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2.学习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能力目标:
1.学习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德育目标: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教学重点:孟子仁政思想和论辩艺术。
教学难点:对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大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从中我们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性善”论)、王霸之辨(孟子主张的“仁政”是德政、“王道”,与其相反的就是力政、“霸道”)、民本、格(正)君心之非)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①齐读(了解学生整体学习情绪和朗读水平),并更正字音。
②个别读(深入解决具体的字音和句读问题),并由其它组的同学来指正、翻译。
教师强调补充:
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古今异义的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一词多义的词:如 “于”、“王”,“以”“食”“之”。
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固定格式:或……或…… 直……耳 是……也
2、请四名学生复述课文。
3、依据刚才所分析的内容,请同学们划分本文的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二、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2、在提出“民不加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学生回答)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4、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要求学生合上课本回答)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师作朗读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河东凶亦然”中“亦”要重读,起强调作用;最后“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5、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明确:于国尽心,而民不加多。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6、那么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7、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三、齐读文章的第1、2、3自然段,并思考:如何理解“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
第二课时
一、以问题导入:上节课我们留有一个问题,如何理解“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教师作朗读提示: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要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当梁惠王进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这句话语气应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读语气。
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二、重、难点解析
1、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2、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三组排比句。)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3、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小结: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4、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5、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明确:对比 狗彘食人食——涂有饿莩
比喻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教师作朗读提示:第三部分的排比、对偶句式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读出来。且注意最后一段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也就是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
明确:本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其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2、善用比喻: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主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3、善用排比,对偶,使文章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
四、分角色朗读
请同学们花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将我们所探讨的内容回顾一遍并自行朗读,然后各人挑选出自己所喜欢的角色,来品读给大家听。
五、布置作业:写一篇短文(400字以内),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惠王疑问: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设喻: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设圈套)
揭示原因:本质一样——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孟子主张:行王道——措施、态度、结果(对比、比喻)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