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引自此书。
称是“选学妖孽”,①可见他对这部书是很下过一番学习功夫的。
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生长在书香世家,却“看不起八股文”,这不是祖父的板子所 造成的逆反心理,也不是他这时已经受到了什么新思想的影响,而是他自小就讨厌刻板的束 缚个性的东西。然而,那个时代读书人的唯一“正道”是走科举的道路,考秀才,中举人, 会进士,点状元;然后做官当老爷,发家致富,光宗耀祖。但凡走这条路的人,必须把四书 五经读得滚瓜烂熟,和学会做八股文,因为科举制度的第一级秀才和第二级举人的试题,都 以四书为限,答卷必须用八股文的格式撰写。
陈独秀看不起八股文,这“使阿弥陀佛的大哥夹在中间很为难”。他一面受了母亲的严 命教弟弟“习八股文”,一面他知道弟弟“不喜欢这一套”。一直到光绪二十二年(公元在 挨不过去了,才硬着头皮对弟弟说:‘考期已近了,你也得看看八股文章罢!’”可弟弟心 里想的还是他的《昭明文选》。
大哥“对这位难说话的弟弟,实在无法可想,只好听其自然了”。县考府考②陈独秀都 通过了,但“名次都考得很低”,剩下最后一关是院考,院考及格以后才是秀才。①
②从士子到秀才,先参加祖籍所在县的县考,及格以后,参加府考,再及格,再参加以 府为单位的院考。院考及格,政府才正式承认为“生员”,即通称秀才。
选学,指《昭明文选》。“选学妖孽”是钱玄同在1917年8月提出的批判旧文学, 响应文学革命的口号。
陈独秀为了“敷衍母亲”,要去应考同他“格格不入”的四书,还要做一篇“他看不起 的”八股文,想必将是名落孙山之外,然而结果却完全相反。
到院试时,发下了卷子,陈独秀一看试题是什么“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的截搭题①, 便马上决定“对这样不通的题目,也就用不通的文章来对付”。这种毫不考虑后果的玩世不 恭的态度,简直是跟科举开玩笑。他“把《文选》上鸟兽草木的难字,和《康熙字典》上荒 谬的古文,不管三七二十一,牛头不对马嘴,上文不接下文的填满了一篇皇皇大文……”。
陈独秀回到家里,“把文章稿子交给大哥看,大哥看完文稿,皱着眉头足足有个把钟头 一声不响”。这时候只因为他看见“大哥那种失望的情形”,才觉着有点“难受”了。可是 谁也没有想到,连陈独秀自己也没有料到他“那篇不通的文章,竟蒙住了不通的大师”。院 试结果,中了第一名秀才。
陈家本来有一名举人,一名秀才,现在又增加了一名年轻的秀才,于是地方绅士们不但 另眼相看,而且造出了许多神话,说陈家“祖坟是如何如何好风水,说城外迎江寺的宝塔是 陈家祖坟前一管笔,……”于是,富户人家争先恐后地托人来说媒。陈独秀的母亲对这些当 然是“大乐而特乐的”。
他也因母亲的“快乐”而感到“高兴”。至于对科举,他虽然中了秀才,从此却更加鄙 薄它了。
①把四书中的某一文句的下半句,与下一文句的上半句拼凑而成,谓截搭题。本题所引 原文:“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老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 王》)
在许多富户人家托人来说媒的,有安庆统领高登科。高登科,字敬亭,安徽霍丘县城东 十里高家话人。高出身于农家,母早丧,受继母虐待。幼年牧鹅,散失两只,不敢回家,路 宿麦田,恰遇清官兵路过,被收留作勤务。后步步高升,以安徽统领虚衔副将,清廷赏穿黄 马褂,置田4000余亩。高登科原配夫人早丧,继弦詹氏,生一女名晓岚,乳名大众。詹 氏亡后,续弦阜阳元家女儿为妻。元氏生女名君曼,乳名小众。当高登科得知晓岚在家受后 母元氏虐待当丫头使唤时,不禁想起自己的童年遭遇,乃将晓岚带到安庆。①高登科在与陈 家联姻的竞争中得胜,将长女晓岚许配给陈独秀。1897年冬,陈独秀18岁与高晓岚结 婚。②按照封建婚姻的观点,这对夫妻可谓是门当户对,文武相亲。结婚大典时,想必众亲 友祝愿他俩白头偕老,说了许多的吉利话。至于当事人男女双方对结婚有什么意见,这勿关 重要。因为包办式的婚姻根本不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也不允许他们发表什么不同的意见。
高晓岚长陈独秀3岁,因自幼受继母虐待,虽是出身将门之女却目不识丁。她身材修 长,面目清秀,一双小脚,总是穿着老蓝布做成的长长的大褂子,宽大的裤脚管,用细绳子 扎得紧紧的,很少穿颜色鲜艳的衣服。她自从嫁到陈家,就再也没有回过娘家。她除了19 27年去武汉探望患重病的儿子①
②陈独秀哪年结婚,无文字记载,也无确凿之回忆。陈松年说只能按长兄延年的生年 (1898年)向前推算一年。
马启荣、蔡亚樵:《关于陈独秀姻亲高家的情况调查》(未刊稿)。
乔年,从没有出过陈家的大门。她是一位普通的旧式妇女,虽没有文化,但很有教养, 善良温和,孝敬公婆。
而陈独秀本来就不是安分守己之辈,不久又受到革新思想的影响,转向了康梁派。婚 后,他们夫妻关系,如果说原来还有爱情的话,那么到了这时候也发生了动摇。“平时家庭 不和,多口舌之争”。陈独秀东渡留学时,“欲借其夫人十两重金镯作为游资,坚决不肯, 时常吵口”。①陈独秀经常在外走南闯北,思想日新月异,而高氏则足不出户,墨守成规。 两人的思想感情,生活情趣越来越合不拢。这对高氏来说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她的婚姻观 本来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而陈独秀却无法忍受得了。
高晓岚有同父异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