,通过看图,孩子们对这些陌生的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二、结合上下文理解 除了看图理解生词之外,我也借助了上下文帮孩子们理解,如:“我们坐在船舱里”通过“我们坐在”让学生在图中找“我们”坐的地方是船舱。“雨点打在船篷上”通过雨点打在,说明船篷是遮在我们头上的顶,从图中很快找到船篷。“披着蓑衣”“摇着橹”让孩子们了解蓑衣和橹的作用。 三、 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如第四自然段中的“衔”和“吞”,我认为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比较好。有的孩子说“衔”就是叼着的意思,并用表演来说明。有的孩子说“吞”就是把东西咽下去的意思。这样的理解既贴近孩子的生活,又利于他们接受。 四、补充资料了解事物 关于翠鸟,我找了一些图片让孩子们欣赏,介绍了一些课本外的知识,并通过短片让他们感受翠鸟捕鱼的过程,使他们对这种陌生的鸟类有了更深的了解。 当然对词语的理解方法还有很多,如:换词,查字典等,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