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一辆纺车
|
念,又具体形象地表达出了“我”对纺车的一腔深情。
为什么作者对纺车会有如此的深情呢?因为它看似普通,实际上并不普通。于是作者在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10段)的第一层次(第2段至第4段)又连用了三个比喻写这辆纺车的不平凡:“纺车跟战斗用的枪、耕田用的犁、学习用的书和笔一样”,在延安的对敌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枪”、“犁”、“书和笔”这三个比喻写出了纺车的不平凡,把作者对它异常珍爱之情全面地表现了出来。
写纺车,离不开摇纺车的人,离不开纺线生活。作者在第二个层次里(第5段至第7段)抓住纺线,把纺车和摇纺车的人结合起来写。纺线,劳动量并不小,纺久了会腰酸背疼,特别是一些男同志。然而苦中有乐,乐到“纺线的时候,眼看着匀净的毛线或者棉纱从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毛卷里或者棉条里抽出来,又细又长,连绵不断,简直有艺术创作的快感”。把简单的劳动比作艺术创作,渗透了作者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深情。正是由于这种深情,纺线的人才会感受到纺车的“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唱歌”。这种着眼于声的比喻是多么巧妙,读者从中体会到的不也正是一种艺术创作的快感吗?
然而,要把纺线劳动当作一种高尚的艺术享受,并不是容易的,还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炼。
初学纺线的人不得要领,焦急,不知劲往哪儿使。而纺车呢,似乎在体谅初学人的。心情,“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露出头角的蜗牛,像着陆停驶的飞机。”这里是一种着眼于形的比喻,作者通过奇异的想象,既写出了纺车的静态之美,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纺手现在摇不快,像蜗牛,然而停驶的飞机一旦起飞,那就意味着成功的到来。
劳动的实践终于使生手转变为熟手了,这时候,“左手拇指和食指之间的毛线或棉纱就会像魔术家帽子里的彩绸一样无穷无尽地抽出来。”这一生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纺线人劳动的熟练程度,也表达了纺线人来到“自由王国”后的一种美的感受。
有了这个质的飞跃,成果也就自然是丰硕的了;“线绕在锭子上,线穗子一层一层加大,直到大得沉甸甸的,像成熟了的肥桃。从锭子上取下穗子,也像从果树上摘下果实。”这是用人们常见的两个丰收物作比,来写战士们成功后的喜悦。自然,伴随着这种喜悦也就产生了愉快的感情,这“是凯旋的骑士对战马的感情,是‘仰手接飞揉,俯身散马蹄’的射手对良弓的感情”。这就进一步写出了纺车在生产劳动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也传神地写出了纺线人使用纺车的熟练技巧。”
作者又透过姿势来写纺手的精神境界:“站着纺线,步子有进有退,手臂尽量伸直,像‘白鹤晾翅’,一抽线能拉很长很长。”这是用“白鹤晾翅”来比喻站着组线的优美姿势。试问,如果没有对延安这种生气勃勃的生活的热爱,又怎能会有这种充满诗意的乐趣?
假如说第二层次是从个别纺手的角度着笔,那么第三层次(8、9两段)给我们展开的就是波澜壮阔的络线运动的动人场面。在这一部分,重点运用的修辞手法又是比喻。
作者先以古代“沙场秋点兵”作比,刻画纺车竞赛的壮阔场面。然而,由于沙场点兵与竞赛比较“阵容相近,热闹不够”,因此立即否定,喻为盛大的节日赛会,突出其热闹的.特点。接着又用奇特的想象设喻,充分表达劳动的自豪感:“天地是厂房,深谷是车间,幕天席地……”最后用“机群起飞”、“万马奔腾”两个比喻把竞赛推向扣人心弦的高潮,从而使上文表现的对劳动的高尚情操更饱满、更高昂,也使读者看到了延安军民在“共同完成一项战斗任务”的大生产运动中的气魄和情怀。
经过精雕细刻的描摹,挥洒自如的渲染,作者在第10段将第二部分顺势小结,歌颂了延安的光荣传统、艰苦奋斗的精神。
照理说,比喻用到这儿已经差不多了,可作者又匠心独运,在总结全文的最后一部分(第11、12段)中,再一次用了“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和战友”的比喻句。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强调的作用,再一次表达了作者对那辆纺车的无限依恋,对延安战斗生活的无比怀念。
新颖、贴切的比喻可以给读者一种艺术的享受。《记一辆纺车》通过大量的比喻来增强文章的丰富性和形象性,从而来展现、歌颂延安精神,来感染读者,这正是这篇散文的美妙之处,也是吴伯萧区别于其他著名散文作家的风格所在。
(龚康)
上一页 [1] [2] [3] [4]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语文说课稿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记一辆纺车,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风景谈》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宁鸿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