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突出语言文字训练
语文是进行思维活动的工具,是表情达意进行交际的工具,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语文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语文还具有承载思想、政治、道德,以及审美价值的功能。
语文的工具性是从语文教育的外在目的的角度去看语文课程的属性。而从语文教育的内在目的看,语文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下人的一种具体而又丰富的生命活动。所以,语文教学要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的应有之义。”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小学语文具有基础性。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强调:“如果说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那么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语文是基础学科,是每一个人学习其它学科和一生发展的基础。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基础、无论知识、能力,还是方法、习惯,都要从小学扎实抓起。基础扎实了,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后劲。
语文课的核心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所以,阅读教学必须突出语言文字训练。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主,阅读课当然是学生语文“践行”的场所。因此,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指导,更重要的是突出学生自主的充分的多样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阅读实践中理解语言、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体验情感,领悟方法,提高能力,养成习惯。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了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对学生精神的熏陶感染。学生的价值取向、精神世界要凭借语言训练,通过特独多元体验,逐渐生成。不要单独对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或单独加一个人文性教育“尾巴”。换言之,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中,受到人文关照;在学习、运用语言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人文教育不是外加的。语文教学基于语言的学习,把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和人文熏陶统一起来,事半功倍,相得益彰;反之,二者脱离,甚至重人文,轻语言,事倍功半,两败俱伤。
二、深入钻研文本,准确理解文本,精心设计教学,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和关键。
深入钻研文本是为了准确把握文本,做到“胸有成竹”。在“胸有成竹”的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让学生用自己能用、会用的方法,学自己该学的东西,掌握该学的知识,培养该形成的能力、习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要深入钻研文本,准确理解文本。
(二)要广泛阅读与文本相关的资料,包括作者自传、写作背景、教师参考用书、评析文章等材料,以便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和语言美。
(三)以学生的视觉,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在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是学习的难点、疑点、兴奋点。
(四)从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注重生成。
设计教学注意三点:
1、简单。教学目标要简明,教学内容要简约,教学过程要简化,教学方法要简便。正如崔峦所强调的“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教学目标简明,教学内容简约,就是要做到目标明确、内容适当,重点突出。努力克服内容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节奏过快,训练不扎实,重点难以突出,难点难以突破,疑点得不到解决的现象。要么检了芝麻,丢了西瓜。教学过程简化,教学方法简便,就是要求设计问题等注重整合,用整合的思路,整合的问题设计成一目了然层次分明的几大板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讨论、自悟。防止问题过多,环节过小,把学生引入“迷宫”,教师忙、学生累、课堂乱、效果差。
2、不要在人文内涵上费时、用力过多,以免挤占语文训练时间。
3、理解要全面,感悟要深刻,但引导、点拔、讲解要深入浅出,适合高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
三、要探索阅读教学规律,总结教学模式,更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阅读教学的方法,来自对阅读教学规律的探索。我们要努力探索阅读教学规律。高年级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分四个步骤: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研讨领悟——品读赏读,揣摩写法——积累语言,尝试运用。但具体到某个教师,教学模式却不尽相同。如叶老的“预习——报告和讨论——练习”;李鸿彬的“熟读——质疑——解惑——总结——应用”;顾黄初的“定向——自读——研讨——归纳——应用——反馈”;吴立岗教授的“预习——理解、感悟——展示成果”;还有我们沈院长倡导的“自学——指导——练习”等等。尽管教学思路不同,但都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自学全面感知;重点疑点研讨品读感悟;重视积累应用。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陶行知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教师还要做到因文而异,因需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如以培养自学能力为核心的有“学、导、练”教学模式;以情境体验为核心,以训练朗读为重点的有“导读、练读、评读、赏读”教学模式;以方法指导为核心的有“渗透、领悟、小结、运用”教学模式;对有些值得探究问题的课文,可以小量整合的问题为向导,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
无论什么方法,只要做到以下几点都是好方法。①只要在解读文章上有个人的心得,在引领、指导学生学习语言上有意识,有方法,甚至独具匠心。②围绕教学目标,有层次地进行读、思、议、练习等多项语文实践运用自如。③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乐学;体现语文训练过程,使其学会。④做好预设,注重生成。
略读课文和选读课文的教学,一般可采用“一读读通课文,二读初知大意,三读交流感受”的模式。
四、把握教学目标,扎扎实实地进行阅读教学训练
(一)要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
(二)要明确“三维”目标,整合“三维”目标,突出语文能力培养。
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素养的整体提高。但要强化语言学习,落实能力、方法、习惯的培养。
(三)要明确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训练。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课程标准要求,从四年级学生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正确,是要求不添不漏,不重复,不颠倒;不读错字音,不读破词句;读准句逗停顿。读流利,即是熟练地、流畅地读下来。有感情地朗读,则要融入情,进入境,读出情,品出味。
教师要围绕朗读要求,加强指导和训练。一般课文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内容,领悟方法,学习运用。饱含感情的课文、段落,必须让学生读出情,品出味。
朗读时,能否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是能否读好书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这就是说,在读叙事性文章时,要把自己的心放在文章中,尽力将自己的情感贴近文中主要人物,去感受他们的情感,这样才能做到有感情地读。
2、学会默读,学习质疑,发展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提出疑问,就是“质疑”。因为初学质疑,要求不高,只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不理解的地方”,就是不懂的地方。不管是词语、句子、段落、标点,还是画面,凡是不懂,都可以提出来。教师不要做任何限制。这是质疑难的起步阶段,虽然简单、容易,却是学生理解和感悟的关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吗。
“质疑”与思考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会思考的人难以提出问题。思考与默读联系密切。默读的一个优点就是有利于思考、有助于理解。默读的过程,是把读物上的书面语言内化为读者个体语言的过程,只有边读边想,才能达到这一点。所以,学会默读,就是学会思考。会思考了,自然能提出疑问。
低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只要达到教学要求,做到不出声,不动嘴唇,不用手指就可以了,而高年级要求学会默读,所以,必须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习质疑。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对于学生的疑问,要视情况灵活处理。有些浅层次的问题不必解答,有些可让学生解答,而深层次的问题、重点问题可组织学生读书讨论,还有些与本课教学目标联系不大的问题,可放到课后,让学生自己探索解决。一般来说,学生在预习或初读阶段,会提出不少不理解的新词、难句。教师不必让学生一个挨一个去弄懂,可以有选择地讨论几个。有些新词上下文一看就可以弄懂;有些学生初次遇到,似懂非懂,多读几遍就能“猜出”它的意思;有些词语的特殊意思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教师要多做引导,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有些用法能引起学生强烈质疑的,教师要因势力导地让学生讨论、辨论。精读阶段,学生会提出一些接近训练主要内容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联系前后文读书理解、分组讨论,适时引导到对关键问题的理解。
《课程标准》虽然只要求“初步学会默读”,能提出疑问。但是,我们要重视发展学生思维,设计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这是新课程安排语文综合性学习和提倡“探究性”学习的宗旨所在,必经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应试的角度说,学生学完课文,当然问题越少越好。而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角度说,学生没有问题,就是教师教学有问题。教师没有设计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自主探索、实践创新的问题。
3、学会“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必须落到实处。主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地位十分重要。读一篇文章,如果不能把握主要内容,不能叫读懂;复述叙事性文章,如果不能把握主要内容就讲不清楚,说不明白。怎么进行训练呢?
(1)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特别是关键词句的能力。
任何文章都是由词句组成,理解文章内容,首先是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第一、明白哪些词句需要理解。一是“生词”,即以前没学过的词语;二是“关键词句”,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第二、明白用什么方法理解。一是联系上下文;二是结合生活实际,借助生活积累;三是借助字典、词典。
一般情况,生字词要结合生活实际,借助字典、词典理解;其余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关键的词语还要体会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联系上下文理解,最好是让学生独立理解,教师不要帮助,有时甚至不要查工具书,完全靠自己解决,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词句的能力。这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
(2)以学生的“情”和“疑”为突破口,设计关键性问题,让学生直奔课文的重点段落,以重点带全篇。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艺术作品首先要激发儿童的思想感情,其余的工作都应该是这些思想感情的自然后果。”学生初读一篇课文,产生的疑问最多,思维容易被激活,情感容易被激发。老师要在学生初读课文、自学自悟的基础上,以“情”和“疑”为突破口,设计关键问题,引导学生直奔重点段落,阅读、讨论、研究、领悟,再以重点带全篇,让学生初步理解主要内容。
(3)记内容,说感受
学生初步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就要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如果是叙事性作品,则要让学生复述文章的大意。学生不能复述主要内容和大意则不是初步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4、充分认识“积累”的作用,采取切实措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强调积累,特别是通过课内外阅读进行语言材料积累。重视积累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学习语文的宝贵经验。所谓“厚积薄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都是这个道理。通过积累丰富的语言、词汇,形成深厚的语文素养,将使学生终身受用。不管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都要鼓励学生熟读、复述、多记、多背,“积累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课程标准》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必须落到实处,为学生表达准备充足的语言材料。
5、进一步加强学生读书兴趣和习惯的培养,高效率地开展课内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高年级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到了高年级,很多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甚至乐此不疲,但也有一些学生,阅读兴趣没有培养起来,原因可能是多方面,但作为老师,必须加强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兴趣培养起来了,就会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学生就会自觉找书看,主动阅读。有了读书兴趣,爱阅读了,逐步就养成了习惯。阅读习惯养成了,就为终生发展奠定了基础。怎样培养阅读兴趣呢?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看看哪些学生达到了高年级的阅读要求,超过了多少,哪些还没有达到,低多少。再是,推荐图书。一般学生可读哪些书,水平低的适应读哪些书,水平高的读哪些书能满足要求,从体裁到内容到难易度全面考虑。三是建立好学校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购置、搜集、租借适合不同学生读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的书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爱好选择阅读。我们烟台市“语文双轨”教学中的“自由阅读”,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要内容健康,学生读什么书都可以。四是经常举行读书汇报会,互相交流读书内容、读书感受,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五是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以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熏陶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六是要和学生建立深厚感情,让学生喜欢自己,“亲其师,信其道。”七是要鼓励学生多借书、买好书、订报刊,课外充分阅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想一想,自己的学生做没做到,是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做到了。没做到,就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就该想法补上。要不折不扣地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有计划地安排借书、读书。充分利用大阅读课,课前课后,节假日,星期天让学生阅读。
要让学生“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学生课内外阅读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初读课文和复习需要略读;选择阅读材料需要略读目录、说明之类;课外阅读,学生既需要精读、品读,也需要略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