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本页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文域名: 古今中外.com       英文域名:www.1-123.com     教师学生公务员学习进修工作资料大全

 

优秀作品选[组图]《最后一课》教学精品文章

【教学目的】

1、感受小说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写法。

3、了解在情节发展过程中通过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突出主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2、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设计】

1、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要引导学生熟读品味,感受小说的艺术美。

2、对本文的内容适当的介绍说明。

3、本文的文字较平易,但有些语句内涵丰富深刻,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去发掘、理解。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其中所表现出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具有世界性的影响。

1、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并通过看注释,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

哽(gěng)踱(duó)惩罚(chěng,fá)

祈祷(qǐ,dǎo)诧异(chà,yì)

2、作者简介: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写了13部长篇小说,1部剧本,4部短篇小说集,有《达拉斯贡的达达兰》、《星期一的故事》、《小福罗蒙》、《大利斯勒》等。

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遣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3、背景:

预习提示第一段。

小说写于1873年,即普法战争的第二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拿破仑二世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扩大法国在欧洲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而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统一各邦国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1870月7法国向普鲁士宣战,9月,色当一战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军战领了阿、洛1/3以上的土地。这时,法国已变成了自卫战争。法国人民团结一致抗击敌人。小说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节法文课,反映了爱国情感。

二、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

2、记叙的人称有几种?这篇小说叙述故事采用第几人称?

两种。即第一人称(记叙者以“我”或“我们”的身份出现在文章中)和第三人称(直接写“他(她)或他(她)们”。

本文采用第一人称。

3、采用第一人称有什么作用?

能给读者亲切、真实的感受。

4、利于组织材料,“我”起线索作用,通过“我”的耳闻目睹,带出‘最后一课’的有关事情。利于刻人物,“我”是文中的主人公之一,以第一人称叙述,可以直接描写“我”的心理,表现“我”在最后一课的思想变化。

5、再读课文:

⑴分析小弗朗士:

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按练习二,将小弗朗士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分为下列三方面,在课文中找出反映各方面变化的相应语句。

①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法语。

②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

③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教参68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来源:中国哲士网

公共资源共享教师资格初中语文教学经验文章考研专业考试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精品

中小学语文教学各类 [组图]《最后一课》教学,教学资料教育经验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相关文章

    2004-2010  中国哲士网版权所有 引用本站内容请指明来源  给本站投稿   备案序号 蜀ICP备05009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