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一辆纺车
|
记一辆纺车 [教案一]
教学目的
一、学习线索清晰、层次分明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质朴优美的语言风格。
三、继承和发扬延安时代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革命优良传统。
教学设想
一、课文的第三部分是教学重点,尤其是第6、8段更加应该突出。有些出色的比喻,学生不容易理解、体会,可以作为难点处理。
二、讲读课文时要突出重点,多指导学生朗读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受到感情的熏陶。
三、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 时
教学要点
解题;正音正率;划分段落;讲读第1、2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记一辆纺车》(板书课题),这是一篇;叙事散文,主要赞颂延安人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篇文章牢牢抓住“物”展开叙事和抒情——以在延安使用过的一两辆纺车为线索,描绘延安时代艰苦奋斗的生活,并抒发作者的感情。
二、作者和时代背景介绍。
吴伯萧,当代散文家、教育家,山东莱芜人,生于1903年3月,著有《烟尘集》、《北极星》等散文集。1938年4月到延安,曾参加1941年到1942年的“大生产运动”。
当时,延安为什么要展开这场运动呢?课文中有说明(第3段“那是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月……是丰衣的保证)。1961年我国经济又处在艰难的境地,作者写这篇文章记述延安艰苦奋斗的情景,以教育、鼓舞人们战胜国民经济的暂时困难。这是一篇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
三、正音正字。
(一)正音:坪(píng)朦胧(méng lóng) 揉(náo) 搓 (cuō)拱(gǒng)锭(dìng)[不能误读“淀”(diàn)、绽(zhàn)]隙(xì)称(chèn)(心)[不能误读“称” (chēng)(赞)]
(二)辨形:弃:从“云”从“廾”,与异不同。躁,从“足”,从“品”,从“木”,与“燥”不同。谐(周总),从 “言”,从“皆”,与“偕”不同。
四、教师范读全文(或放录音)。
五、划分段落。
根据课文的叙事线索,启发学生讨论文章的段落,然后教师归纳:
第一部分(第1段),写对一辆纺车的深切怀念,提出叙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4段),交代延安络线生产的历史背景,赞颂它在革命斗争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第5—10段),描写络线劳动的收获和体会,进一步赞美纺线劳动;
第四部分(第11-12段),总写络线劳动的意义,点明文章的中心。
六、讲读第一部分。
学生齐读第一部分。
提问:作者对自己使用过的一辆纺车有什么感情?他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议论后明确:充满着怀念之情。用“想起旅伴、想起战友”两个比喻,又在“怀念”之前加“充满”、“深切”两个副词,来表达这种强烈的感情。(词义辨析:怀念、思念、想念,是同义词,都表示对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记。希望能重新见到。怀,心怀。怀念,意思是思念之情一直在胸中萦绕,它的感情色彩比“思念”、“想念”更强烈。)
怀念之情表达起来一般比较舒缓,请同学运用较慢的语速朗读本节,特别要读好两个比喻句,体会作者深厚的怀念之情。
七、讲读第二部分。
提问:作者为什么对一辆纺车“充满深切的怀念”?要求学生朗读2一4段作答。追问:有谁能概括地说一说“怀念” 的原因呢?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归纳,列表示意:
和农村的纺车一样
普通 亲密伙伴
人人都使用
怀念原因 解决生活问题
不普通 (取得抗战胜利) 战斗武器
培养艰苦朴素的思想感情
提问:第4段有哪些语句表现了纺线生产培养了人们的艰苦朴素的思想感情的?议论后明确:“穿着格外舒适,也格外爱惜”,“敝帚自珍”,“……洗洗……补补……一水又穿一水……一年又穿一年”,“穿着越称心”,“碍眼”。要求学生用笔画线标出,并体会作者的感情。然后,指名学生朗读第4段,要求把文章感情表达出来。
八、布置作业。
1.复习多吉词,注音并组词或组成词组:
①(chèn,称心) ①(n lug,拧绳)
(1)称 (2)拧
②( chēng ,称赞) ②(nìng,拧脾气)
①(cō ng,从容) ①(sǎo,扫地)
(3)从 (4)扫
②(cóng,从军) ②(sào,扫帚)
2.境空并注音,解释带点词的意义:
①白鹤晾(liàng,通风透气,使物品干燥)翅②敝(b ì,破旧)帚自珍③仰手接飞揉(náo,猿的一种)④沉甸甸(diàn,通“淀”)⑤其乐无穷(qióng,穷尽)
3.朗读全文,体会文章的基本情调。
第二课[1] [2] [3] [4] 下一页
|
来源:中国哲士网
学校教育教学 语文说课稿教案教师备课考试,试卷试题 公务员考试,大学生就业
各类 记一辆纺车,教学资料
|
上一篇文章: 《风景谈》教学设计 |
下一篇文章: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宁鸿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