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旧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及对黑暗制度的痛恨。 2.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和叙述、信、 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细节描写和叙述、信、 凡卡的回忆交叉在一起描写的方法。 教学用具: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信的部分(重点学习8.10.15自然段) (一)读8、10、15自然段: 师: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凡卡在莫斯科的学徒生活非常痛苦,受尽折磨,他在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就给他唯一的亲人爷爷(生:写信),倾诉他的苦难,哀求爷爷带他离开。在信里,他向爷爷倾诉了哪些苦难?怎样哀求呢?谁来读读有关的段落? 生1读第8自然段。 生2读第10自然段。 生3读第15自然段。 师:谢谢这三位同学,他们的朗读带着我们走进了凡卡的苦难生活。在这三个自然段中,哪一段最具体写出了 凡卡的悲惨? 生:第8段 (二)学习第8自然段: 师(电脑出示表格):老师设计了一份表格,下面,请同学们先自己读读第8自然段,然后小组合作完成,进一步感受小 凡卡遭受的苦难。(发表格) 生合作学习,完成表格。 师课堂巡视,相机指导、点拨。 生汇报学习情况: 师:各小组都完成得不错!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的学习情况?好,就请杨矗他们小组来。请把你们的表格拿上来。 生1(第1小组代表)汇报:(上台投影展示表格)写 凡卡悲惨遭遇的词有…… 师:对不起你先停一下。请同学们注意,在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要用心听。 揪着、拖到、揍、直戳、捉弄、吃的简直没有、别想睡觉。 发发慈悲、受不住、跪下、祷告上帝、就要死了。 我们小组认为 凡卡在莫斯科学徒生活中,受到百般虐待,过着非人的生活,真是可怜! 师:第一小组合作学习很成功!(指着展示卡上的词语)我们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小 凡卡在学徒生活中就是这样经常挨打、挨饿、没法睡。(板:挨打、挨饿、没法睡) 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谈谈你们的感受呢? 生1(第3组代表):我觉得这位老板简直没人性!竟然这样折磨一位年近9岁的小孩。 生2(第4组代表):老板对 凡卡进行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还不给他吃,不给他睡在床上,对他如此虐待,我们很想拯救他。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你们对凡卡产生了深深的同情,那么,我们怎样通过朗读把 凡卡的那种悲惨遭遇,把我们对他的同情表达出来呢?请大家自由练习朗读第8自然段。 师:谁愿意来读读? 生:感情朗读第8自然段。 师:同学们热烈的 掌声就是对你朗读水平最好的评价!谁愿意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1:从“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读到“要不,我就要死了!……” 生2评:我觉得他读得很流利,语感也很好,但是如果他把哀求爷爷的那种语气读强烈一点就更好了。 师:你的评价恰到好处!你愿意试一下吗? 生2读生1读过的句子。 师:你读得太好了!如果爷爷听到了小 凡卡的哀求声,他该多么难过呀!大家向她学习,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部分! 学生齐读。 师:这几位同学读得真好!老师也相和大家一起体会一下这份感情,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8自然段吧。 学生齐读第8段。 (三)学习第10、15自然段: 师: 凡卡的悲惨遭遇远远不止这些,在10自然段、15自然段也描写了。谁来读? 生1:读第10自然段信的内容。 生2评:他读得十分流利,但语气感情很平淡, 我想来试一次。 师:好,敢于挑战! 生2读生1读过的部分。 生3读15自然段信的内容。 生4:他读得很有感情,但有个字读错了,把“昏倒”的“昏”读成“晕”。 师:你听得真仔细!是呀,我们在朗读课文时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下面同桌互相练习朗读第10.15自然段。注意读出 凡卡哀求的语气。 同桌练习读。 师:同学们一定练习得不错,下面我们来一个男女生朗读比赛,男生读第10自然段,女生读第15自然段。 男女生朗读比赛。 三、学习插叙部分 师(电脑出示第4、5、6、13、14自然段内容的配乐朗读及相关的 画面):其实,作者在凡卡写信的过程当中还穿插了往事的回忆,大家一边听一边看,看 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 生: 凡卡回忆了爷爷守夜,爷爷带他砍圣诞树的情景。(师板:爷爷守夜、砍圣诞树) 师:在写爷爷守夜的同时,作者还写了什么? 生自由说:乡村下雪时的景色。(师板:乡村雪夜) 师:你们认为这些可以删除吗? 生:不可以。 师:你们知道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吗?你们想象一下。(师指着板书中“挨打、挨饿、没法睡”及“爷爷守夜、乡村雪夜砍圣诞树”) 生:这样写说明 凡卡十分想念爷爷,想念在乡下的生活,非常开心,非常快乐。(师板:快乐) 师:其实,乡村的生活并不好过。可是在 凡卡心目中,乡村的生活是很快乐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城市的学徒生活就更加悲惨了。(板:悲惨) 作者就是用乡村生活的快乐跟城市学徒生活的悲惨进行对比。这样方法就叫反衬(板:反衬),这样显得城市的生活更加悲惨。这种反衬的方法,我们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中去。 四、拓展、作业 凡卡写信给爷爷,可是爷爷能收到这封信吗?(生:不能)为什么?(生:因为他没写清楚地址,没贴邮票。)就算他写了地址,贴上了邮票,爷爷能解救他吗?(生:不能)因为在当时沙统治的饿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劳动人民的生活都是非常苦的。可是 凡卡不知道,所以他回去睡觉,还做了个……(生:好梦,美梦)他做了一个什么梦呢?请同学们看课文最后一段,老师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师:(引读)“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 生:……“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到最后。 师:在当时,对劳动人民来讲, 凡卡的这种甜蜜的希望只能在梦中出现。同学们可以发挥一下想象,分组讨论一下这三个问题(电脑出示) 3.圣诞节前,爷爷也可能给 凡卡写了信,他会怎样写呢? 小组讨论。 师:同学们还有很多话想说,就请同学们今晚选择一个问题写下来。 板书设计: 评课: 陈仲梁(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不要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在教师的教学现象上,但是学生的很多学习行为也是教师在教学课堂上的种种设计的真实反映。目前的情况还应当更多地从老师身上一起来研讨,怎么来促进学生的一些变化,毕竟他们还是在小学。我觉得今天老师教学素质非常好,从哪里看出来的呢?第一,她的教学语言比较规范、简洁,教态亲切、自然。第二,板书规范、工整。第三,媒体运用恰到好处。第四,从学生的多次朗读来看,也是训练有素的。 我今天想要讲的是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设计问题,能否自己读通读懂课文,特别是今天的契诃夫的《 凡卡》,是篇名作。怎样从文章的本身提出训练要素,使我们的语文课能比较立体化,从通篇出发,然后让学生做细腻的分析,再回到通篇的把握上,也就是说从整体到个别,再从个别回到整体上。 这篇课文最能打动学生的是朗读,教学中,教师以读代讲,注重朗读指导,形式多样,但对音区的变化和节奏的变化把握得不太准确。《凡卡》这篇课文内容形式比较复杂,蕴含着三种语言,第一种语言是书信的语言,第二种语言是 凡卡对美好往事的回忆,第三种语言是作者比较冷静的叙述语言。我觉得在这个层面上,我们的朗读指导要有设计,要问学生第一种语言和第二种语言在朗读的时候应该怎样区分开。几段回忆在叙述中带有几分欢乐,正因为有几分欢乐,更令我们看起来、读起来更带几分哀愁,这就为最后的教学小结奠定了基础。这些设计最终是促使学生发展。 黄达(珠海市香洲区语文教研员) 这次活动的主旨非常清楚:回归原点,聚焦课堂,师生互动,专家研讨。要聚焦课堂,就要有具体的案例。现在,我们重点不是对老师的评价,这堂课上得好还是不好,我们淡化对人的评价,注重对课堂的研讨,重要的是我们借助这个案例来谈我们创建新课程的一些自己的思考。 吕秋莲(省一级学校校长) 这篇文章内容丰富,其中反映文章主旨的核心内容是凡卡写给爷爷的信。在教学时,我们采取长文短教、直奔中心的方法进行,首先让学生找出第8.10.15重点段,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种教学设计是比较成功的,尽管我们的学生与凡卡所处的年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但从课堂上可以看出,他们是真真切切地感受了凡卡的悲惨,对 凡卡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宋瑞霞(珠海市恒隆小学教研室主任) 在指导朗读这一点上,老师很到位。采用多种形式,反复地让学生来读,一次又一次地来感受,这也是新课标中所倡导的重感悟,重学生的体验,这个体验就是学生在阅读当中他的心灵体验。这个课的理念扣住了新课标的精神。从课前同学们背诵古诗来看,这个学校和这个老师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抓得很实在。同学们一首又一首地背古诗,这是对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积淀,就是要通过各个年段,把语言一点一点地积累,这就是我们说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