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S >> 声声慢 >> 正文

 

《声声慢》教案

三维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其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风格、主题。    

2、 了解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3、 初步感知婉约派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二) 过程与方法:    

1、 反复朗读词,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2、 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李清照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色。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感受李清照别样的愁情。    

2、 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2、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教学方式〕    

对比阅读教学、探究学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 导入:    

1、听歌曲《声声慢》。    

2、听录音朗读《声声慢》。    

3、学生自由朗读。    

二、文本解读。    

(1) 《声声慢》的词眼。    

明确:愁    

(2)为什么愁?    

明确:背景介绍,了解词人满腹愁绪的原因。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用三个词语概况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3)愁什么?   中学语文在线(www.ywzx8.com) 

明确:①公愁——山河破碎、爱恨难寄的绝愁    

②私愁 ——欲语泪流、失去亲人的哀愁    

      身陷囹圄、人格蒙羞的悲愁    

      事业不继、相知有谁的凄愁    

(4)怎样表现愁?    

明确: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①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明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② 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明确:酒、雁、黄花、梧桐、细雨    

三、分析鉴赏。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明确:起句形象用了七组叠词,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的心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                           |                          |    

人的动作、神态             环境的悲凉             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    

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金石丢失、再婚离婚等一系列打击之后,内心极度哀愁,再加之一人孤处、无儿无女、无依无靠,更是百无聊赖、空虚惆怅、失落迷茫。为了派遣这种哀愁,作者一大早就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她在寻觅些什么呢?是少女时代快乐的生活吗,还是夫妻情深、甜蜜爱情?……    

②环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    

③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    

问:运用叠词的作用?(——音乐美、增强感情)    

举列: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 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2)间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    

①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问: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先让生思考回答一些关于酒表示愁情的诗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② 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问: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    

因为“雁” 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但雁可以再回到北方,而自己却只能客居江南。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雁足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③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花盛 乐景哀情 反衬    

花衰 以花喻人 正衬  ——凄苦忧愁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④梧桐、细雨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碧纱秋月,梧桐细雨,几回无寐。    

                        ——晏殊《憾庭秋》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鹧鸪天》    

结论: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⑤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对前文的概括,“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等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病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铺垫、渲染、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相形之下,就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因为李后主的愁还可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    

四、比较阅读    

法国诗人克洛岱根据李清照的《声声慢》改写的《绝望》:    

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1)找一个学生诵读克洛岱的《绝望》。然后全班齐读李清照的《声声慢》。     

问:1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痛苦、绝望、(至)愁 。     

2这两首诗词表达的情感是相同的,但表达的方式(或抒情的方式)很不相同。能说说有什么不同吗?   中学语文在线(www.ywzx8.com)  

明确:《绝望》直露,号叫,直抒胸臆,声嘶力竭。未选取任何意象。     

《声声慢》较为含蓄,多避免直接抒情,借事借景抒情,讲究言外之意,言外之旨,讲究意象的选择,含蓄蕴藉……     

小结:改写的诗,完全抛开了原作所有的自然意象而只剩下抽象概念的声嘶力竭的呐喊,显得直白浅露,并显得情感“泛滥成灾”。尽管痛苦绝望的情感(愁绪)是相同的,但跟原词有很大的区别。   

   师:轻拂历史的尘烟,漫步文学的殿堂。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女词人的情感世界。而这位女词人,就是被称为古代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幻灯二:出示李清照的画像。)关于李清照,其实,我们在初中就学过她的作品。请大家看看屏幕上的这幅图,能猜出是哪首词的面吗?(幻灯三:出示“鸥鹭惊飞”图。)    

师:是呀,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丛中,看着鸥鹭惊飞的美好景色,我们似乎也可以感受到词人心中洋溢着的那种愉悦,体会到她开朗、活泼的少女情怀。然而,斗转星移,经历了一些人事变迁后的李清照,又给我们娓娓道来怎样的心情呢?她又是如何表达这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声声慢》。(幻灯四:出示课题和图片。)    

请大家自由朗读这首词,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生回忆初中学的李清照的作品《如梦令》,齐背出——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学生自由朗读《声声慢》。    

   

   

   

   

   

   

   

   

   

   

   

   

二、    

对比感知    

把握情感    

(8分钟) 师: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声声慢》和我们初中学的《如梦令》在情感基调上有些不同啊,究竟是什么样的不同呢?    

明确——《如梦令》欢愉、轻松、高兴……    

        《声声慢》愁苦、凄凉、哀婉……    

师:如果我们用一个字来概括这首词的词眼,你觉得应该是哪个字呢?明确——“愁”。(幻灯五:出示“愁”。)很好!情感基调的把握是我们鉴赏诗歌的重要方法,而大家对《声声慢》这首词的情感把握得非常准确。对,就是一个愁字!    

     

   

师:不仅我们读出了李清照的愁,就连一位法国诗人克洛岱也读出了李清照词中的愁,并且还把《声声慢》改写成了一首法国诗。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他的这首《绝望》。(幻灯六:出示《绝望》。)    

师:这首诗翻译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绝望》:改写的诗,简直就是一种发泄。只有一些声嘶力竭的吼叫,情感的表露太直白,太浅露,甚至有些“泛滥成灾”了。虽然也表达了一种绝望、痛苦,但是只有一些抽象的概念,没有意象,没有意境,毫无美感可言。    

《声声慢》: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含蓄的,更多的是借助一些意象来传递愁情,有一种含蓄、蕴藉的美。即便是直接抒情的句子,也不像克洛岱那样直白浅露。   

  有人说《声声慢》是浓缩了李清照一生痛楚的千古绝唱。而李清照也被称为“写愁第一高手”,那么,李清照的愁,究竟是什么呢?她又为何而愁呢?大家能不能结合初中学过的知识,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时代背景来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呢?(幻灯十一:出示为何愁?)    

(注意在学生回答后进行补充。)(幻灯十二:出示作者介绍。)    

明确——情愁--独居之苦     

家愁--丧夫之痛     

国愁--亡国之恨     

    师:李清照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她曾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她曾拥有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但是金人的铁锤砸烂了她所深爱着的国家,也砸烂了她公主般幸福的生活。于是她开始了后半生的磨难。在磨难中她体味情愁,咀嚼家愁,品味国愁。“愁”成了她诗歌创作的主题。(幻灯十三:出示情愁、家愁、国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 湾)    

2.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李煜》)     

3.乡心正无限,一雁渡南楼。(赵嘏)    

4、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李清照)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雁足传书 (亡夫之痛)    

秋雁南来 (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3、教师点拨:雁为候鸟,春日北飞,秋日南归。其定时回归,文学家便把雁与依恋故乡联系起来,或寄寓对故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音信的盼望。因此,大雁往往会引发离愁。词人当时正避难南方,这过雁不正是从家乡飞来吗?泪光迷蒙之中,蓦然有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过雁还是那只过雁,而自己与丈夫却已死生相隔,纵有音书,已是“人间天上,没个人寄”。看到大雁南来不禁悲从中来。所以,雁足传书蕴涵亡夫之痛;秋雁南来 传达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一、导入    

九百多年前北宋年间那个秋天的傍晚,菊花凋零,凉意微微。在这首词中大家觉得李清照的情绪若要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何字?(生:愁),如果在这个“愁”前面加上定语的话,应该是怎样一种愁?(生:相思之愁,蜜甜的愁,闲愁),在李清照的前期代表作《醉花阴》中,作者表现出的是一种闲愁,闺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破译李清照的后期代表作《声声慢》中的无限愁情。    

(幻灯片: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品李清照《声声慢》)    

二、鉴赏《声声慢》    

既然我们抓住了一个“愁”字,那就以这幅对联为线索,在这个“愁”字上做文章,看看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怎样入愁,缘愁选了哪些景,为何而生愁?    

    (一)怎样入愁    

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种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思考两个问题:(1)正音;(2)找出作者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    

(1)生齐读,正音。(提问学生哪些字音该注意)    

(2)提问学生: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    

    (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a、你觉得该怎么读?你给我们试一试好吗?    

b、这句话你觉得体现愁绪的哪些层次感?    

   寻寻觅觅: 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该怎么读?    

(老师明确: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的感觉。)    

冷冷清清:   诗人她寻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    

            该怎么读?    

(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应是轻读、降调。)    

凄凄惨惨戚戚:    最后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用通俗的语言概括该是怎么样的情感?    

又该怎么读呢?回答,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词人早起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张西望,想要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虚,找的也许是丈夫,也许是以前美好生活的点滴,可是四周却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孤单的身影。    

     

补充: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如今沦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其凄惨之景象,令人目不忍睹,其悲伤之心情,在叠词的回环往复中传到读者心中。让我们再齐读这句来感受一下吧。(语速缓慢低沉)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    

开头这句词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刚刚在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十四个字都连用什么词?(生:叠词)如果我将此句改为“寻觅,冷清,凄惨戚”好不好?(学生:不好,少了音韵美)李清照是运用韵律的高手,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诵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别有一番愁情。    

(二)缘愁选景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1、师范读  中学语文在线(www.ywzx8.com)  

2、大家一共从词中找出了哪些意象?    

(学生:淡酒  晚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3、探究性学习:    

在这些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意象当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个意象?请说说你对这个意象的理解。    

要求:(1)基于文本    

(2)自由选择学习伙伴    

     (3)每组推荐一位发言人。    

意象探究:    

a、淡酒  为何李清照喝了三杯又两盏的白酒还觉得酒淡,莫非她是李白再世,酒仙第二?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词人本想借酒御寒,殊料,非但不能抵御刺骨寒风,却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欢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饮,两相对照,愁情更重了。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看来酒是浇不了愁的,只能是举杯浇愁,愁更愁呀!自古以来借酒喻愁的句子就很多,大家能举出几句吗?(学生举出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酒的诗句。)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看来果然是“酒”文化就是“愁”文化啊!    

b、秋风   怎么理解“晚来风急”?秋风渲染什么情绪?    

(老师明确:“晚”即可指晚上,也可指晚年,自喻晚年的凄苦悲凉。用秋风渲染愁情。)    

c、过雁    为何说雁是旧时相识?在李清照的那首词中也写到雁?    

         李清照看到大雁南来北往,伤心些什么呢?    

《一剪梅》有句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雁,也许就是当年为他们传信的使者。甜言蜜语犹在耳边,斯人却已逝,千山暮雪,万里层云,天人相隔,睹物思人,情何以堪?    

    大雁冬天南飞,春暖北归,词人自北方逃难至南方,早已国破家亡,有家不能回,新愁又添旧恨。旧时相识异乡相逢,更增添词人天涯沦落之感。    

大雁是古诗中常用来表现离愁别恨的意象。(板书意象雁)    

秋天大雁由北向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所以觉得大雁旧时相识,并且在一剪梅当中写过:“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尚且能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内心已是永远的绝望。)    

诗人哀戚之际,南飞的大雁横空而过,她抬眼望去,多么像在溪亭近旁,绣水江边时常见的那只呀?北来的鸿雁啊,家国可曾无恙?溪亭可免于战火?耦花还那样娇艳吗?可南飞的雁群却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只留下我一人独自徘徊伤心。    

d、黄花     黄花是什么花?黄花象征什么?    

    指菊花,黄花堆积指菊花繁盛,千朵万朵压枝低,大好景象,本该夫妇携手共赏,丈夫摘取一朵为妻子戴上,万般柔情,千种疼爱,此刻的作者却已是形容枯槁,无心赏花,也无人再会怜惜她。这种感情与刘夷希《代悲白头翁》中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多么地相似啊!李清照看到黄花的凋落,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更是愁上加愁。)    

e、梧桐细雨      梧桐细雨在一起通常象征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你运用想象的语言来描绘“黄昏时,梧桐细雨”的面,注意情景结合。    

    梧桐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来看这句诗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它传递出的是一种离愁别绪,一种强烈的思念之情。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写出了杨贵妃去世之后唐玄宗心中的悲凉以及对佳人的苦苦思念。    

   再看词中,作者也正是借梧桐表达内心的哀怨和凄凉,更何况,外面淅淅沥沥的缠绵细雨不时敲打这她的耳膜,扰乱她的心扉,梧桐加上细雨的点染,使词人的愁情浓得怎么也化不开。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丝。这里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白描就是用极为简省的语言来勾勒事物,抒发情感。)    

窗前的梧桐树又飘下了几片枯叶,沉沉的夜幕里,偏巧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难道上天也在忧愁哭泣吗?“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我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该如何理解?    

——表面埋怨天气冷暖不定,令人身体不适,实际上实在说生活的变故际遇令人沉沉浮浮,忧喜不定。想想夫唱妇随、共赏拓片的欢乐时光犹在眼前,顷刻之间却剩自己一个承受生活的风风雨雨。    

师总结:    

小结:词人是词坛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选择的是惨淡的黄昏,堆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点滴的细雨,这样一些饱含愁情的事物,将它们别具匠心地组合在一起,反复地渲染,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意境。    

四、用诗化的语言,再现诗歌的意境    

就让我们闭上双眼,随着音乐把自己化身为李清照,走进她为我们营造的凄美境,身临其境地感受一番。然后,请你用诗化的语言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告诉我们。    

学生发言,教师评价总结。要点:抓住词的语言,可作适当联想。    

确实,李清照在情景交融方面取得一愁未了一愁添,一愁却比一愁深的效果,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也能深切感受到“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词人内心深处的痛。    

(师生合作诵读:师引读,男生、女生各一人领读,全班齐读)    

(三)为何生愁    

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了的。尾句点愁,简单直白,反而更觉其神妙。但此时的“愁”与诗人写《一剪梅》的“愁”相比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呢?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    

从1103年李清照写作《一剪梅》至1151年左右写成《声声慢》,时间过了大概半个世纪,可为“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到底命运在李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告诉你答案吧!    

                李清照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    

                         书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     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     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在战火中焚    

                          为灰烬。    

1129年:     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     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    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  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    

                         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     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同学们你们愿意这其中的哪一件发生在你们身上吗?    

但它们都一连串地发生在李清照身上。晚景凄凉,没有子息的李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如果说李清照的前期的愁是闲愁、闺愁,那后期是什么愁呢?(生:亡国之恨,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三、结语  中学语文在线(www.ywzx8.com)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若这样评价李清照: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    

    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声中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法国诗人克洛岱将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作了改写,标题也换成了《绝望》。    

呼唤!呼唤!/乞求!乞求!/等待!等待!/梦!梦!梦!/哭!哭!哭!/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仍然!仍然!/永远!永远!永远!/心!心!/存在!存在!/死!死!死!死!   

  写愁名句集锦: (1)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3)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4)  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驼不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5)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       

从词作到词人的内心世界 创造性解读的超越    

说说你心目中的李清照,写一段话.李清照啊,你是__________,你------    

郭沫若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 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七、把握词的意境 创造性改写词    

八、郑振铎《中国文学史》评价: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声声慢》教案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