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语文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 >> 语文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 正文

 

荷塘月色

专题四

荷塘月色

一、              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透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二、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必修二第二专题“慢慢走,欣赏啊”复习

一、字词。

1、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  )    (  )婀玲     )   淅沥(     )

仓颉(  )   (   )   苔藓(   )   (   )

惊悸(   )  (  )    抛掷( )     (    )

(   )  脖颈(  )   释鳏(   )    (   )

机杼(  )  (  )   (  )       (  )

(   )  (  )   蹒跚(   )      (    )

踌蹰(   )   寒暄(  )   尘芥(  )   羁绊(   )  牛犊(  )    欺侮(  )     歇憩(  )  (   )

(   )  (    )   纨绔(      )        (   )   条褥(   )    (  )  内帷(  )           (   )  两靥(  )    (   )洗翠幄(  )            懵懂 (    ) 蹙眉(   )  怔怔(     )氤氲      (    )    (    )       (     )

2、正确书写下列加点的字。

踱步  梵婀玲   霎时  仓颉  苔藓  舐犊  惊悸        抛掷  呢帽    沾染  释鳏  瞑目机杼        粜卖   麂皮      钝响   蹒跚    芒刺  踌蹰  寒暄   尘芥   羁绊牛犊   欺侮   歇憩    擂鼓 敕造   纨绔    錾银   条褥   嗔视  内帷斟茶两靥   盥洗   翠幄 懵懂   蹙眉   怔怔  斑驳   氤氲     岑寂      擎天   蓊郁

3、解释下列词语。

蓊蓊郁郁: 

幽僻:

袅娜:  

倩影:                      倩,        

 氤氲:   

 岑寂:

濑: 

深居简出:

花枝招展:

寒暄:                      暄, 

不更事:

怨府:  

淡然:  

俨然:   

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杂乱。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   

出格:

 讪讪:   

怔怔:  

悲悯:   

涎皮:  

莞尔:  

忖度:  

内帷:

二、作家作品。

1、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自称“我是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还写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为著名的散文家。

2、余光中,福建永春人,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1974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李白的传人”。

3、汪曾祺,现、当代作家。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浦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大淖记事》。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4、孙犁,原名孙树勋。早期作品收入小说散文合集《白洋淀纪事》。50年初出版反映抗战的长篇小说《风云初记》。1959年出版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因自成风格而被称为“荷花淀派”的开创者。《荷花淀》、《吴召儿》、《嘱咐》等流传不衰。

5、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18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

6、沈从文,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等。

7、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代表作长篇小说《红楼梦》。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今传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叙。

三、中心内容及写作技巧。

1、《荷塘月色》:文中描写荷塘(月下的荷塘)、月色(荷塘上的月色)的美景,抒发了“心不宁静     独处求静    一无所有     惦念江南”的感情,表达了渴望自由、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却又无法超脱的心境。第一部分:点明心境,交代缘由;第二部分:小径漫步,抒发感受;第三部分:荷塘月色,景语情语;第四部分:江南采莲,向往憧憬。写作技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用词精当,又运用了叠词,博喻和通感,描写形象,十分传神。

2、《听听那冷雨》: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吟唱的乡思乡愁、故国之恋,他的散文以其独特的体验,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听听那冷雨》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体味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

3、《金岳霖先生》: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全文以恬淡作底蕴,克制而有神采,内敛而不宣泄,“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活灵活现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文中时有兴之所至、信手拈来的“闲笔”,这些闲笔,增添了文章的意趣,体现了散文自然洒脱的“散”之美。

4、《亡人逸事》:作者精心选择了亡妻一生中四个重要的横断面——“缘定”、“初识”、“持家”、“临别”,由序号自然分成四个部分。作者悼念亡妻,从对真实的生活细节的回忆着笔,熔写人记事抒情于一炉,朴实的笔调中饱含对亡妻的深情。

5、《祝福》: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写作技巧:文章采用倒叙手法,以祥林嫂的“半生事迹”为纵线展开情节,揭示了旧社会劳动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悲惨的命运遭遇。其中,“两次微笑”、“三写眼睛”、“四场飞雪”和“五处写钱”等精彩细节,对刻人物、描摹环境、渲染气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全文朴实冷峻的叙述语言中,蕴涵着不可遏抑的躁动、激愤的情感潜流。

6、《边城》:本文节选自《边城》第三至六章。第三章叙述了第三个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第四章追述了两年前第一个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第五章回到现在,补叙上一年端午节翠翠和外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保的情景。第六章又回到现在,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写作技巧:采用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对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作了理想化的表现。语言文白杂糅,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

7、《林黛玉进贾府》:本文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展示了贾府豪华的环境、奢侈的生活、森严的等级礼法;传神地描绘了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性格特征。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见面,互相爱慕,暗示了以后情节的发展。写作技巧:全文以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为线索,把写环境与写人物交错起来,使笔势有变化,情节有波澜。写环境有详有略,写人物有虚有实,这些都可看出作者的巧妙构思。

四、重点语句鉴赏(例)

1、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丽的本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

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把“清香”比作“歌声”属通感(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同属美好事物,有好多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等。运用比喻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

3、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泻”字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4、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泻”字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升”仅是由低向高移动,而“浮”字写出了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情状,以动景写静景,描绘出物的轻飘状态。)

6、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洗”承“泻”,“笼”承“浮”,以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月色朦胧柔和。)

7、却又像是在荷叶上

(“”若换成“映”,是月光照射,影子显现在荷叶上,表述一半,“”赋予主动意识,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8、在日式的古屋里,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世界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

(抒发出作者对雨的独特感受。雨的缠绵悱恻,情味十足,使那流浪他乡的游子心也潮润起来。)

9、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将这样四个近义词连用,萧萧冷雨,潮潮湿湿,简直是可触可摸可感。将愁情与雨景交融,传达出作者那“秋雨潇潇”般的离愁和伤感。)

10、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既是软弱的自责,又是激愤而沉痛的反语,表现了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11、只觉得天地众圣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揭露了神权的荒诞,表达了“我”对封建礼教吃人罪恶的愤慨。)

12、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13、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对封建文化的不满和叛逆)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高一上册期末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荷塘月色,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高一上语文语段阅读练习
    江苏省东台中学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末…
    六国论 【译文】
    阿房宫赋
    《过秦论》译文
    必修二第一专题复习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堂练习
    高一必修Ⅱ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年级语文学科第二次月考试卷
    必修二第三专题第三模块练习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东海高级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江安中学高一语文试题
    苏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必修二第三专题第一模块练习
    《听听那冷雨》同步练习
    高一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必修二:六校联考试卷
    高一语文(必修二)综合测验试卷
    高一必修Ⅱ教学质量检测2
    浙江省丽水中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
    高中语文必修二复习讲义 我与地坛
    最后的常春藤叶
    高一语文练习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高一语文(必修二)综合测验试卷
    一个人的遭遇
    九江市2010年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
    (苏教版)必修一、二默写练习
    必修二第三专题第二模块练习
    高一年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练习卷
    九江市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
    九江市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综合试卷
    八年级语文2007——2008七年级上学期…
    九江市九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九江市2010年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
    《祝福》语段阅读练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