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惠僧等五人逮捕、 拘留。陈独秀化名“王坦甫”。不久,褚辅成赴陈宅,也被捕,拘留。“褚辅成一见到陈独 秀就拉着他的手说:‘仲甫,怎么回事,……’这一下陈独秀就暴露了。”①
①包惠僧:《我所知道的陈独秀》,《党史研究资料》(1),四川人民出版社。
实庵、实在《向导》周报上发表《寸铁》杂文,大多署此名。“实”,作诚实解。 “庵”,是小草屋。旧时文人多将自己的书斋称作庵。郑超麟曾经两次说起陈独秀在二十年 代上海《民国日报》上发表文章,曾署名“诚斋”。但尚未找到署此名的文章。
T·S是独秀二字英语饼音TU·HSIU的缩写。1921年6月7日出版的《共产 党》第5号上发表的《告劳动》一文,即署此名。T·S·CHEN(TU·HSIU·C HEN)常用于签发中共中央文件。党内一些同志平时谈话常称呼陈独秀为“老先生”、 “老头子”。中共上海区委关于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会议记录里,大多将陈独秀三字简 写成一个“老”字。
致中据刘仁静回忆。陈独秀用这个笔名在《向导》周报第148期发表《广州事变之研 究》一文。
撒翁是在《布尔什维克》上发表《寸铁》杂文的署名。这时大革命已失败,陈独秀也已 下台。据郑超麟解释“撤翁”是老头子撒手不管事了。
顽石、雪衣、儿、三户是陈独秀蜕变为托派以后的笔名。顽石,意指他将如顽石般地 坚持他的观点。雪衣,表示他一身清白。儿,是燕子。三户,《史记·项羽本纪》:“楚 虽三户,亡秦必楚也。”“D·S、“D·H”,就现在见到的资料,是托派成员写文章、 争论问题,称呼陈独秀时所用的化名。
明夷、夷、明宜、明、季丹这一组化名是1932年10月陈独秀被捕、关押在南京老 虎桥监狱里,和外界秘密通讯时所用的化名。汪原放曾说,不管陈独秀用什么化名,只要是 他写的字,哪怕是用铅笔写的,也能认得出是他的手迹。①“明夷”,卦名,凡贤者不得 志,忧谗忧讥,谓之明夷。由此可见当对陈独秀的心情。
根据以上初步的查考,陈独秀一生用过三十八个名字,即:庆同陈乾生众甫陈由己由己 陈仲甫仲甫陈仲仲三爱CC生独秀山民独秀陈独秀记者只眼王坦甫实庵实熙州仲子盛唐山民 女话小弟程志孟陈志孟志孟T·ST·S·CHEN致中
撒翁顽石雪衣儿三户明夷夷明宜明季丹
在这许多名字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他亲笔写的“陈独秀,字仲甫,亦号实庵” ②。
①包惠僧:《我所知道的陈独秀》,《党史研究资料》(1)第12页,四川人民出版 社,1980年9月。 ②汪原放:《亚东六十年》(手稿)。
第一章 故乡·家世·童年 {{动荡的故乡奇特的独秀山}} 陈独秀的故乡安庆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城市。它南临滚滚长江,奔流不息;北靠大龙山, 峰峦迭起,郁郁葱葱。城郊多丘陵,地势起伏不平,西北隆起,东南低洼,河流与湖泊相交 错。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水面广阔,人民勤劳,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 的美称。
安庆城里迎江寺内有一座古塔,名叫振风塔(又名万佛塔),屹立在长江岸边。振风塔 建于明穆宗隆庆四年(公元外有白石栏杆环绕,每角悬有铜铃一只,迎风摇荡,发出清脆悠 扬的响声。振风塔从它的结构、外形、高度或经历风雨年代的久远,如与驰名中外的西安大 雁塔,苏州的虎丘塔相比,虽稍有逊色,但它得天独厚,是万里长江岸边的唯一的一座古 塔。登塔眺望,“不尽长江滚滚来”,只见它前浪引后浪,后浪推前浪,浪头到处,又掀起 新的浪花,越过前浪,夹杂着泥沙,呼啸着向东奔腾而去。这川流不息的大江犹如中华民族 连绵不断的历史,那浪花就像一代代的风流人物。振风塔自建成以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骚客 和寻常百姓登临它的顶层,作歌赋诗,饱览大江两岸的风光。大好河山,哺育着世世代代的 炎黄子孙,他们在这里生殖繁衍,耕作战斗,把山河妆扮得更加娇艳多姿。
站在宝塔的顶层,俯瞰脚下的安庆城,城里有座盛唐山(今市内登云坡),据说雄才大 略的汉武帝在元封五年冬南巡狩时,来到盛唐,就曾登临过这座山。说是山,其实是座土 丘。但山不在高,因人而得名声。在城西南60里有异峰拔地而起,“西望如卓笔,北望如 覆釜,为县众山之祖,无所依附,故称独秀”。①陈独秀的这个名字,即取名于独秀山。陈 独秀谱名庆同,官名乾生,一生中用过许多笔名,化名②。最早使用“独秀”这一名字,是 在1914年11月10日出版的《甲寅杂志》发表了他两篇文章,一篇题为《〈双枰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