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三年级第二学期 >> 中学语文教案 >> 正文

 

虎丘记


张连生

《虎丘记》[一]
目的:
体会作者寄寓文中的思想感情。
品味文中对月夜歌声生动传神的描写。
重点
体会作者寄寓文中的思想感情。
品味文中对月夜歌声生动传神的描写。
难点
理解本文的审美重心和作者独特的审美趣味。
品味本文清新流畅的语言。
方法
阅读、分析
过程
一、讲习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公,明代公安(现在湖北省公安)人,文学家。早年由进士除吴县知县,称病去,遍游吴会山水。后又担任过一任京官,晚年归卧柳浪湖上,以诗酒卒。留有《袁中郎全集》四十卷。他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合称“公安三袁”,被称为“公安派”。“公安派”在文学上反对形式主义和拟古主义,在思想上反对封建礼教和儒家道统。他们的作品也能打破传统诗文的陈规陋习,抒发个性,清新流畅。但由于不适当地强调表现自我,忽视社会现实,故作品缺乏浓厚的社会内容,思想贫乏,风格轻佻。著有《袁中郎全集》。
《虎丘记》记述了明代苏州虎丘山中秋月夜游人云集的情景,生动地描绘了虎丘的月夜景色和游人聚饮欢歌的场面,刻细腻,情致盎然。
本文善于把自己的个性、情感、风貌渗透到景物描写之中,刻细腻,文笔隽秀生动,丝毫没有雕凿的痕迹,语言清新、流畅、浅近,接近口语。
二、阅读课文
1.通假字
①阖:合 范例讲解:倾城阖户
②呕:讴 范例讲解:布席之初,呕者百千
③识:志 范例讲解:不知尚识余言否耶
2.活用词
①名词用如动词
范例讲解: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 月:出月亮 花:开花 雪:下雪
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吏:作官
②名词作状语
范例讲解:
檀板丘积,樽罍云泻 丘:像小丘一样 云:像云一样
3.古今异义
范例讲解: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 古义:离
三、熟悉课文内容


《虎丘记》[二]
目的:
体会作者寄寓文中的思想感情。
品味文中对月夜歌声生动传神的描写。
重点
体会作者寄寓文中的思想感情。
品味文中对月夜歌声生动传神的描写。
难点
理解本文的审美重心和作者独特的审美趣味。
品味本文清新流畅的语言。
方法
阅读、分析
过程
一、文章结构

二、要点详析
品味文中对月夜歌声生动传神的描写
本文第二段对月夜歌声作了非常生动传神的描写。这一段描述独特地借助于“布席之初”到“未几”、“已而”、“比至”的表示时间观念的词语的微变,带动出意象的轻转,使一幅幅情状图冉冉扑来。这种对声态情景的描述是流动、变化的,即由繁闹到幽静。“声若聚蚊,不可辨识”、“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嘈杂的声浪,莫之能辨,是中秋虎丘热烈情景的生动、具体的写照,但不是作者审美的最终目标,他所欣赏的是“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是“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可见,作者审美上所追求的是清幽而又明亮的声态。而这一声态又是产生于“明月浮空,石光如练”、“月影横斜,荇藻凌乱”的幽静而又雅丽的环境之中。声、色、境以明丽的格调和交融的整一形式出现,才是作者审美意趣的真正寄托者。他从这里获得了审美感受,确定了他独特的审美个性。他为之神驰和击节的不是钟鼓齐鸣的交响乐,而是轻悠亮彻的小夜曲。作者按照自己的审美趣味对此进行了独特的审美评价:“听者魂销”,“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这一段作为全文描述的重心,不是在横长的空间感上取胜,而是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上使意、境导向深入,并以鲜明的层次加以显示。值得细加玩味的是,这一大段声态描述的时间、人数、主体审美趣味是密切融合而又同步推进的。布席之初——唱者千百;未几——数十人;已而——三四辈;比至——一夫。从不可辨识——音若细发,却响彻云际。境界每一移位,则主体审美情思便深入一层,如螺丝钻木,又如开沟掘井,直至审美的核心地带,发现最主要的审美情趣为止。这里,时域的按步换形,带来审美趣味的穿堂入室。
三、诵读课文


文言阅读
目的——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重点——文言整体把握与理解
难点——文言词汇的理解与积累
方法——阅读
过程——
阅读理解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单人,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屋县尉、集贤校理。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①畿甸,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②,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思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
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
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面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利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
注:①雠校至结绶:雠chóu校对。绶shòu用来拴印的丝带。
②谠言:谠dǎng正直的话。
1.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 袖:带着
B.后进文章无可意者 可:适合
C.礼部侍郎高郢擢升甲科 擢:选拔
D.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 市:卖
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或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 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
谏官上章者十七八 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
A.两个“上”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B.两个“上”字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上”字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D.两个“上”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3.与“由是多见听纳”句式相同的是 ( )
A.君既若见录 B.图穷而匕首见
C.渐见愁煎迫 D.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4.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①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②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
A.①我以为(真正的)文人已经绝迹了,(没想到)又得到了您。
②因而读书人、品德高尚的人很赞赏他,(这事)也常常流传到朝廷中。
B.①我以为好文章已经绝迹了,(没想到)又得到了您。
②因而读书人、品德高尚的人很赞赏他,(这事)也常常流传到朝廷中。
C.①我以为好文章已经绝迹了,(没想到)又得到了您。
②因而读书人、品德高尚的人大多责备他,(这事)常常被当作流言而禁止。
D.①我认为这篇文章绝妙,所以又想见您。
②然而读书人、品德高尚的人大多数赞赏他。(这事)也常被当作流言而禁止。
5.白居易敢于直谏的主要原因是(3分) ( )
①襟怀宏放,达则兼济天下
②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
③召人翰林为学士
④官拜左拾遗。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思造
⑤与河南元稹相善
⑥王锷诛剥民财,以市恩泽
⑦吐突承璀为招讨使
⑧章武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
A.②③⑧ B.④⑤⑥⑦
C.①④⑧ D.④⑥⑦⑧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白居易在任“秘书省校书郎”至“●屋县尉、集贤校理”其间,写了百十篇诗,内容都含有劝谏之意,受到赞誉。
B.白居易由“翰林学士”而“拜左拾遗”,属于越级提拔,所以白居易打算用生平所有学问报答皇上给予的恩惠。
C.当

[1] [2]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中学语文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虎丘记,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等待戈多
    岳阳楼记
    满井游记
    己亥杂诗
    行路难
    观刈麦
    发问的精神
    想和做
    哨子
    峡江寺飞泉亭记
    《世说新语》三则
    《词五首》教案:《望江南》《武陵春…
    实词的辨析和选用
    高三专题复习课:“仿写句子”教学设…
    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
    说“木叶”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第五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五册第二单元教案
    百年孤独
    《三块钱国币》教案
    驿路梨花(教案)
    阿Q正传
    我的信念(教案)
    囚绿记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
    成功
    学问和智慧
    论美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
    小说家谈小说: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
    诗人谈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隆中对(教案)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信客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作文…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公开课教案
    《谈读书》教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保护野生动物
    《诗经》三首简明课堂实录:《氓》《无…
    《胡同文化》微型教案设计
    《论求知》教案
    麦琪的礼物
    十三岁的际遇(教案)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简案
    认识自我(教案)(粤版高中新课标教…
    杜甫律诗五首
    夸父逐日
    《晏子故事两篇》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
    亲情话题作文——《我的父亲母亲》的…
    谈谈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
    故都的秋
    《诗五首》教案:《使至塞上》《闻王…
    爱莲说教案
    律诗鉴赏教案(一课时)
    虞美人的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
    济南的冬天
    《敬业和乐业》教案
    范进中举
    唐雎不辱使命
    我的叔叔于勒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雨说
    变形记
    墙上的斑点
    蜀道难
    兵车行
    《项脊轩志》说课稿
    齐桓晋文之事
    将进酒
    庄暴见孟子
    齐人有一妻一妾
    鲁版高一语文《荷塘风起》教案
    《孟子》短文两篇(孟子见梁襄王、弈…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说课
    《雨说》教案
    《星星变奏曲》教案
    《鹤群翔空》教案设计(网血来稿,吐血…
    《琵琶行》教案设计
    我教《项脊轩志》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说课…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作文小…
    《鹤群翔空》说课稿
    我的空中楼阁(课堂实录)[本站论坛原创…
    饮酒
    《说“木叶”》教学设计
    《狼》教案
    《我与地坛》课堂实录
    《蜡烛》简案
    归园田居(简案)
    《勇气》教学设计
    怎样读诗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驿路梨花(教案)
    《沁园春 长沙》教案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公开课教案
    《夸父逐日》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作文教案——人与自然
    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作教…
    写自己最熟悉、最动情的东西(写作教…
    老王
    台阶
    《马的世界》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
    《雨霖铃》教学设计
    闺塾
    失街亭
    《沁园春·长沙》教案
    台阶(教学简案)
    花未眠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归园田居
    高三作文训练系列三:空白艺术的得体…
    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与广告“零距离”
    《蜡烛》教案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与马共舞》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
    《土地的誓言》《孙权劝学》《竹影》…
    哀江南
    短歌行
    智取生辰纲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雷雨
    茶馆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研究性学习
    三块钱国币
    长亭送别
    窦娥冤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新课标验收课…
    林黛玉进贾府
    亲爱的爸爸妈妈
    《齐桓晋文之事》(第三课时
    《逍遥游》之延伸阅读
    柳毅传
    《柳毅传》之阅读练习
    促织
    高一一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纲要
    人是什么
    人生的境界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长亭送别》之研究性学习
    药(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科学与艺术
    《导言》
    《信客》教案
    再别康桥
    《芦花荡》教案
    《死水》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激活个性,活化人物——作文教学课堂…
    期末总复习说明文部分学案:阅读科技…
    《道士塔》教案
    我愿为文言文教学插上灵动的翅膀
    《忆读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曹刿论战
    《满井游记》教学设计及反思
    孙权劝学
    星星变奏曲
    激活学生写作思维的指导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案)
    祝福(教案)
    荷花淀(教案)
    逍遥游
    项链(教案)
    登上地球之颠
    傅雷家书两则
    《陈奂生上城》
    守财奴(教案)
    《安塞腰鼓》公开课教案
    错误
    《死水》
    胡同文化
    再别康桥
    读出典型环境来
    神奇的极光
    路漫漫其修远(教学资料)
    高三作文训练系列二——写作材料的合…
    敬畏自然
    边城(教案)
    芦花荡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离骚》(节选)[新教材]教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登上地球之巅
    《夸父逐日》教案
    不求甚解
    桥之美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