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第Ⅰ卷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百舸 ( kě) 熨帖 (wèi) 惆怅(chóu) 漪沦(yǐ)
B、青荇 ( xíng) 慰藉 (jí) 屏息 (bǐng) 萧瑟 (sè)
C、炫耀 (xuàn) 寥廓(liáo) 荡漾(yàng) 眷属(juàn)
D、踟蹰 (zhí ) 罗绮 (yǐ) 分外(fèn) 深邃(sh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峥嵘 慷慨 壁龛 锲而不舍
B、追朔 草莓 废墟 义愤填鹰
C、奥丧 歧视 贫脊 门庭若市
D、簇新 摸索 星晨 游目聘怀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这个学校的校服设计巧妙,老师的校服用蓝色,学生的校服用青色,表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 青岛市原市委书记杜世成利用承办2008年奥运会风帆比赛之机,哄炒楼市,房价每年翻番,而市民收入未见改善,只能望洋兴叹。
C、 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D、随着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住在这里的老百姓大都安土重迁,,高高兴兴地搬入新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 公众对华南虎的关注,表明了我们社会对野生动物的关爱,也是全社会生态意识明显提高的表现。
C、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一经播出,反应非常热烈。此剧打破了以往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视角单一的感觉,以更清新的手法解读革命历史人物的成长历程,看起来更像有励志精神的青春偶像剧。
D、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基层,重视基层,进一步关心村干部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事关全局,至关重要。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 ,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
①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
②坐在石头上,徘徊在塘边
③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
④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每题3分,共9分
中秋的中国含义
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除夕吃饺子、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所有这些文化标志加起来,才是文化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人。
回顾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大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呢?
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愈行愈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
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是重要的,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
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首先得明确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中秋文化在我看来,就是“和文化”。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民俗专家考证认为周朝先民对月亮的崇拜,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无论怎样的心境,“和”都是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中秋的月饼化不开浓浓的乡愁。中秋,为奔忙于事业的人编织了一个借口:再怎么忙,也该回家团聚,家和才能万事兴;中秋,也让游子思乡愁绪飘飞得莫名心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亲人的日子可否和善如昔?如今的中秋,是海峡两岸无数个家庭的不眠之夜,隔着一弯浅浅的海水,诉说祖国和平统一的梦想;中秋,也是游走异国的海外赤子们遥望祖国的时刻……
要将传统中秋佳节“升格”,就要改变当前节日商业文化中的落后与庸像,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当然,中秋佳节并不排斥现代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它们完全可以增添传统节日的时尚元素,让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更多一些时代色彩。
顺便说一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可传承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
在已公布的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流行在内蒙古的马头琴,已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作为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源头的中国并没有给予许多民间节日以应有的重视,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些节日都被列为法定假日。
其实在这些差距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恢复几项传统活动,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节悼念爱国先人,重阳节登高敬老……为这些节日申遗,其实就是在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关注的就是“人类文化”,是站在人类和世界的角度上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文化是世界共享的。建立申报评定机制也是为了鼓励和促进各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日本、韩国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台了类似民间文化保护法,个中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往大里说,世界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就是中国区别于其他文化国度所持有的不凡的价值所在,是中华民族立足世界的身份证。
中秋的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到今天,我们对历史文化遗存,当然应该怀着一份敬畏,一份呵护。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总第245期,部分有改动。
相关链接:国务院2007年12月16日公布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改的决定, 决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把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假日增设为法定节日,各自放假一天。)
6、下列对“中秋的中国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把中秋节与西方的“洋节”区分开来,使之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本色。
B、 剔除中秋文化中的商业文化,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
C、 通过中秋“申遗”活动,在全社会重塑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敬畏与呵护之心。
D、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对中秋文化的本质与功能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7、对于如何“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要在弘扬和传承时了解这些节日所蕴含的“和文化”传统文化本质。
B、 在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中增添一些时尚元素,让传统节日更多体现一些时代色彩。
C、 重视这些民间节日,国家和民族要增加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
D、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8、对于国务院出台的增加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这一做法的意义,结合文章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是从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民意作出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表现,更是对祖先文化的高度重视
B、 中国政府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与日、韩等国有一定差距,但如今这一状况正在改变。
C、 中国人由早先的愈行愈远,对自己民族的节日根本不重视,转变为怀着一份敬畏与呵护之心去留存民族这些独特的文化记忆。
D、有利于去除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在重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文化的建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金圣叹先生传
【清】廖燕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吴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①,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②,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后③,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④。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14),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坤”两卦,多至十万馀言。其馀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传先生解杜诗时,自言有人从梦中语云:“诸诗皆可说,惟不可说《古诗十九首》。”先生遂以为戒。后因醉纵谈《青青河畔草》一章,未几,遂罹惨祸。临刑叹曰:“砍头最是苦事,不意于无意中得之。”
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而说者谓文章妙秘,即天地妙秘,一旦发泄无馀,不无犯鬼神所忌,则先生之祸,其亦有以致之欤!然画龙点睛,金针随度⑤,使天下后学,悉悟作文用笔墨法者,先生力也,又乌可少乎哉!其祸虽冤屈一时,而功实开拓万世,顾不伟耶⑥!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
【注释】
①排:批驳。
②权子母:古谓国家铸钱,以重币为母,轻币为子,权衡其轻重铸之,以利通行。(参看《国语·周语下》)后世遂称借贷生息为“权子母”,“子”为利息,“母”为本金。
③鼎革:指明清易代。
④“《论语》”三句:两“喟然叹曰”,一见于《论语·子罕》,颜渊感叹孔子伟大,育人有方,是“叹圣”;一见于《论语·先进》,孔子赞叹诸弟子独曾点志向与自己一致,是“圣叹”。
⑤金针:比喻作诗文秘法。元好问《论诗》其三:“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后以教人作诗文方法为“金针度人”。度,授与。
⑥顾:岂,难道。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示:给……看。
B. 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顾:考虑。
C.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 善:友好,亲善。
D. 吾已为君遣之矣 遣:派遣。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先生辄起而排之 /太后盛气而揖之
B.先生则抚掌自豪 / 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C.予其为点之流亚欤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至今学者称焉 /去今之墓而葬焉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金圣叹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的一组是
①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 ②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
③声音宏亮,顾盼伟然 ④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⑤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⑥甫越月,已挥霍殆尽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 金圣叹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他非常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
B金圣叹所作的评论并不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他的著述多到十万多字,但是只有《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几种是有价值的。
C.王斫山拿一千两银子给金圣叹,可刚过一个月,那些钱就被他挥霍一空了。王斫山竟没当回事。足见王斫山为人侠义,也可看出金圣叹为人洒脱。
D. 先生死后,仿效先生风格评论著作最出名的人有毛宗岗、徐增,江苏武进县的吴见思、许庶庵等人,受到人们的称赞,说明金圣叹的影响极大。
第Ⅰ卷答题卡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
|
|
|
|
|
|
|
|
|
|
得分栏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3分)
译文:
(2)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3分)
译文:
(3)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每小题3分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回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题必做,3—7题任选4题。每空1分,共8分)
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 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传为左丘明所著;《国语》是我国最早的 体史书,共二十一卷,亦传为左丘明所著。
②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③ ,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郑愁予《错误》)
④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朱自清《荷塘月色》)
⑤群臣吏民, ,受上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⑦ ,则知明而行过过矣。《荀子·劝学》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21分
冻顶百合
毕淑敏
那一年到台湾访问,台湾作家为我们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观光旅游项目,其中当然少不了阿里山日月潭这些经典的风光所在。
记得那天去台湾岛内第一高峰的玉山。随着公路盘旋,山势渐渐增高。蜿蜒公路旁突然出现了密集的房屋和人群。我显示出好奇:这些人要干什么?
当地女作家淡然地说:卖茶。
我来了兴趣,继续问:什么茶?
女作家更淡然了,说:冻顶乌龙。
冻顶乌龙可是台湾的名产啊,前些年,大陆很有些人以能喝到台湾正宗的冻顶乌龙为时髦呢!说着,我拿出手袋,预备下车去买冻顶乌龙。
女作家看着我,叹了一口气说:就是爱喝冻顶乌龙的人,才给玉山带来了莫大的危险。她面色忧郁,目光黯淡,和刚才夸赞玉山风景时判若两人。
为什么呀?我大不解。
她拉住我的手说,拜托了,你不要去买冻顶乌龙。你喜欢台湾茶,下了山,我会送你别的品种。
冻顶乌龙为何这般神秘?我疑窦丛生。
女作家说,台湾的纬度低,通常不下雪也不结霜。玉山峰顶,由于海拔高,有时会落雪挂霜,台湾话就称其“冻顶”。乌龙本是寻常半发酵茶的一种,整个台湾都有出产,但标上了“冻顶”,就说明这茶来自高山。
冻顶乌龙可卖高价,很多农民就毁了森林改种茶苗。天然的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茶苗需要灭虫和施肥,高山之巅的清清水源也受到了污染。人们知道这些改变对于玉山是灾难性的,但在利益和金钱的驱动下,冻顶茶园的栽培面积还是越来越大。她没有别的法子爱护玉山,只有从此拒喝冻顶乌龙。
女作家忧心忡忡的一席话,不但让我当时没有买一两茶,时到今日,我再也没有喝过一口冻顶乌龙。
又一年,我到西北公差,主人设宴招待。侍者端上了一道新菜,报出菜名“蜜盏金菊”。 主人力劝,大家纷纷举筷,遂赞不绝口。
身边坐着的植物学博士面色冷峻,一口未尝。菜很甜,我悄声问,您不爱吃糖?
没想到他大声回答,我不吃这道菜,并不是有糖尿病,我很健康。
我一时发窘,不知他为什么义愤填膺。植物学博士继续义正辞严地宣布道,这些酷似菊花的花瓣,是用百合的根茎雕刻而成的。
博士说,这几年,由于百合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对它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种百合。百合这种植物,是植物中的山羊。
大家实在没法把娇美的百合和攀爬的山羊统一起来,充满疑虑地看着博士。
博士说:山羊在山上走过,会啃光植被,连苔藓都不放过。百合也需生长在山坡疏松干燥的土壤里,身边没有草木丛生,周围没有大树遮挡,几年之后,土壤沙化……
那一天那一桌那盘美妙的蜜盏金菊,只当初被人动了几筷子。
从此,我家的花瓶里,再没有插过百合,不管是西伯利亚的铁百合还是云南的豹纹百合。在餐馆吃饭,我再也没有点过“西芹夏果百合”这道菜。在菜市场,我再也没有买过西北出的保鲜百合,那些洗得白白净净的百合头挤压在真空袋子里,好像一些婴儿高举的拳头,在呼喊着什么。
一个人的力量何其微小啊。我甚至不相信,这几年中,由于我的不吃不喝不买,台湾玉山阿里山上会少种一寸茶苗,西北的坡地上会少开一朵百合,会少沙化一笸黄土。
然而很多人的努力聚 集起来,情况也许会有不同。努力,也许就会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出现。墙倒众人推一直是个贬义词,但一堵很厚重的墙要訇然倒下,是一定要借众人之手的。
(节选自《青年博览》2007年第3期,有改动。)
16、开头写买茶,为何将“我”与“女作家”的态度对照来写?(5分)
答:
17、冻顶乌龙有哪些危害?请根据文意进行概括。(5分)
答:
18、结合文意,理解下面两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6分)
⑴百合这种植物,是植物中的山羊。
答:
⑵好像一些婴儿高举的拳头,在呼喊着什么。
答:
19、结尾作者呼吁“墙倒众人推”,文章是怎样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5分)
答:
六、(9分)
20、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两处语序不当,请将其进行调整。(4分)
庄子像水一样冷静,像火一样热烈。几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受了他的影响,一方面疾恶如仇,嬉笑恕骂;另一方面却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了一股清风,一弯明月。他那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深刻的思想,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
(1) 调整为
(2) 调整为
21、根据语境及表达要求,回答问题。(5分)
周日你到郊区游玩,阳光宜人,景色优美。但是午后开始下大雨,第二天你的朋友问你:“昨天玩得开心吗?”你会怎么回答?
(1)消极表达:
(不超过30个字)2分
(2)积极表达:
(不超过50字)3分
七、(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人生有时要学会转弯,有时是转好一个弯,会引你走向另一个成功的巅峰
请以“我要转好这个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得另拟题目。(2)不得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3)立意自定。(4)文体自选。(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或套作。
参考答案
1、C (A、舸gě 熨yù帖 B青荇xìng 慰藉 jiè D踟chí蹰 罗绮qǐ)
2、A( (B、“朔”应为“溯” “鹰”应为“膺”。C、“奥”应为“懊” “脊”应为“瘠”。D、“晨”应为“辰” “聘”应为“骋”)
3、B(“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本句熟语使用正确。A、意义使用不当.C、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D“安土重迁”指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4、B(A、成分残缺,“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无主语,前面应加上“这篇文章”一类的词语。C、“反应”与“热烈”动宾搭配不当,可把“反应”改为“反响”。D、语序不当,应先“重视”后“加强”)
5、A(前一空注意与“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相协调,后一空应注意③④句中句号。
6、B(ACD在文中均可找到相关依据,B项“剔除”错误,应为“改变”)
7、A(“中秋文化”在作者看来就是“和文化”,“和文化”并非指所有的节日文化)
8、C(“根本不重视”不妥,如对春节就非常重视,对其他节日只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9、答案:D。打发掉。
10、答案:C前句其为揣测副词,大概,后其为祈使副词,一定。A代词,指人B副词,就D代词,他们。
11、答案:B。②说非常珍视自己的评书稿本;⑤说听课的人对他的崇拜。
12、B。原文说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著述多到十万多字的是《易经》,“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是说如今流传在社会上的著作。
13.(10分)
(1)译文:即使以前讲学的人听说了,皱眉叹息,他也不予考虑。“虽”“顾”两个得分点,大意1分。(3分)
(2)译文: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 “兀坐”“为务”两个得分点,大意1分。(3分)
(3)译文:虽然遭遇悲惨的灾祸,却并不是因为他犯了罪,君子(有德行的人)都为他悲伤。“罹”“非其罪”“伤”三个得分点,大意1分。(4分)
14、(1)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时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海浪、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意思对即可)3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意思对即可)3分
15、8分 ①、编年 国别 ②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③、跫音不响 ④、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⑤、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⑥申之以孝悌之义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6、产生悬念,引起读者兴趣;通过对比,突出女作家对冻顶乌龙带来的危害忧虑之深。
17、①因质优价高销路好,使得许多山民毁林种茶。
②因为冻顶只在高山,生产地域狭窄,对山林的破坏最为集中。
③化肥农药的使用对水土造成污染。
④长期集中性的破坏,给玉山风景区带来莫大的危险。(答三条即可)
18、(1)种百合也像养山羊一样,会破坏周围的植被。
(2)百合也在抗议人类的贪婪与残忍。
19、文章由登山游览引出女作家拒买冻顶乌龙,再联想到博士拒吃“蜜盏金菊”,再写自己的触动,进而感叹个人力量的渺小,呼吁大家努力,从而揭示文章的主旨。
20、4分 (1)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冷静 (2分)
(2)“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思想的深刻”或“恣肆的文笔,深刻的寓言,深刻的思想”(2分)
(第一问注意人物特征“热烈”与“冷静”的先后关系和辩证统一;第二问注意句式整齐。)
21、5分 示例:
(1)噢,别提了,还没玩就下起了大雨,真是倒霉的一天。(2分)
(2)昨天真不错,玩得很愉快,尤其是中午下了场大雨,大家都抱头鼠窜。你没有看到那场面,真是有趣!(3分)
22、作文 60分 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先生姓金,名采,字若采,吴县生员,为人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高傲奇特,傲视一切。善于评论书籍文章,对书籍文章的评论都是以前的人没有说过的。当时有凭讲授学问而闻名的人,先生总是站出来批驳这些人。他在所住的地方贯华堂设置很庄严的座位,招收学生讲授经书。他所讲授的经书名叫《圣自觉三昧》,讲稿总是自己带着自己看,从不公开给别人看。每次到讲堂开设讲座,环顾四周的样子神采卓异,所有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所记载的内容,没有不被他评论的。议论纵横捭阖,自始至终都讲得极其透彻。座位下面听讲的僧俗侣众诸色人等崇拜到了极点,感叹说从没有听过这样的见解。先生就拍着巴掌自我赞许,即使以前讲学的人听说了,皱眉叹息,他也不予考虑。
先生向来和王斫山交情最深,王斫山本来也是侠义的人,一天他拿一千两银子给先生,说:“先生拿这些钱去借贷生息,以后本金归还我,利息就给你补贴生活,行吗?”先生爽快地答应了,可是刚刚过一个月,那些钱已经被他挥霍一空了。于是就对斫山说:“这些东西在先生家,只是增加您守财奴的名声罢了,我已经替您打发掉了之。”王斫山笑了笑没当回事。
明清易代后,先生断绝了做官进取的念头,改名叫人瑞,字圣叹。除了和亲人朋友谈笑之外,只是独自端坐贯华堂中,把读书著述作为追求。有人问“圣叹二字是什么意义?先生说“《论语》有两次‘喟然叹曰’颜渊感叹孔子,孔子赞叹弟子曾点,我大概是曾点一类的人吧!”先生所评论的《离骚》、《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等书,根据次序编定为“六才子书”,都是有独到的眼光的。尤其爱好讲《易》,对“乾”、“坤”两卦的评述,多到十万多字。其它的评论还有很多,如今流传社会上的著作,只有《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几种刊刻版本。
传说先生在解读杜甫的诗时,他自己说有人在他的梦中传话说:“各种诗都可以评论,只是不能评论《古诗十九首》。”先生于是把这个梦作为戒律。后来因为醉酒不受拘束地谈《青青河畔草》一章,不久,就遭遇悲惨的灾祸。面对行刑时感叹道:“砍头是最痛苦的事,没想到我在无意中竟受到了这种痛苦。”
先生死后,仿效先生风格评论著作的人,算长洲毛宗岗、徐增,江苏武进县的吴见思、许庶庵等人最出名,到现在求学的人还称赞他们。
曲江廖燕说:我读先生所评的各种书,标新立异,见解卓越,超乎常人所想,我感觉千百年来,到他这里才开拓出极有生气的一面。唉!多么优秀啊!虽然遭遇悲惨的灾祸,却并不是因为他犯了罪,有德行的人都为他悲伤。然而评价他的人说文章奥妙的秘诀,就是天地奥妙的秘诀,如果阐明得太透彻,不可避免会触犯鬼神的忌讳,这样看来先生的灾祸,大概也有一些致祸的原因啊!但是先生画龙点睛的评论,教人写作诗文的方法,使普天下后来求学的人,完全领悟写文章布局构思的方法,这是先生的功劳啊,这功劳又怎么会小呢!他的灾祸虽然冤屈一时,但是他的功劳确实为以后千年万代开拓了局面,难道不卓异吗!我路过吴门,去拜访先生的故居,然而没有人知道他的住处,于是我就写诗来凭吊先生,并写下象这样一篇关于他的生平大概的传记。(张青云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