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一个都不能少


                                            刘伟兰

教学设想

学习阅读电影剧本,初步学习影视评论的写作,培养学生欣赏电影的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预习

组织学生观看电影。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看看课文中描述的场景有哪些?并选择你最感兴趣的那个场景描述出来。

三、阅读下面这个资料,初步评论人物的形象的意义。

1.学生先阅读课文中有关张春花的内容,然后播放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与课文有关的片段。要求学生在观看时,注意将课文中描述的内容与电影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

2.学生讨论这个人物的形象意义

提问:你认为,张春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吗?

明确: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相同的。俗话说:“艺高为师,德高为范”。从“艺”的角度而言,张春花毕竟仅仅具有小学毕业的文化程度,对于所传授的知识、教书育人的基本技能一无所通。从这个角度而言,谈不上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从“德’,的角度出发,张春花则是一个极其负责的教师,为了“一个都不能少”,不惜辛苦饥饿,独自进城找李望水,三天三夜而无所怨言。从这个角度而言,张春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创新思维,只要合理即可。其他相关问题请参照“教学设计(A)”。

4.根据课文谈谈你的理解:对“一个都不能少”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思考的深度不同,对这句话的理解会有深有浅。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考虑时,要由课内内容延伸到课外。

四、学习评论影片内容

1.教师印发关于评论《一个都不能少》的两篇评论文章。学生快速阅读。

评论一:

当魏敏芝的巨幅照片贴满了大街小巷,她那张仰向天空的脸就不可避免地与解海龙数

年前拍的照片叠合在一起,人们的记忆是容不得老谋子辩白的。有一段日子,随手在街头买一份报纸,都会看到一个睁大了眼睛的女孩,她那发亮的瞳孔非常适合于一种事先或者事后赋予的诠释。解海龙的幸福日子结束得快,几年前他在杭州以一万元的价格拍卖他那架过度磨损的尼康玛特相机时,那些业已定格的山村孩子就不再与他有关——老谋子在这个年月出场,实在有些不合时宜。

“(这是一部)很平实、传统、司空见惯甚至非常老套的电影。”他自己这样说,但并没有半点往自己脸上抹黑的意思,相反地,他希望人家都能看出其中的“真切”和“力量”。

然而恰恰是“真切”两字损害了这部片子。从头到尾,一只不加任何修饰的镜头重复了许多《秋菊打官司》中的抓拍技巧,许多地方导演和器械的影响都减弱到了微乎其微的程度,生活的一个局部几乎是按原样复制到了银幕上。但这样一来,“力量”就被削弱了。艺术之所以具有感染力,也正由于它含有高于生活的一些东西。拿沈从文先生的小说作个例子,比如《丈夫》,一个丈夫到城里来,他看到了什么——这个丈夫是被作者选中的,投射着沈先生强烈的主观性,而不是直接照搬的结果。如果把整个生活都摄下来,就仿佛拿着一支话筒在街头录音,录到的什么都有:汽车的噪音、人群的嘈杂音,而主体声音却暗淡了下去。

深究下去,问题应该出在剧本上。作为主角的魏敏芝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她占据了电影中几乎每一个面,却并没有抓住观众的心,这是因为人物的命运里始终没有出现一个“焦点”。许多真实、弥散的东西分散了主题,尤其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当电视台那位苍白的播音员开始介入,导演的主观作用便变得十分暧昧起来。社会的“关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节可以含糊,但视角却含糊不得。虚伪的东西在最标准的镜头下还是虚伪。

这真实的片子还是使不少人激动起来,一位中年妇人把预备存入银行的大笔金钱捐给’了“希望工程”,一个三十岁的年轻人对着宣传车的窗口倾囊而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老谋子的“歪打正着”——如果是这样,又如何解释一些低调子的民乐录音出现在情节中“催人泪下”的地方?(这应该是这部电影最大的败笔。)

若干年前,当观众开始参与到荧屏中去时,许多三流以下的“智力竞赛”节目便开始蜂拥而来。现在让“群众演员”走上银幕,或许会是另外一回事——电影的天空从此辽阔起来?

评论二:

张艺谋新片《一个都不能少》最动人处,是片中人物的精神境界及真挚感情,具有极强净化心灵的力量。

编导以一个贯穿性道具——粉笔,作为展示人物思想、情感活动的载体,可谓匠心独运。高老师虽在影片开始不久就离开了他放心不下的水泉小学,但藉着粉笔,他的形象却贯穿全片。他向代课的魏敏芝交待工作,便从数粉笔开始,他循循叮嘱她:字不要写太大,以免浪费粉笔;又不要写太小,怕学生看不见。几个月拿不到工资,他却毫无怨言,一个人教四个班的课,临别反复要求小魏看顾好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中间通过学习委员的日记,记述他如何珍惜粉笔,教人泪下;片末,全体学生看到魏老师带回来人们捐助的那么多五彩粉笔,一致欢叫:“高老师高兴死啦!”他的崇高形象一直在学生心中。

学习委员看见粉笔掉在地上,她不顾一切用身体去护,粉笔碎成小段,她痛惜流泪,反映出高老师对她言传身教的影响。教育,不但是传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人之道。高老师的烛光精神,感人至深。

捣蛋鬼张慧科开头不肯叫“魏老师”,最后,他却用彩色粉笔写出“魏老师”三个字,展现了师生间经过出走和寻找的艰辛,所产生的动人感情。粉笔在这里不但是传授知识的工具,也成为表达感情的梁。

影片展示的山区生活现状是有些苦涩,但影片却以喜剧色彩面对暂时的苦涩。如村长介绍代课老师时,因张慧科不肯喊老师,气得拍桌子,只有三条腿的桌子立刻倒下。问起给学校的钱哪去了?回答:“买粉笔了,”物质的贫困,掩不住民办教师的高尚精神。村长关心地到课室外张望,看见黑板上计算筹款的算题,自以为是地说:“这老师竟会教数学!”更令观众忍俊不禁。

魏敏芝进城寻学生的过程,表现出朴实的山里人那种执着与顽强。导演以重覆叠印手法来强调这执着与顽强,这是中国人民能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的民族精神,小演员的本色表演,非常充盈、真挚,令影片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美国的教育经费比我们充足多了,但校园抢击事件却暴露出他们的教育在精神上有极大缺陷。在我国不少地方,教师待遇低、校舍破旧、学生因贫困失学等问题,都确实存在,但影片着力表现的却是人们在困境中的忘我、奋发精神。魏敏芝没钱进城寻学生,全体师生去搬砖,是多么动人的一场戏!

有人指责此片表现了我国教育的落后状况,甚至有关部门在一次全国会议上,取消了放映本片给代表看的安排。我以为是不正确的,正因为目前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存在问题,尤其是缺乏资金,我们才要搞“希望工程”、“烛光工程”,有关部门恰恰应该藉此片的放映,引起更多人关注,群策群力,早日把教育搞上去,讳疾忌医,只要颂歌盈耳,难道是对人民负责的么?!

影片的结尾尤令全片调子明朗,哪里丑化了?!鲁迅曾指出:“批评的失了威力,由于‘乱’,甚而致于‘乱’倒和事实相反……”(《鲁迅全集》五卷,第468页),

在当前两岸三地电影业处于低谷之际,张艺谋以低成本拍出如此高质量的影片,其诚意与功力,均值得我们为之喝彩!

2.学生讨论交流:你对这部影片有什么看法?

3.学生当堂写作,写出自己对这部影片的感想。

可以引导学生选准评论的角度,口子不要开得太大,内容也不一定要很多,也不必面面俱到,能够写出其中一个方面的感想即可。

4.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所写的评论。

五、布置作业

(《初中语文第六册教案》人教社 延边教育出版社)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教学设计和实例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一个都不能少,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曹刿论战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
    故都的秋
    人生的境界
    《明湖居听书》课堂实录及评说
    卖炭翁
    《诗经》三首
    陈情表
    巴尔扎克葬词
    我爱我家
    说“木叶”
    词七首
    上枢密韩太尉书
    报任安书
    廉颇蔺相如列传
    《改造我们的学习》学案
    变形记
    城南旧事
    鱼我所欲也
    送东阳马生序
    诗经三首
    陌上桑
    边城(网友来搞)
    诗词五首
    墨池记
    出师表
    隆中对
    《泰坦尼克号》(节选)
    鱼我所欲也
    《泰坦尼克号》(节选)
    土地的誓言
    诗经三首
    陌上桑
    送东阳马生序
    人生的境界
    写出事件的波澜
    上枢密韩太尉书

    诗词五首
    出师表
    隆中对
    空间和时间旅行
    语言与文化——《胡同文化》教学案例
    时间篇
    我的三堂课(论坛精华帖)
    《过秦论》《六国论》教学设计
    高三诗歌鉴赏教案(论坛精华帖)
    鹤群翔空
    曹刿论战
    祝福
    赤壁赋
    智取生辰纲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贝多芬传
    实词的辨析和选用
    《导言》学案
    白毛女
    一个都不能少
    白毛女
    伶官传序
    蜘蛛
    花的话
    萝卜(论坛原创)
    提醒幸福
    课题汇报课实录
    卧看牵牛织女星
    荷花淀
    紫藤萝瀑布
    短文两篇

    白蝴蝶之恋
    爸爸的花儿落了
    夏天也是好天气
    逍遥游(节选)
    第六单元
    伶官传序
    虎丘记
    背影
    促织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五柳先生传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泰坦尼克号》节选
    考点:文言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神奇的极光》学案
    屈原列传(词句疏通)
    林黛玉进贾府
    过万重山漫想
    过万重山漫想(第一课时)
    风景谈(第二课时)
    过万重山漫想(第一课时)
    《海燕》两篇
    讲讲实事求是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兰亭集序
    兰亭集序
    《空间和时间旅行》学案
    孟子二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