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哲士网 >> 资料 >> 高中 >> 语文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 >> 语文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 正文

 

六国论 【译文】

六国论 

 

一、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八大家

二、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现在的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散文家。苏洵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阖,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文体: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1)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2)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

三、  二、特殊句式:
1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2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4
)洎牧以谗诛
5
)举以予人
6
)至丹以荆卿为计
7
)赵尝五战于秦
8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四、                      三、词类活用:
1
.日割月削(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2.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3.义不赂秦(名词用作动词,坚守大义)
4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词用作动词,礼遇)
5.不能独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6
.李牧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四、的用法: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地事秦
4)洎牧以谗诛
5)至丹以荆卿为计
6)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7)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
8)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9)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五、比较: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内容的不同。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六比较《过秦论 
  
 1、 都是史论文 
   2、 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 论证方法:都云对比论证方法。 
   4、 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 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

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的命运,存亡的道理,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的。真可悲叹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威所胁迫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学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二)课文第23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分析:课文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赔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赔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眼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3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赔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歼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沫,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 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2.3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高一上册期末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六国论 【译文】,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