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大中小学语文作品及资料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作品 >> 古代 >> C >> 春日 >> 正文

 

《古诗两首》问题探讨

《古诗两首》问题探讨    海南省三亚市一中 吴 骅     春日 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春日》从诗句上看,是一首写春游的诗──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其中“胜日寻芳”,点破时令是春日,诗人的活动是春游踏青。“泗水滨”交代春游的地点。第二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春景,场景是阔大的,表明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受。后二句是写“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诗人对东风作了人格化的描写,是说当你一旦感受到拂面的东风时,它已经给大地披上了全新的春装。“万紫千红总是春”,色彩绚烂,形象鲜明,意境宏大,是描写春光的神来之笔。它如今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并赋予了新的含意。这首诗赞美了春天的繁荣,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格调健朗,令人感奋激昂。仅从字面看,也算得上是写景抒情的佳作了。

  其实朱熹写作这首诗,目的不在于咏春,写春游。而是以理学家的眼光在讲一番深刻的道理。

  诗中首句所说的“泗水”,在山东省中部,春秋时代孔子曾经在此讲学传道,教授弟子,逝世后也埋葬在这里。南宋时,北方国土已经被金人占领,朱熹不曾北上,自然不可能到“泗水滨”去“寻芳”。这里的“泗水滨”是暗指孔门,代指孔子儒学;“寻芳”则是指探求圣人之道。泗水寻芳就是到孔子那里去寻找 真理,这就是诗的主题。诗的后二句意在启发、引导人们认识到:孔子儒学的要义,一旦广为普及,被大家欣然接受,并取得新的认识,便会领略到“闻道”的乐 趣,从而给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蓬勃的生机和崭新的气象,发生巨大的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寓景以议论,寓物以说理,不是抽象地讲道理,而是带有哲理的韵味和情趣,因而此诗既具有自然审美情趣,又具有哲理审美高度。

  正如后人评论朱熹的诗作所说:“因他胸中先有许多道理,然后寻诗家言语衬托出来,此却别是一路。”也就是说,朱熹是用真正的诗歌语言来表达哲理的。

来源:中国哲士网

中小学语文教学 春日,朱熹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资料,课文

作品《古诗两首》问题探讨原文赏析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古诗两首》句子分析
    《古诗两首》近义词反义词
    《古诗两首》教材简说
    《古诗两首》学习目标
    《古诗两首》教材建议
    《古诗两首》教学建议
    《古诗两首》重点难点
    《古诗两首》阅读提示
    《古诗两首》课文题解
    《古诗两首》学习指导
    《古诗两首》素质教育新学案
    《古诗两首》学习要点
    《古诗两首》课文结构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我磨《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课文中心
    《古诗两首》语言感悟
    《古诗两首》语言积累
    《古诗两首》课后题解
    《古诗两首》文本链接
    校园的柳树
    我爱春天
    假如我是一阵春风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电子课本
    《古诗两首》词语解释
    在读中感受古诗的美──《古诗两首》…
    在不知不觉中提升──《古诗两首》的…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咏柳》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春日》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写字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快乐练习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同步练习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同步轻松练习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强化练习
    《古诗两首》教材插图
    《古诗两首》教学杂谈
    《乞巧》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走进春的世界──《古诗两首》教学后…
    美在古诗教学── 听范莉萍老师上《古…
    吟诗作画话唐诗──古诗《咏柳》的教…
    《咏柳》课堂实录
    突破细节与整体感悟的联想──《咏柳…
    适度教学 兴趣为重──《咏柳》教学…
    听《咏柳》课后的反思
    引一引峰回路转 放一放海阔天空──…
    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燕子》…
    七次执教《春日》之反思
    《古诗两首》快乐练习:试题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