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三年级第二学期 >> 中学语文教案 >> 正文

 

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作教学设计)

章,有点感触,中小学语文教育最终是一种实践一种具体操作,所以千种理论万种学说都得化为操作方法,才能变成教育“生产力”。可是现在理论者与实践者相互脱离太严重。即双方相互脱离。你做的不错,望你在教学第一线做出更大成绩。 所以,我建议有志在语文教学方面有所建树的同行们,一定要打破传统的作文评改方法,创出一套适合自己作文教学的新方法,别总是步别人的后尘,真正让语文课姓“语”!
【备课资料集萃】
----摘自田军锋任主编、崔学峰任副主编的《中学写作概论》

第一节 材料的内涵
有人把文章比作人,说文章的主题犹如人的“灵魂”,文章的材料好比人的“血肉”,而文章的结构,恰似人的“骨骼”。这比喻非常生动。假若文章没有了材料,缺“血”少“肉”,那就不是一个健康的活“人”。相反,假如文章材料充实典型, “血肉丰满”,就会显得结实、健美。试看茅盾的《风景谈》:沙漠驼铃、高原归耕、延河夕照、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北国晨号,这一篇篇动人的乐章,这一幅幅怡人的面,若没有这丰满的“血肉”,文章的“灵魂”便无所依托。再看碧野的《天山景物记》:雪峰、溪流、森林、野花、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牧场、天然湖、果子沟,物象迭出,曳光流彩,有伸手可触似的感觉,有了这些充实的材料,作者热爱边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深厚情感便自然而然地洋溢于字里行间,了然于读者心中了。
由上述可知,材料是构成作品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是作者为着某一创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的一系列事实或论据。这里要指出的是,写入文章的一系列事实或论据固然可称作是“材料”,那些尚未经过选择、整理、提炼、加工的,没有写入文章之中的,但已被作者意识到、收集到的所有事实或论据,即全部的“素材”,也可称作材料。
我们知道,魏巍同志所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用了三个材料:书堂站(松骨峰)战斗,侧重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反映其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马玉祥从烈火中抢救朝鲜儿童,则侧重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深挚情感,反映其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某战士与作者的交谈,则更深一层地层示了志愿军战士襟怀的广阔,品德的高尚,反映其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这三个事例,生动感人,相得益彰。作者在《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中说过这样的话:“在朝鲜时,我曾写了一篇《自豪吧,祖国》的通讯,里边写了二十多个我认为最生动的例子。带回来给同志们看了看,感到不好,就没有拿出去发表。因为例子堆得太多了,好像记帐,哪一个也说不清楚、不充分。以后写《谁是最可爱的人》,就只选择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掉了两个。”这写进文章的三个例子是材料,而没有写进文章的例子,我们也把它们称为材料。另外,文艺创作中经常使用的“素材”、“题材”都属材料的范畴。
第二节 材料的积累和选择
一、积累材料的意义
写作过程包含了积累、构思、表达、修改这四个环节,而积累是最初的一环,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它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保证言之有物,言之有据
蚕不吃桑叶吐不出丝,蜜蜂不采百花酿不出蜜,一个作者不占有材料,就根本写不出好文章来。有的同学一遇写作文就抓耳挠腮,叫苦不迭,不得已只好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去东拼西凑,说些空话套话,甚至编些虚假材料;写出来的文章淡而无味,甭提别人不忍竟读,就连自己看了也直摇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根本原因是平时没有去积累材料。要想让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消除“无话可说”、“无啥可写”的苦恼,就必须在积累材料方面狠下功夫。革命导师马克思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极好的榜样。为了写《资本论》,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积累材料,光是他仔细钻研并写过“摘要”的书籍就多达—千五百多种。他在给友人的一封信里这样说:“每天从早上九点到晚上七点,我通常在不列颠的博物馆里。”每天十小时,数年如一日地收集材料,为《资本论》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许有人认为:材料当然是需要的,但不必多,不是还可以想象吗?殊不知想象乃是打碎了的记忆的重新组合,没有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想象就难以张开双翼。“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说,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鲁迅论创作》)鲁迅的话是十分中肯的,它告诉我们:没有类似的经验材料作基础,要想象也难以想象。
(二)激发写作冲动,增强写作热情
写作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表现”。所谓“故言,心声也”(汉•扬雄《法言•问神》)、“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说的都是这个意思。人非木,孰能无情。一个作者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受到材料的刺激,感情很容易激荡起来。正如陆机所说的“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文赋》)。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有了创作的欲望,才借助语言文字加以表现,发而为“文”。
因此,没有材料的积累,就没有“表现”可言了。
二、积累材料的基本要求
(一)高度自觉
积累材料的工作是一项极其复杂烦琐的工作,没有高度的自觉性,是做不好的。要主动到生活中去、,到书刊里去寻找写作素材、积蓄写作养料,捕捉写作情思,养成有意识地去积累材料的好习惯,不要临时抱佛脚,一个文题下来,才被动地去寻找材料,殊不知许多珍贵的材料已经从你身旁悄悄地溜走丁。如果长期这样被动地承受,是不可能积累起丰富的材料的,而且即使得到了一些,也不过是些零乱、肤浅、笼统、模糊的材料。假如我们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态度积极,就能充分发挥眼耳鼻舌身等各种感知觉功能,细致地观察生活,精心地品味生活,深刻地思索生活,那么我们获得的材料就会丰富得多、细致得多、深刻得多、系统得多。
有时,习作者无意中得来的素材,反倒对写作起了巨大作用,但这种现象并不能证明习作者无需保持高度自觉的态度,因为只有那些保持高度自觉的人,才能化无意积累为有意积累,才能认识到这些稍纵即逝的材料的意义,这种看上去“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结果,实则是建立在“踏破铁鞋”的基础上的。诚如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所说的:“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总之,要采取高度自觉的态度,积极投身到生活的洪流中去,摄取生活的浪花。
(二)多多益善
茅盾同志曾在《有意为之——谈如何收集题材》一文中提醒我们:“采集之时,贪多务得,要跟奸商一般,只消风闻得何处有门路,有货,便千方百计钻挖,弄到手方肯死心,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可称为‘货’的,便囤积,不厌其多。”(《茅盾论创作》)茅盾的比喻非常精彩,我们积累材料时,就是要“贪多务得”,多多益善,力求广博。旧时代的学者,特别是那些知名学者,他们的知识都相当地广博,用马南邨先生的话说,他们程度不等地都可以说是杂家,他们的文集中几乎什么都有,《梦溪笔谈》、《洪北江全集》差不多都可称得上百科论文集,各种材料应有尽有。如果离开了作者的多方面积累,是不可能有这些传世之作的。
对于材料的积累,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先生曾主张“竭泽而渔”,要我们不满足一两则材料,而是要抽干“泽”水,把所有的“鱼”(材料)捕获殆尽。毛泽东也主张要凭借“客观存在的事实,详尽地占有材料”(《改造我们的学习》)。不管是写哪一类的文章(包括学术论文、应用文、文学作品、新闻类的文章等),都必须详尽地占有材料。鲁迅辑录《小说旧闻钞》参考了九十余种、一千五百多卷古书;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参考了七百多种历史著作;为了写好《人民的好医生——李月华》这篇一万多字的通讯,三十多人的报道组,采访了整整六十天,开调查会五十次,个别访问达三百人次,积累了近百万字的素材。因为他们知道:厚积方能薄发。全面详尽地占有材料是做学问的基础工作,也是第一位的工作,同时又是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功。
三、积累材料的途径和方法
积累材料的途径有三条:
(一)观察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生活,研究生活,从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书信》,见《鲁迅全集》第10卷,165页。)观察什么呢?观察生活中一切的人事物景、国际风云、社会经纬、身边琐事、各色人等、山川河流、花树木、鸟兽虫鱼,真正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的生活奉富多彩、绚丽多姿,只要我们运用头脑,倾心观察,就能从生活这座“宝山”中获取无尽的材料。
(二)调查社会
首先要求我们“眼睛向下,甘当小学生”,采取谦虚谨慎的态度;其次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调查之前要先拟好调查提纲,调查之中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调查之后要对调查得来的材料进行核实、整理。向社会作调查,以获得第一手材料,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司马迁为写《史记》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普希金写《甲必丹之女》,曾到过卡山、辛比尔斯克,奥伦堡各城市.乌拉尔草原旅行调查;徐迟为了写《哥德巴赫猜想》,做了大量的调查、采访工作,他和陈景润无话不谈,陈景润的生平事迹,喜怒哀乐,性格品德,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中学语文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作教学设计),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等待戈多
    岳阳楼记
    满井游记
    己亥杂诗
    行路难
    观刈麦
    发问的精神
    想和做
    哨子
    峡江寺飞泉亭记
    《世说新语》三则
    《词五首》教案:《望江南》《武陵春…
    实词的辨析和选用
    高三专题复习课:“仿写句子”教学设…
    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说“木叶”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五册第二单元教案
    百年孤独
    《三块钱国币》教案
    驿路梨花(教案)
    阿Q正传
    我的信念(教案)
    囚绿记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
    成功
    学问和智慧
    论美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
    小说家谈小说: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
    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隆中对(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信客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作文…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公开课教案
    《谈读书》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
    《诗经》三首简明课堂实录:《氓》《无…
    《胡同文化》微型教案设计
    《论求知》教案
    麦琪的礼物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简案
    认识自我(教案)(粤版高中新课标教…
    杜甫律诗五首
    夸父逐日
    《晏子故事两篇》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
    亲情话题作文——《我的父亲母亲》的…
    谈谈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
    故都的秋
    《诗五首》教案:《使至塞上》《闻王…
    爱莲说教案
    律诗鉴赏教案(一课时)
    虞美人的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
    济南的冬天
    《敬业和乐业》教案
    范进中举
    唐雎不辱使命
    我的叔叔于勒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雨说
    变形记
    墙上的斑点
    蜀道难
    兵车行
    《项脊轩志》说课稿
    齐桓晋文之事
    将进酒
    庄暴见孟子
    齐人有一妻一妾
    鲁版高一语文《荷塘风起》教案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说课
    《雨说》教案
    《星星变奏曲》教案
    《鹤群翔空》教案设计(网血来稿,吐血…
    《琵琶行》教案设计
    我教《项脊轩志》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小…
    《鹤群翔空》说课稿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原创…
    饮酒
    《说“木叶”》教学设计
    《狼》教案
    《我与地坛》课堂实录
    《蜡烛》简案
    归园田居(简案)
    《勇气》教学设计
    怎样读诗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驿路梨花(教案)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公开课教案
    《夸父逐日》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作文教案——人与自然
    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作教…
    老王
    台阶
    《马的世界》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
    《雨霖铃》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孙权劝学》《竹影》…
    哀江南
    智取生辰纲
    《沁园春·长沙》教案
    台阶(教学简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归园田居
    高三作文训练系列三:空白艺术的得体…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与广告“零距离”
    《蜡烛》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与马共舞》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
    期末总复习说明文部分学案:阅读科技…
    不求甚解
    逍遥游
    短歌行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雷雨
    茶馆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研究性学习
    三块钱国币
    长亭送别
    窦娥冤
    《长亭送别》之研究性学习
    花未眠
    失街亭
    亲爱的爸爸妈妈
    林黛玉进贾府
    柳毅传
    《柳毅传》之阅读练习
    虎丘记
    促织
    高一一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纲要
    人是什么
    人生的境界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闺塾
    药(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科学与艺术
    《导言》
    《信客》教案
    再别康桥
    《芦花荡》教案
    《死水》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激活个性,活化人物——作文教学课堂…
    《齐桓晋文之事》(第三课时
    《道士塔》教案
    我愿为文言文教学插上灵动的翅膀
    《忆读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曹刿论战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及反思
    孙权劝学
    星星变奏曲
    激活学生写作思维的指导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祝福(教案)
    荷花淀(教案)
    《逍遥游》之延伸阅读
    项链(教案)
    登上地球之颠
    傅雷家书两则
    《陈奂生上城》
    守财奴(教案)
    《安塞腰鼓》公开课教案
    错误
    《死水》
    胡同文化
    再别康桥
    读出典型环境来
    神奇的极光
    路漫漫其修远(教学资料)
    高三作文训练系列二——写作材料的合…
    敬畏自然
    边城(教案)
    芦花荡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离骚》(节选)[新教材]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登上地球之巅
    《夸父逐日》教案
    《沁园春 长沙》教案
    桥之美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